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是不是触杀性的杀虫剂,噻嗪酮,特异性杀虫剂虽不杀成虫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除了风,雨,温,雹灾等自然因素外,病虫害也是影响作物收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少或降低虫害带来的损失是增产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我们需要用到杀虫剂。
杀虫剂的种类很多,如按作用方式分,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性杀虫剂,引诱剂,粘捕剂,不育剂,拒食剂等。
如按毒理作用分,有神经毒剂,呼吸毒剂,物理性毒剂,特异性杀虫剂等。
那噻嗪酮是什么样的杀虫剂呢?
噻嗪酮又叫扑虱灵,对害虫的触杀作用强,也有胃毒作用,所以它触杀与胃毒都具备。
噻嗪酮可以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干扰新陈代谢,所以它又是特异性杀虫剂。
何为特异性杀虫剂呢?
能够引起害虫生理人的异常反应,如使害虫离作物远去的驱避剂,以诱集害虫的诱致剂,使害虫味觉受抑制不再取食以饥饿而亡的拒食剂,使害虫不育的不育剂,影响害虫生长,变态,生殖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等。
这都叫特异性杀虫剂。
以昆虫生长调节剂来说,它又包括保幼激素,蜕皮激素,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等。
而噻嗪酮可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使得害虫的卵不能正常孵化或孵化后很快死亡。
所以,噻嗪酮是特异性杀虫剂中的昆虫生长调剂中的一种,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噻嗪酮为什么受欢迎呢?
1,噻嗪酮低毒,对害虫的触杀性强,也有胃毒作用,一般用药后3~7天见效,残效期长达40天左右。
2,它虽然不能杀灭成虫,但却能减少产卵量,使害虫所产卵不能孵化或孵化后很快死亡。也就是说,噻嗪酮能从“根上”防治害虫。
3,噻嗪酮的杀虫谱较广,对难治的叶蝉,飞虱,粉虱,介壳虫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用于防治水稻,小麦,土豆,瓜茄类,蔬菜,茶树以及果树等作物上的多种害虫,如稻飞虱,茶小绿叶蝉,粉介,棉粉虱,柑橘粉介等。
4,对害虫天敌以及传粉昆虫安全,其靶标性强,对非靶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也就是说,它能杀的皆灭,而不属于它管的,它不起作用,不理它们。
5,复配性强,与其他非同性的杀虫剂复配没有互抗性问题的存在。如害虫种群数量多,即蚜虫,飞虱,粉虱,红蜘蛛,青虫等害虫都有时,可以混菊酯类杀虫剂,吡虫啉等杀蚜剂,阿维菌素等杀螨剂等。
再就是如对人畜安全性好,对环境安全,不易产生污染等。
基于以上这些好处,所以,噻嗪酮还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一种杀虫剂。
但是,我们在使用噻嗪酮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否则,它的好处荡然无存。
使用噻嗪酮时需要注意什么?
噻嗪酮具有持效性杀幼虫活性的杀虫剂,可有效防除水稻上的大叶蝉科,飞虱科,土豆上的大叶蝉科,柑橘,棉花和蔬菜上的粉虱科,柑橘上的介科,盾介科和粉虱科等害虫。
如水稻害虫,稻飞虱,叶蝉类,一般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10~15克克兑30斤(一桶水)
再如果树害虫,柑橘介壳虫,黑刺粉虱等用25%的可湿性粉剂1500倍喷雾。
又如茶树害虫,茶小绿叶蝉可用25%的可湿性粉剂750~1000倍液喷雾。
蔬菜害虫,******虱,棚内的******虱等,可用25%的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喷雾。
但我们在使用噻嗪酮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噻嗪酮不可以用毒土法,也就是不能与细土,麦麸等混拌撒施土壤,因为它不能被根吸收。
第二点,它不能用在白菜,萝卜上,否则会出现褐斑及绿叶白化等药害。
第三点,由于其无内吸活性,因此在喷药时需要细致周到,这样才能发挥其防效。
第四点,噻嗪酮对成虫没有杀伤力,仅产生减少其产卵的效果,对卵和低龄幼虫的防效强,因此噻嗪酮主要是用在产卵期。
如果要用在成虫期,建议与其他杀成虫的杀虫剂混用,以提高防效。
第五点,噻嗪酮的药效发挥慢,但持效期长,建议复配其他速效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速效性杀虫剂。
好了,就说这么多。如果您还有其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