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朱允炆到底去哪了和朱棣谁更大 朱允炆坐拥天下手握精兵百万

人气:171 ℃/2024-11-16 00:59:15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抓了一手好牌,却打得稀烂的皇帝。

但能在开国仅三十年,国力处于明显上升期,且手握百万大军,并在大义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局面下,仅用短短四年就把自己成功作死的皇帝,历史上也只有朱允炆。

可以说,朱允炆即位后的各种微操,完美体现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

1393年,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扫清障碍,朱元璋挥起屠刀,清洗了半个朝堂。

做完这些事情后,朱元璋自认为万事大吉,便略带得意的对朱允炆说道:朝中该杀的人,我都给你杀光了。边疆有你的几位叔叔镇守,你可以放心大胆做皇帝,不用担心外敌入侵。

可是,朱允炆在听了朱元璋的话后,却显得很沉默。

他非常犹豫地询问朱元璋:外敌不老实,诸位王叔可以应对,但若是叔叔们不老实,我又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大孙子的质疑,朱元璋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答。

儿孙身上都流着自己的血,手心手背都是肉,自己总不能为了孙子,把儿子也清洗掉吧?

朱元璋此时无法回答朱允炆,只好又将皮球踢了回去,反问朱允炆:如果叔叔们造反,那你认为该怎么应对呢?

面对爷爷的反问,朱允炆像是早有准备一样,给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意思就是说,如果叔叔们造反,我先以德服人,以礼制之。

如果不行的话,我就削减他们的封地。仍然不行的话,我就更改他们的封地。

要是这样做仍然不行,我就只能出兵讨伐了。

听到朱允炆的回答,朱元璋很高兴,表示:“ 是也,无以易此矣。”

在此时的朱元璋看来,朱允炆很成熟,已经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自己可以放心的去了。

然而,事情从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古往今来,从来就不乏一种人——纸上谈兵,说得是天花乱坠。实际操作,成事却微乎其微。

而偏偏朱允炆就是这号人。

1398年闰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于南京皇宫,终年71岁。

六天后,朱允炆奉遗诏即位,改明年为建文元年,并昭告天下,成为大明王朝的第二位统治者,史称建文帝。

就这样,明朝的第一次权力交接在一片祥和的景象中,顺利完成。

闰五月底,远在北平的朱棣知道了父皇的死讯。

尽管朱元璋生前有遗诏,不许藩王进京奔丧,但燕王朱棣依旧直奔南京。

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

面对着朱元璋的亲笔书写的遗诏,朱棣心里一万个不高兴,哪有父亲死了,不许儿子守孝的道理!

可是,朱元璋的权威在朱棣心中是一堵无法逾越高墙,让他心有余悸。

寻思良久后,朱棣选择服从遗诏,掉头返回了北平。

得知朱棣回去了,朱允炆松了一口气。

但随即,他就产生了担心。

这才刚登基几天,朱棣就敢公然挑衅。如果外地的叔叔们集体逼宫,自己该如何是好?

本来皇帝有烦恼,使个眼色,手下的大臣应该就能立刻心领神会,为君分忧。

可是,偏偏朱允炆身边的大臣都是书呆子。朱允炆的各种暗示,大臣们就是猜不出皇帝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时间久了,朱允炆受不了了,索性主动挑破,他在朝堂上问自己的老师黄子澄:“先生还记得昔日东角门之言吗?”

朱允炆登基前,曾坐在皇宫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您怎么看这个情况?”

黄子澄回答道:“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意思就是说,藩王手上才几个兵。倘若他们敢造反,我们就出动大军平叛!开局就给他们丢个王炸,飞龙骑脸,怎么可能输?

见朱允炆旧事重提,黄子澄及其一班朝臣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皇帝是想削藩啊?

退朝之后,挑明立场的朱允炆决定组建自己的智囊团。

削藩是大事,一个人忙不过来,必须要成立一个项目工作组。

那么到底哪些人有资格进工作组呢?

