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狗狗>正文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贡献:心理学百科解读,第12讲巴甫洛夫的狗实验

人气:398 ℃/2024-03-13 14:18:20

大家好,今天是“倚龙的读书俱乐部”关于《心理学百科》解读的第12讲。

一、第一模块—“心理学源起”学习完成

首先,恭喜大家,我们已经通过前面11讲的学习,完成了《心理学百科》解读的第一模块—“心理学源起”的全部解读,相信大家已经对心理学这个学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接下来,我们要依次介绍心理学的6大流派:行为主义、心理治疗、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差异心理学。

我们会分流派,详细介绍这些流派的发展历程、代表性的理论和心理学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等。

等系统地学完这6大流派,相信大家就会对整个心理学的脉络、内容、应用,有一个很好的把握。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常见的现象,也能利用在我们《心理学百科》解读中学过的心理学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更好地理解,和更深刻地剖析。

二、第二模块—“行为主义”学习开始

那么言归正传,今天的第12讲,我们就开始第二模块—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的学习。

今天这一讲,重点是重温一下大家在中学生物课上学过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也就是那个在给一条狗食物的同时,伴随着铃声。一直重复这一操作,最后,即使没有给狗食物,只要铃声一响,狗也会流口水的那个实验。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可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

首先,来具体介绍一下这个“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具体步骤。

因为中学生物课本上只截取了这个实验的一个片段,而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实验,有必要将实验的全过程进行拆解:

1.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是一位俄国的生理学家。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狗的唾液分泌和消化功能。巴甫洛夫也因为对消化功能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

2.通过对狗的唾液分泌量的测量,巴甫洛夫发现:狗在吃食物、闻到食物、看到食物、靠近食物的时候,都会分泌唾液。

3.有一次,巴甫洛夫给狗食物之前,都会开启一个节拍器,他一直重复这个操作,最后,狗在听到节拍器而没有食物时,也会分泌唾液。

4.之后,巴甫洛夫又将节拍器换成了铃声、蜂鸣器、哨子、闪光等,结果都是一样的。

5.再之后,巴甫洛夫一直只给狗节拍器、铃声、蜂鸣器、哨子、闪光,而不给狗食物,渐渐地,狗也就不分泌唾液了。

四、巴甫洛夫的结论

通过这一系列的结论,巴甫洛夫得出了以下结论:

1.狗在吃食物、闻到食物、看到食物,会自发分泌唾液。

所以,食物的各种属性的刺激,和分泌唾液是有联系的,而且是不需要学习的非条件性的。

2.节拍器、铃声、蜂鸣器、闪光、哨子这些刺激,是狗学会了这些刺激和食物是一起的,才会分泌唾液。这是需要学习的条件性的。

3.条件性的反应,不仅体现在生理上,还能体现在心理上。

比如,身体上的疼痛,或者是某个危险出现时,会非条件性地引发害怕、焦虑的情绪。如果在疼痛或危险发生时,一直伴随某个刺激,重复几次后,即使没有疼痛或危险,一旦这个刺激出现,也会条件性地产生害怕、焦虑的情绪。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讲了巴甫洛夫著名的狗流口水的实验,也就是“经典条件反射”实验。

不要小看这个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方面,巴甫洛夫在生理学方面的严谨的实验方法,比如控制变量、科学测量数据等,引用到心理学,使心理学慢慢脱离主观的哲学思辨,慢慢成为一门真正的实验科学。

一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倡导的运用实验、数据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也根植于这个实验。

一方面,巴甫洛夫将生理上的条件反射,上升到了心理学的层次。

最后,想再说一句感想:其实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所有知识点,展开来都非常精彩。只是当时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只学了个大概,记了个结论。

这些知识点,其实都是人类几千年来的财富,是值得好好理解和深入学习的。而“倚龙的读书俱乐部”的初衷,也就是想解读一些经典,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通识类的知识。

搜索更多有关“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贡献:心理学百科解读,第12讲巴甫洛夫的狗实验”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