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繁育母牛怎么管理?加强繁殖管理提高母牛繁殖力

人气:384 ℃/2024-12-10 12:21:22

繁殖管理方面的误区

一、日常繁殖记录不完善

牛场日常繁殖记录不完善、不规范,没有基础数据就没法进行繁殖力测定,就会影响繁殖管理的效率。繁殖管理人员要及时记录母牛的发情情况、配种情况、妊娠诊断情况、产犊情况等,以供数据分析使用。同理散户养殖同样适用哪怕你只有10头牛。

二、没有制定繁殖计划

没有制订繁殖计划,而是随着母牛自然发情进行配种,这样不利于繁育工作的开展,容易出现盲目配种、过度杂交,造成牛的血统混乱、杂种优势退化等不良现象。最好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提前做好繁殖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繁殖工作。比如人工受精精液的选择。

三、重视繁殖技术而忽视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

在繁殖管理工作中,许多人相对比较重视繁殖技术问题,如发情鉴定、人工授精和妊娠诊断等,但忽视了母牛的日常饲养管理。母牛如果营养不良,则其发情可能会不明显,即使发情配种后受胎率往往也比较低。孕牛如果营养不良,或管理不当,比如喝冰碴水、地面结冰湿滑致使牛摔倒等,都容易导致孕牛流产的发生。所以,提高繁殖效率不仅是繁殖人员的工作,把经验技术宣传给所有参与人,把牛饲养好、管理好。我们搞养殖是为了赚钱,有没有用心去养有没有学习科学养殖方面的知识是产生效益的关键因素。

四、不重视种公牛的饲养管理

繁殖效率的提升,不仅是母牛的问题,和公牛关系也很大,如果公牛(或冻精)品系选得不好,和母牛配种时,后代改进效果可能不太显著。如果公牛体型太大,母牛体型又比较小,又会导致母牛难产率上升。如果公牛饲养管理不当,会引起公牛精液品质下降,甚至带来疾病的传播。

做好母牛繁育场的繁殖管理

一、加强繁殖管理

母牛繁育场的繁殖管理就是保证母牛妊娠、分娩、泌乳、再妊娠,使繁育母牛头数增加,品质提高。

1.做好繁殖记录

母牛繁殖管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做好繁殖记录,并做到每头牛1张卡片。具体的繁殖记录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情记录发情记录包括发情日期、开始时间、持续时间、性欲表现和阴道分泌物状况等。

(2)配种记录配种记录包括配种日期、第几次配种、与配公牛号、输精时间、输精量(或输精次数)、精子成活率、子宫和阴道健康状况、排卵时间和配种人员等。

(3)妊娠记录妊娠记录包括妊娠日期、结果、处理意见和预产期等。

(4)流产记录流产记录包括胎次、配种日期、与配公牛、不孕症史、配种时子宫状况、流产日期、妊娠月龄、流产类型、流产后子宫状况、处理措施、流产后第1次发情日期、第1次配种日期和妊检日期等。

(5)产犊记录产犊记录包括胎次、与配公牛、产犊日期、分娩情况(顺产、接产、助产)、胎儿情况(正常胎儿、死胎、双胎、畸形)、胎衣情况、母牛健康状况、犊牛性别、编号和体重

(6)产后监护记录产后监护记录包括分娩日期、检查日期、检查内容、临床状况、处理方法和转归日期等。

(7)兽医诊断及治疗记录兽医诊断及治疗记录包括各种疾病和遗传缺陷。

2.制订配种产犊计划

制订配种产犊计划,可以明确一年内各月参加配种的母牛数和分按母牛数,便于组织和计划生产,是完成繁殖任务、调节生产需要、制订育种计划以及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必要管理措施。配种产犊计划包括牛号、胎次、年龄、生产性能、产犊日期、计划配种日期、实际配种日期、与配公牛和预产期等。母牛的产犊通常有均衡性分娩和季节性分娩两种类型。均衡性分娩是指各月份均有母牛分娩,一年中各月份分娩母牛较均衡;季节性分娩是指集中在某季节分娩,如春季或秋季。具体采用哪一种配种产犊计划,应根据不同生产方向、气候条件、饲料供应、产品需求及育种方向和母牛特点而定。(不要觉得做记录很烦,这是科学管理的关键)

3.日常繁殖管理工作

1母牛繁育场要建立繁殖管理板,有条件的牛场要进行计算机管理,这样可使全场每头母牛产犊、配种、妊娠等时间和预期基本情况(如犊牛和育成牛的日龄、月龄以及全群各类牛的组成)一目了然,非常实用。

2要随时了解牛群的繁殖情况,通过计算第一情期受胎率、总受胎率、繁殖率等有效方法分析总结繁殖成绩,从而掌握母牛的营养、健康、生殖状况以及配种员的技术水平,并与设置的管理指标对比,可进行绩效管理。

3建立繁殖记录制度。建立繁殖月报、季报和年报制度,并要求配种技术员或兽医工作者进行下列生殖道检查工作。

①母牛产后14~28天检查1次子宫复位情况,对子宫恢复不良的母牛连续检查,直到可以配种为止。

②对阴道分泌物异常的牛和发情周期不正常的牛,应进行记录,并给予治疗。

③断奶后30天以上不发情的牛,应查明原因,予以治疗。

④对配种33至39天的牛进行妊娠检查。(如有条件的可在母牛妊娠60至75天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好处我们后面在介绍)

二、做好母牛繁殖力评定

母牛的繁殖能力主要是指生育后代的能力和哺育后代的能力。它与性成熟的迟早、发情周期正常与否、发情表现、排卵多少、卵子受精能力、妊娠和泌乳量高低等有密切关系。母牛繁殖率多采用受胎率、繁殖率、成活率、产犊指数、繁殖成活率等指标表示。

1.受配率

规模化肉牛繁育场母牛受配率应在95%以上。

2.受胎率

(1)情期受胎率情期受胎率一般要求达到55%以上。

(2)第一情期受胎率或一次情期受胎率育成牛的第一情期受

胎率一般要求达65%~70%。

(3)年总受胎率年总受胎率要求大于85%,管理好的母牛繁

育场(户)可达到95%以上。这里我们奶牛厂要求的是头胎牛受胎率达到50%(正常情况下我的受胎率在52%至65%之间浮动有时候受到各种影响低于50%就需要调整了)经产牛受胎率达到33%以上

3.配种指数

配种指数是反映配种受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一般要求为1.5~1.7。

4.产犊率

产犊率应在90%以上。肉牛养殖可能能达标

5.繁殖率

繁殖率主要反映牛群繁殖效率,与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等生殖活动机能及管理水平有关。母牛标准化养殖场或牧场的繁殖率要达到80%以上。

6.犊牛成活率

犊牛成活率反映母牛的泌乳力、带犊能力及饲养管理成绩。母牛标准化养殖场犊牛成活率应达到95%以上。

7.繁殖成活率

该指标可反映发情、配种、受胎、妊娠、分娩、哺乳等生殖活动机能及管理水平,是衡量繁殖效率最实际的指标。

8.产犊间隔

由于妊娠期是一定的,因此,提高母生产后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是缩短产犊间隔、提高牛群繁殖力的重要措施。年平均产犊间隔不应大于400天,管理好的母牛繁育场(户)产后第1次配种时间为头胎牛60天,经产牛50天(这里指的是奶牛)肉牛33至50天,也要根据产后子宫恢复情况而定。

搜索更多有关“繁育母牛怎么管理?加强繁殖管理提高母牛繁殖力”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