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好吃不贵的海鱼老虎斑:海鲜界永恒的黑白时尚咖

人气:309 ℃/2024-01-14 01:41:09

度过了或许是史上最宁静的农历新年,我们正静静地迎来庚子鼠岁的春天。此时陆地上的各种鼠类,又重新扬眉吐气,坐回了当年生肖的宝座。而此时的海洋中,一种与老鼠有关的石斑鱼类,也借着农历鼠年的契机,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它就是人送外号老鼠斑的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

驼背鲈©李玉强/海鲜明鉴首席生态手绘师

貌如鼠,猛似虎

小小的头,机灵的大眼睛,很难不让人将驼背鲈与陆地上鬼灵精怪的老鼠联想到一起。除了这两点特征外,还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它们全身从头到尾布满着黑色波点,简直是鱼中时尚的弄潮儿。另外一个就是驼背鲈眼睛后面的头背部和背鳍前方的交界区域有一个很明显的拐角,像是被人猛揍了一拳,这就是驼背鲈“驼背”了。但这个像是驼背的特征并非驼背鲈生来就有的,幼鱼时期的驼背鲈就完全不驼背。直到驼背鲈们长至全长6~7 cm左右,头部的上枕骨逐渐发育隆起,才会开始渐渐走上驼背的道路。

未展现出“驼背”特征的幼鱼期驼背鲈

©李玉强/海鲜明鉴首席生态手绘师

虽然一脸萌态,但你可千万不要被驼背鲈萌萌的外表所欺骗。作为石斑鱼家族一员的驼背鲈也不是吃素的角色。它们会以各种鱼类、甲壳类为食,可以说是所在的珊瑚礁区的小霸王了。在石斑鱼家族里,驼背鲈体型并不算大。它们目前有记录的最大全长仅有71 cm,常见的体型在30 cm左右,算是一种中小型的石斑鱼。

安能辨我是雌雄?

石斑鱼类有着神奇的雌雄同体现象。也就是说,同一条鱼体内同时具有雌性和雄性的生殖器官。在鱼类中,雌雄同体也有着许多类型,有同时雌雄同体,也有顺序雌雄同体。同时雌雄同体应该很好理解,也就是一条鱼同时表现出雌性和雄性的特征,比如红树林鳉/ Kryptolebias marmoratus。而顺序雌雄同体则会先表现为一种性别,之后达到某种条件后再发生性逆转。

红树林鳉/ Kryptolebias marmoratus来源:Wikimedia Commons

大多数石斑鱼类便属于顺序雌雄同体,它们首次性成熟时大多都发育成雌性,随后在达到一定体长后,部分雌鱼转变为雄性。在驼背鲈里,当它们体长达到30~40 cm,也即是1~2龄时,便可以达到首次性成熟,此时的它们便会发育成雌性。而随着它们再次长大,一部分雌性驼背鲈将会转变为雄鱼,并开启它们性别转换后的新生活。不出意外的话,驼背鲈的寿命可达约20年。老成鱼的体色将逐渐暗淡,体侧的黑色波点也会逐渐变小,完全不复年少时的时尚模样。

和小牛犊一个价

与这些我们印象中稍显陌生的关于驼背鲈的生物学、生态学信息不同,大多数人对驼背鲈的了解更多的是在它在水产以及水族贸易这两方面的信息。石斑鱼类大多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在我国是较为名贵的海产,而驼背鲈更是其中价值最高的种类之一。有一个小故事: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地区发行了面值500港币的钞票,这种钞票刚开始被人们称为“牛仔纸”,随后又被大家唤作“老鼠斑”。因为当时的500港币只够买一头小牛犊或一只老鼠斑。小牛犊和老鼠斑等价,足见驼背鲈的昂贵。

上世纪香港地区曾把面值500的钞票称为“老鼠斑”(图为上世纪80年代的一版港币)/来源7788.com

高昂的价值也侧面说明了海鲜老饕们对驼背鲈的喜爱。仅在我国香港地区,每年都需要消耗数吨鲜活的驼背鲈,这些驼背鲈成鱼大多来自临近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及马来西亚等国。而对于憨态可掬的驼背鲈幼鱼来说,它们又是非常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受到世界各地海水观赏鱼玩家的喜爱。

地广鱼稀生存不易

驼背鲈的自然分布范围大致在西太平洋海域,从日本的冲绳到我国的东南沿海、南海海域,直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向东至斐济、关岛都有分布。不过夏威夷地区的分布记录很可能是由于观赏鱼放生导致的。在我国,则分布在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珊瑚礁繁茂的水域,一般在10-40m深处活动。此外,在潮池区也经常能发现驼背鲈的身影。

驼背鲈的分布范围 图片:AquaMaps.org

驼背鲈的分布看似广泛,但在它们自然分布的区域内开展的数次潜水调查表明,驼背鲈在其分布地的分布密度非常的小。如在澳大利亚大堡礁区进行的驼背鲈分布密度调查发现,在1000㎡的分布范围内,平均分布有0.2~0.5尾驼背鲈。在印度尼西亚多地进行的多项水下调查亦表明,在2000㎡范围内,平均分布的驼背鲈尾数也从1.9~5.7不等。

而对驼背鲈幼鱼和成鱼的需求,正考验着驼背鲈已经相对稀少的种群。驼背鲈的幼鱼和成鱼随其它珊瑚礁鱼类一同受到了大量的捕捞,加上因捕捞带来的栖息地退化影响,种群已呈现出了下降趋势。加之驼背鲈雌雄同体的生物学特性,成年雄鱼需要更长时间发育,种群恢复更是相对困难。在2007年和2008年,驼背鲈的濒危状态都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为易危(Vulnerable)。而在2016年11月的最新一次评估中,因缺乏驼背鲈相关种群信息而被列为了数据不足(Data Deficient)。尽管这让驼背鲈的濒危等级暂时离开了受威胁的程度,但我们不应就此盲目乐观。相反,我们应在驼背鲈的所有分布范围内,对它们做更详细的调查,确定其种群现状,之后才能制定保护措施,保护驼背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分类 图片:IUCN

好消息还是有的,驼背鲈目前已经成功进行了人工繁育,并可进行工厂化养殖。中国、印度尼西亚、以及澳大利亚都已掌握驼背鲈人工繁育技术。除繁育驼背鲈鱼苗外,亦有养殖的驼背鲈成鱼。这一部分繁育的驼背鲈幼鱼及养殖的驼背鲈,这也许可以或多或少地减轻一些驼背鲈自然种群的捕捞压力。当然,届时如何在保育好野生驼背鲈种群的同时,帮助驼背鲈养殖业走上负责任的发展道路就是环保工作者们面临的新挑战了。

转载声明

本文授权转载自海鲜明鉴,如需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搜索更多有关“好吃不贵的海鱼老虎斑:海鲜界永恒的黑白时尚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