黄子澄算一个,他是朱允炆最信任的人。

兵部尚书齐泰也算一个,他是朱元璋临终前指定的托孤大臣。

但是两个人好像也不够,毕竟工作那么多。

思来想去,朱允炆便把没有功名在身,但却名扬天下的方孝孺也拉进了工作组。

至此,朱允炆的智囊团组建成功。

有了智囊团的辅佐,朱允炆在朝会时正式将削藩事宜提上议程。

黄子澄很会来事,首先向朱允炆上奏,建议用强硬措施削藩,必要时刻可以采取武力讨伐,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藩王问题。

按照朱允炆和黄子澄的设想,大臣提出方案,皇帝拍板决定,削藩这事就可以开始了。

但不想,黄子澄上奏后,朝堂之上却吵翻了天。

以御史郁新为代表的一批官员反对削藩。

这些人认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老皇帝才刚刚去世,新皇帝就急不可耐的对叔叔磨刀霍霍,此种有违孝道之举,会让天下人寒心。

反对派说完,以户部侍郎卓敬为代表的一批温和削藩派官员又接着发言。

这些人认为,朱允炆新君登基,根基还不稳,不宜强力削藩。

现阶段只要限制藩王即可,比如釜底抽薪,将南北藩王对调。

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可以让各地的藩王失去根基,暂时无力造反。待皇帝的统治根基稳固后,朝廷再动手也不迟。

大家观点不一,吵吵闹闹一番后,等待朱允炆的最后定夺。

反对派的观点与朱允炆的既定方针南辕北辙,首先被淘汰。

温和削藩派的主张以当时的局势来看,实际上是最稳妥的。

如果只是移藩,不动藩王们的根本利益,他们就不可能造反。就算某些脑子不正常的藩王造反,朝廷也占据大义,可以轻松剿灭。

不过,可能是担心夜长梦多的缘故,朱允炆最终还是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选择直接硬刚各地藩王。

见朱允炆已经决定以强硬的手段进行削藩了,大臣们也敢多言,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就是从哪个藩王开始下手。

拿谁开刀呢?智囊团三巨头之一的齐泰认为,现在秦王、晋王都已经过世了,燕王朱棣是事实上的最年长者。

应该先削朱棣,敲山震虎。只要朱棣被拿下,其他藩王自然老实。

至于怎么削,这也简单,趁着朱棣还没有反意,随便捏造一个罪名,直接派兵将其逮捕即可!

很显然,齐泰的建议是正确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先搞定朱棣,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然而,对于齐泰的意见,黄子澄却有不同的见解。

黄子澄认为,朱棣没有明显的过失,现在随意捏造罪名将其逮捕,岂不是陷皇帝于不义?并且朱棣年长,如果先削他,可能会打草惊蛇。先帝在位时,周王朱橚常有违法之举,朝廷有借口削他。搞定朱橚后,再削同样有违法之举的齐、湘、代、岷诸王,最后再削朱棣。这样既可以麻痹朱棣。同时还可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议。

听了黄子澄的建议,齐泰简直要晕了,当即反驳:朝廷削了一个又一个,朱棣就算是个傻子也能猜到朝廷是什么意思啊!还麻痹朱棣,有你这样麻痹对手的吗?

齐泰坚决不同意,黄子澄也很倔,坚持已见。就这样,削藩还没开始,朱允炆的智囊团就先起了内讧。

最后,可能是认为黄子澄陪伴自己的时间长,更加可靠。而齐泰只是爷爷临死前安排的人,与自己的关系相对疏远。所以朱允炆便采纳了黄子澄的意见,先从实力稍弱的周王朱橚下手,暂时放过了朱棣。

1398年七月,朱橚的次子朱有爋大义灭亲,告发朱橚谋反。

这可真是想瞌睡了有人送枕头,抓住这个机会,朱允炆命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袭击周王府,将朱橚全家押回南京,废为庶人。

