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四大名塔澄灵塔,河北四宝,沧州狮子定州塔
河北在中华历史血脉中占据着主动脉的位置,秦始皇统一六国中的燕赵二国大部分领土都在河北,这一片土地辽阔广袤。燕山南北、长城内外,自远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固有领土,也一直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
长城作为中华历史的主动脉,贯穿着河北省东北西三个方向,河北北部的长城沿线更是被历代的中原王朝视作保卫汉族农耕文明的生命线,即便在五代后晋时期河北北部的幽云十六州被割让给辽国,但汉民族始终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民族,因此辽国在这一地区实行汉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一国两制”的实践。
上图:河北东部长城石林楼
上图:河北西部长城马水口西山
上图:河北北部长城镇虏堡
访古河北,这一片土地星罗棋布的史迹无论从朝代脉络还是从颜值与保存现状来看,可圈可点的太多了。从古物的建造工艺来看,有四个技艺登峰造极的至宝被称为河北四宝,他们是:沧州铁狮子——铸铁工艺,定州开元寺塔——建筑工艺,正定大佛寺千手观音菩萨——铸铜工艺,赵州桥——古代桥梁工艺。难能可贵的是,这四件堪称工艺奇迹的宝贝一直保存至今。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到河北做古建筑考察时,曾专程前往四处史迹勘测记录,四处“河北四宝”均为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图:中华名碑——龙藏寺碑,现存于隆兴寺内
河北四宝之一:正定菩萨
奉宋太祖赵匡胤敕令,正定隆兴寺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立像,铸造于北宋开宝四年,通高21米余,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朝代最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佛像共四十二臂,其中两侧各二十臂,再加双手合十,手中各执法器。
有必要提一嘴的是,隆兴寺内值得细观的古物不只有铸铜千手观音,这座被称为“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古寺,寺内汇集了宋、元、明、清历代风格的古代建筑。天王殿虽在清代有过大修,但其硕大的斗拱曾让梁思成先生惊呼:此为宋代建筑无疑!
摩尼殿重檐歇山顶,大殿布局奇特,正方形殿身四面正中各出一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使平面形成“十”字形,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为宋《营造法式》之典范,梁思成先生曾大加赞誉:“这种布局,我平时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慈氏阁和转轮藏阁是两座极为罕见的宋代二层楼阁式建筑,两阁外观形制相同,但其内部结构却各有特点。慈氏阁内部梁架结构采用减柱造法,简洁明朗;转轮藏阁内庞大的八角形转轮藏,内部结构采用了“移柱”、“叉柱”造法,转轮藏至今还能转动。
河北四宝之二:沧州铁狮子
沧州铁狮子原本立于沧州旧城开元寺前,于后周广顺三年铸造,在当地被称为“镇海吼”,相传是为遏制水患所造。历经千年风雨,铁狮子如今狮腹以铁架支撑,外观如老人拄拐蹒跚,但仍依稀可见其背负文殊菩萨莲座,昂首怒吼、精神勃发的昔日姿态。他珍贵的价值在于,这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铁狮头顶及项下各铸有“狮子王”三个字,腹腔内满铸有经文《金刚经》,显示了我国古代铸铁工艺的高超成就。
河北四宝之三:定州开元寺塔
在北宋时期,定州所处的位置正是宋辽交界的边陲,可以说是国之门户,出于军事所需,建“料敌塔”一座,高80米有余,登塔可望辽国军情。此塔还有一个作用,有塔必有寺,建塔也为了供奉开元寺大僧奉旨从西竺取回的佛经,有记载足足花了50余年才最终落成。
该塔的珍贵之处在于,塔内至今现存宋代佛教人物壁画和题记,作为“北宋建筑彩画重要遗存”的斗拱彩画,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宋式天花之佳作”,这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已故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曾赞其为“中华第一塔”。
河北四宝之四: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这座桥名气非常大,被列入教科书已有几十年,当地人也称其为“大石桥”。此桥始建于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可惜的是,如今古桥的栏板及桥面大多为新换,老的桥板在桥旁边的陈列馆里,最为珍贵的隋代桥板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
上二图:赵州桥隋代石板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
值得推荐的是赵县距离赵州桥不远处的另一座大石桥,永通桥建于金代,1987年有过修缮。其结构基本模仿了赵州桥,只是形体比赵州桥小,故又被称为“小石桥”,桥栏板上布满浮雕,永通桥也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叩击历史星空,梳理华夏文明,与一般人心目中平凡平淡的河北印象不同,大自然对河北也是情有独钟的,它慷慨地赐予了这片土地类型齐备的地貌景观:从高原到平原,从山地到盆地,从丘陵到沙漠,从湖泊到海洋,穿过太行与燕山,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斑驳的城墙铭刻着沧桑的印记,花木掩映中的古建筑承载着辉煌的过往……河北,伫立在时间的彼岸,用最冷静的目光看着世事变迁,他是华夏历史见证者,也是诉说者。
(古迹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