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千万别再熬夜了:别再熬夜了,真的会死

人气:189 ℃/2023-12-04 06:14:39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悲剧,而是悲剧的重复。

看到一则消息,7月4日,中科院博士肖育众突发心脏骤停,晕倒在实验室,送至医院抢救无效去世。

这一天,距离他的孩子出生才刚刚过去7天,而他自己的人生,也才走过31年。

在去世前,他曾连续多日加班到深夜。长期熬夜,造成了心源性猝死。

令人痛心的是,这已经是10天之内第3例年轻医生突发性死亡的事件了。

在肖育众发生意外的5天前,6月30日,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师王辉博士,也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年仅32岁。

6月28日,河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8岁。

这3位年轻的医生,都是因为熬夜榨干了自己。

拿命换来的事业成就,最终搭上了整条命。

其实我们在城市中打拼的人,谁又不是这样呢?

上海的外企、北京的新媒体、杭州的互联网......这世上的所有城市也许都长着同一副模样:快节奏、竞争大,几千万各行各业的人在不分昼夜地工作。

我们深知不存在什么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只能认真地打拼生活,多睡一分钟,就感觉比别人少努力了好几年。

但,你的身体,还扛得住吗?

李冰冰出道25年,是业内知名的“自虐”式工作狂。

习惯于艺人的高强度状态,一年有360天呆在剧组,忙起来连续40多个小时不能睡觉。

但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李冰冰“认怂”了。

走过30岁,到了40多岁,她越来越发觉,身体大不如从前:

“容易累,没力气,不像以前那么能熬了。”

有次她在澳洲拍戏生了一场大病,连着21天嗓子化脓,高烧不退。

“再这样下去,余生是不是都得用来治病了?”

强悍如她,也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虐不起自己了,身体真的会报废。”

你熬夜赚来的优秀和财富,而你的身体还能再扛几年?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调查显示:

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

可这一大批熬夜党中,有多少是为了工作而加班?

只有30%。

更多的,是大可以早睡的人,为了追剧、看电影、打游戏、刷微博、刷朋友圈、逛淘宝、逛知乎,硬生生在“修仙”。

追的剧更新了,熬;

明天不上班,熬;

深夜有球赛,熬;

喜欢的人没回微信,熬;

喜欢的人回了微信,熬......

有3/4的90后习惯在晚上11点后入睡,1/3是在凌晨1点才入睡。

晚睡晚起的“猫头鹰型”和晚睡早起的“蜂鸟型”作息占到六成以上。

熬夜成了流行,成了时尚,成了证明自己年轻的必要生活方式。

是啊,白天的城市总是太匆忙,我们穿梭在其中,常常一不小心就丢掉了存在感。

只有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才能享受无人打扰的安静。

熬夜,就是在寻找白天缺失的自我吧。

但“不想睡”的最后,就是“睡不着”,“睡眠障碍”,“作息紊乱”。

最可怕的是,熬夜的危害会长期潜伏在你的身体里,你永远不知道,它在哪一秒就会爆发。

曾经有一条热门微博,网友@卡卡Prancil分享了自己因为熬夜而失联9天的经历。

90后的卡卡,像无数在职场奋斗的年轻人一样,仗着年轻、身体好、能吃苦,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拼命三郎。

一天只吃两顿饭,经常加班到天亮,收入确实越来越多,职位也越来越高。

但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身体已经被拖垮,直到一天,彻底爆发......

如他这样的年纪,竟然会突发脑溢血,CT扫描显示脑内多处出血,医生直接下了病危通知书。

还看过一个25岁的年轻姑娘,熬夜成瘾,导致长时间低烧,甚至检查出肝肾有多种并发症,一度痛苦得不想活下去。

还有同样年纪的女孩,熬夜熬出心肌梗塞,精神和身体慢慢崩溃。

熬夜,会让你20岁就换上肾囊肿。

女生还可能排卵期出血,卵巢里长肿块。

更甚,心脏异常。

我们总是高估了身体的承受能力,低估了生命的脆弱程度,以为年轻就是资本,熬夜稀松平常,死神离自己很远很远。

但是熬夜,真的会死!

在中国,每年因熬夜死亡的人数高达55万。

而且,据《2018年全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年轻人群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近8成。

都说死亡是对生命最精准的教育,但当你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之后,上帝还会留多少时间给你后悔?

在熬夜的赌局上,年轻这个价码,根本一文不值。

熬夜和不熬夜的人生,真的不一样。

“黑着眼眶熬着夜”带给你的,除了一时爽,剩下的只可能是癌症、幻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

或者,毁容。

生活也许还只是猪饲料,但熬夜绝对是一把锋利的杀猪刀。

你的皮肤、发际线、身材,会被无情地毁掉。

有网友晒出过自己17岁到22岁的对比照,仅仅几年时间,熬夜几乎彻底改变了他的容貌,完全不见当初那个清秀少年。

接着很多人也开始哭诉自己因熬夜“毁容”的悲剧。一张对比图不够冲击?再来几张。

国外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每天平均只睡4-5个小时之后,专家模拟出了他们长期如此缺乏睡眠之后的模样。

