为什么说狗是人类唯一驯化的动物?人类驯养了狗还是狗驯化了人
从生物学上讲,它们几乎都是狼,现存的狗构成了一个单系群,是狼的一个亚种。但狗其祖先狼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呢,一直以来,我们更倾向于相信一个人类是驯化狗的故事。很久以前的某天,一个聪明的猎人从森林里抱回来一只可怜的小狼,狼崽后来慢慢养大,它们的后代变成了狗。从此人类塑造了一个新物种,它们帮忙我们狩猎,看家,甚至成为我们的朋友。
但越来越多的新研究表明,狗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很久以前,是一群狼主动把他们的命运跟人类绑在一起,开始了一段非凡的关系,人与狗开始上万年的合作。
尽管考古学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狗驯化的时间和地点,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发生在1.5万年前的中国南方,一群狼驯化成了狗,这群中华田园犬是今天全世界所有狗的共同祖先。但关于驯化的方式和原因,一直众说纷纭。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物种,狗的驯养者可能是定居的狩猎采集者,也可能是最早的农民。在人类征服世界这一过程中,狗是作为看家护院和狩猎的帮手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为什么狗与其他人类驯化的动物牛和羊等有显著的区别,一些研究者认为,狗的社交能力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另一些研究者则指出主要原因是忠诚和对人类的依恋。
德米特里.别列耶夫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是一名苏联遗传学家,他希望一个实验重复祖先驯化野生动物的过程,他选择了另外一种犬科动物,银狐来做实验。这项研究是1959年在西伯利亚开始的,别列耶夫剔除了好斗和胆怯的狐狸,选择了130只冷静不容易惊恐的银狐,进行繁殖。
新出生的银狐根据对人类的冷静程度进行分级,将等级相同的银狐继续生活与繁殖。银狐一代代性情更温和,就连毛色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仅仅四代之后,新出生的银狐的毛色出现了黑白花和斑点,耳朵也像狗一样出现下垂。1963年,当实验者柳德米拉.特鲁特走近笼子时,一些银狐开始对着她摇尾巴,一些银狐开始像小狗一样舔人。
银狐的驯化过程比预想快太多,只通过系统驯养,动物就会出现"驯养综合症",出现更幼态的行为和身体上的变化,比如毛色出现色块和斑点、耷拉的耳朵、更短的鼻子和更小的牙齿。
驯化的银狐与野生的银狐出现了什么变化,大脑是如何进化的,驯化的神经关联是什么。哈佛大学进化神经科学家艾琳.赫克特对此产生了强烈兴趣。为了寻找支持自我驯化相关理论的证据,艾琳.赫克特向俄罗斯狐狸驯化实验成员之一柳德米拉.特鲁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收到对方寄来的几十个俄罗斯狐的标本。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量这些狐狸大脑中各种结构,赫克特发现,大脑边缘系统和前额叶皮层中与情绪和社会行为有关的部分发生了变化。这些数据可以支持"驯化假说",但也不能排除其他有争议的观点。这个最初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你认为不同的大脑区域实际上是不同的。
为了得到更精细的图像,哈佛大学博士后克里斯汀娜.罗杰斯.阿罗约为分析增加了另一个维度,她将狐狸的大脑切成组织薄的薄片,并用染料染色,以揭示它们的神经化学成分。她正在研究产生神经激素后叶加压素的神经元路径以及血清素子系统,两者都与攻击性有关。
她还在研究产生催产素的细胞,催产素促进社会联系。有许多可能的神经改变可以导致驯服的行为,比如加强与社会联系有关的回路,或者削弱引发暴力攻击的系统。通过将阿罗约的研究与大脑扫描结合起来,再加上第三位合作者,伊利诺斯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遗传学家安娜.库克科娃的基因研究,这个小组可能会确定一个关于驯服的大统一大脑理论,或者至少是它的神经网络图。
当狗凝视着人的眼睛时,狗和我们的大脑可能会分泌出少量的催产素,催产素促进了感情的结合,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狗对于那些创伤幸存者来说是非常好的治疗或情感支持动物。狗的特性的本质与情感联系有关,具体来说就是爱。
狗会粘人,而狼不会,即使是人工饲养的狼。狗更善于交际,即使是和其他物种的成员。每一只幼犬生来就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也解释了为什么狗会守护家里的绵羊或鸭子。
最近,普林斯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布里奇特.冯.霍尔特通过研究发现,狗不只是拥有更好社交技能的狼。研究发现,狼在一起工作效率很高,在测试狼-人、狗-人的合作伙伴时,狼会自己解决问题,而狗虽然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但会退缩,等待人类帮忙。
霍尔特最终发现了这种情感的根源,她和她的团队在狗的DNA中6号染色体上发现了进化压力的标志。狗与狼基因组在WBSCR17附近是不同的,而狗与人的基因组的在这一区域是相似的。在人类中,类似的突变会导致威廉姆斯-伯伦综合征,这种基因缺陷会导致人对社交过分热情。霍尔特认为也许狗也有犬类的这种综合症。 在这一点上,改变最初也是在它们身上产生的,而不是通过我们人类故意做的事情。
科学家通过研究乡村狗,以了解更多关于狗的社会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对人类做出反应。与我们的宠物相比,这些自由放养的动物可能更像早期的狗,一些友好,一些害羞。
2005年,人类学家布赖恩.黑尔和心理学家迈克尔.托马塞洛重新解释了狗的驯化过程,最开始是一些异常勇敢的狼克服内心的恐惧,在人类驻地周围游荡,寻找一些人类丢弃的残羹剩饭,逐渐形成了一个不那么胆小的亚群。几代以后,由于没有恐惧的阻碍,这些原始的狗不断发展社交技能,开始理解我们,并与我们开始交流。
狗完成了自我驯化,这正是狗的本质。黑尔和托马塞洛认为,减少恐惧提升了其社交技能,发展出一种理解我们的能力,他们称之为"驯化假说"。事实证明,狗崽不需要任何教导就能理解我们,即使是黑猩猩也很难理解人类的的手势,但大多数狗马上就能理解。
人类可能会杀死胆大妄为的狼,但他们可能会容忍顺从,见人就逃避得原始狗在营地周围鬼鬼祟祟获取施舍。现代具有攻击性的狗是后来人类为了看家护院重新培育出来的品种。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系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兰厄姆指出,至少从达尔文时代开始,人类自我驯化的概念就一直存在争议,但今天已经有了确凿的证据。除了我们不寻常的(对灵长类动物来说)对陌生人的容忍和我们漫长的青春期,我们还表现出一些与驯化综合症相关的身体特征。与我们的古人类亲戚相比,我们的脸更短,牙齿更小。
关于人类的自我驯化和幼态延续,可阅读我的另一篇文章
2014年,理查德.兰厄姆和他的合作者甚至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神经嵴细胞的生物机制,这种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帮助塑造了许多身体部位。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人类进化是为了与他人和平相处,这在当今时代似乎难以置信。
2019年12月,一个欧洲研究小组发现位于个威廉姆斯-伯伦区域的相关基因,即BAZ1B,该基因能调控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并通过引导这些细胞来影响面部形状。而威廉姆斯-伯伦综合症同样跟威廉姆斯-伯伦区域的相关基因有关。
相互理解,用爱和忠诚取代恐惧和攻击。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狗那么讨人喜欢。也是人与狗一万年来的相处之道,不然我们为什么会在某些区域基因变得相似,很难说是人驯化了狗还是狗完成了自我驯化,其实我们人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