年轻的姑娘,变成了精疲力尽、双眼无神的丧气模样。

年轻的男性,头发花白,法令纹加深,仿佛老了几十岁。

他们的皮肤不再有弹性,皱纹爬满了全脸。

眼睛变得暗淡无光,黑眼圈和眼袋无可避免地挂在眼下。

熬夜的危害,光看颜值变化就已经够吓人。

想象你35岁的样子吧,拿着微薄的工资,毫无精神地找到医生想把眼袋割了,但医生摇了摇头,说你已经割过太多次不能再割了。

回家的路上,你见到一个20出头的姑娘,满脸的胶原蛋白都在发光,你嫉妒得要命。

到家之后洗了个澡,掉下来的头发又堵住了下水道,你清理完之后,老公还没有回家,只给你发了条短信说要加班,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18次加班了。

你看着镜子里又老又丑的你,根本想不起来自己也曾年轻靓丽过。

快要崩溃,你才想起我今天说的:“求你别再熬夜了。”

没有什么是猝不及防,身体就是在每个“偶尔”中熬坏的,健康就是一天天透支殆尽的。

不要在明白世事无常之后,才懂得珍惜余生很长。

也别说什么“习惯了”,只要你想要改变,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一个名叫@三坨土的网友,习惯性熬夜长达10年,每天三四点、甚至五六点才睡,生活习惯已经很难改变,日夜颠倒的作息早已是常态。

但因为心脏开始出现异常,她开始下定决心早睡早起,颠覆以往的生活方式,并拍下vlog记录每天的过程,在微博上打卡,承诺只要一天没做到,就给每个粉丝发100块钱红包。

整个7月的31天,她都准点上床休息,并且在每天早上8点前起床打卡。

一个月下来,她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好了许多,心脏也慢慢恢复了稳定。

一个习惯性熬夜10年的人都能改变自己,你有什么不能做到的?

这个姑娘也总结了自己早睡早起的几条经验,非常实用:

1. 给自己设定一个难受的惩罚措施。

及时止损是人的本能反应,一旦没有做到早睡,就惩罚自己做一件不想做的事。

2. 一定要运动,最好起床后就去。

运动有两个好处:消耗多余的体力,晚上更容易睡着;早上醒不过来的时候,运动可以快速恢复精神。

3. 早餐不要吃淀粉。

包子、馒头、油条、稀饭......早餐最好别吃这些,淀粉升糖指数高,吃完容易犯困,睡回笼觉的话,就前功尽弃了。

建议懒人早餐:无糖燕麦 坚果 奇亚籽 葡萄干 无糖豆奶 肉桂粉 水果。

4. 睡觉前提前一小时调暗房间灯光,并且睡觉前不玩手机,不看电视。

夜间照明给生物钟提供了错误的线索,让身体误以为还是白天,无法分泌足够的褪黑素,所以我们要主动给自己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

5. 有条件的话,睡前一两个小时泡个热水澡,或者泡个脚。

泡完澡后,体温下降的过程会引发睡意,还能获得更深层的睡眠。

6. 戴上眼罩。

眼罩让眼睛强行闭上,干不了别的只能尝试睡觉,而且它营造出一个纯黑的环境,有助于分泌褪黑素。

7. 入睡前千万别想自己的事。

可以想想今天看过的剧、聊过的八卦,总之千万不要跟自己相关。想自己的事会产生焦虑,把困意吓跑,“还有工作没做”,“明天还有什么安排”这些思绪,只会让人越来越清醒。

8. 不要依赖酒精或褪黑素。

外物力量会让睡眠变容易,但睡眠质量很差,深度睡眠时间短,而且无法帮你形成习惯。一旦脱离,还是很难入睡。

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要培养早睡早起的生物钟,一切只能靠自律。

你的身体,只有你自己能负责。

“只有熬夜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这的确是年轻一代人的共鸣,但你熬夜再久,不过也只是假装抓住了时间。

这些时间,不会延长你生命的长度,只会一点点吞噬你的健康和美丽。

你所谓的“年轻”,远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强大和值钱。

奇葩说辩手邱晨是作息非常不规律的人,熬夜工作是她生活的常态,她坚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但在几个月前,她自曝自己被查出了癌症。

现在的她,改掉了多年的陋习,每天早起3小时,用一小时锻炼,一小时读书,一小时静坐。

这是一个人在真正与死神擦肩而过之后,得到的成长和改变。

死神是不会跟任何人讨价还价的,你所有的漫不经心,最终都会以千百倍的代价归还回来。

鲍勃·迪伦说:

人类从不做正确的事,他们总做最有快感的事,然后后悔。

转发个锦鲤,敷个面膜,保温杯里泡点枸杞,就是为健康所做的最大努力了。

然后继续熬着最晚的夜,直到身体崩溃的那一天,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养生”,都不如最简单的“好好睡觉”。

熬夜这件事,就算灵魂伤得起,肉体也伤不起。

开着一辆不断漏着油的车,真的不害怕生命突如其来的抛锚吗?

从今天起好好睡觉吧,别让你爱的人担心,别让身体为你的纵欲买单。

共勉。

点个“在看”,爱惜身体,从今天开始。

作者简介:洞见fine,洞见(ID: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

搜索更多有关“千万别再熬夜了:别再熬夜了,真的会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