朱橚被抓后,在狱中又供出了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的不法行为。

于是,朱允炆趁热打铁,下旨将齐、湘、代、岷四位亲王也废为庶人。

齐王朱榑被废后,软禁于南京;代王朱桂被软禁在封地大同;岷王朱楩被软禁于漳州。

湘王朱柏不堪受辱,为保名节,在被抓捕之前举家自焚。

实事求是的讲,朱橚、朱榑、朱柏这些人,确有违法之举,都不是什么善类。朱允炆处理他们,也没什么不妥。

比如据《太祖皇帝钦录》记载,朱元璋晚年就曾担忧地说道:自己的儿子,很多都不成器,资质平庸,见识短浅,对于国家防务等军事问题一概不知。平时只知道吃喝玩乐,除了好事不干,什么都干。一旦自己哪天去了,新君登基,没老爹帮忙兜着了,到时候都没好果子吃!

可以说,朱元璋生前就预见到了朱允炆可能会削藩,可能会给叔叔们苦果吃。

但是,朱元璋是万万没想到,看似柔弱的朱允炆,做事竟然如此决绝。

之前说好的先“以德怀之,以礼制之”,最后迫不得已了才“举兵伐之。”

结果朱允炆登基后,上来就是一套王八拳,打死一个算一个。什么以德服人,朱允炆早就把这一切抛到九霄之外。

到了1399年六月,事态已经很明朗了,下一个倒霉的藩王肯定是朱棣。

朱棣心里也很清楚,自己铁定是一死,唯有造反才有一线生机。

不过,朱棣当时也没有造反。

一方面,他手上没兵。此时北平的兵权掌握在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的手上。而这些人都是朱允炆派来的。

另一方面,他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此时还在南京做人质。如果自己现在造法,儿子们的小命难保。

可以说,朱高炽三兄弟的性命,此时正是朱允炆拿捏朱棣的重要筹码。

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和黄子澄却送出了一记重要助攻。

当时,齐泰对朱允炆说:事已至此,已无掩饰的必要了,不如逮捕朱高炽三兄弟,正式向朱棣摊牌。

结果黄子澄知道后,又出了昏招,竟然对朱允炆说:万万不可,抓了朱高炽三兄弟,朱棣就知道我们要对付他了。不如放朱高炽三兄弟回去吧,可以麻痹朱棣。

齐泰听了黄子澄的迂腐之言,当场差点没气的吐血,反对!你是读圣贤书读傻了吗?这是放虎归山。

结果,朱允炆再次站在了老师一边,放走了朱高炽兄弟三人。

六月底,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回到北平。

见到儿子们后,朱棣再无牵挂,遂即便与姚广孝等人谋划造反事宜。

七月初四晚上,朱棣令张玉、朱能率八百勇士埋伏于燕王府中,寻机干掉了张昺、谢贵。

当日夜里,朱棣趁机攻下北平九门,控制北平城内的驻军。

之后几天,朱棣又派兵攻击北平附近的通州、蓟州、遵化、密云、居庸关、怀来、永平府(河北卢龙县)等地,收编了数万兵马。

手里有了造反资本,朱棣也有了底气,正式对朱允炆宣战!

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由此爆发。

不久后,朱棣造反的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祭告太庙,削朱棣宗室属籍,废为庶人。并任命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讨伐朱棣。

大军出征之前,朱允炆召见耿炳文,说了一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勿使朕负杀叔之名”。

耿炳文出发后,对这句话百思不得其解。

皇帝啥意思?

你朱允炆前面搞倒了那么多叔叔,还逼死了一个,眼泪都没落一滴。现在要紧关头,真的来了个谋反的,你倒开始假惺惺了?

思来想去,耿炳文决定保守应对——既然皇帝不想背负杀叔之名,那就让朱棣活着。免得朱棣死了,我耿炳文还得背上打死藩王的罪名。

到了两军对峙之时,兵力占优的南军没有出动出击,耿炳文将兵力分散驻守于河间、鄚州(河北任丘北约30里)、雄县,摆出一个三角防线。

耿炳文的想法很简单,以静制动!

燕军现在缺兵少粮,肯定耗不过南军。到时候陷入穷途末路。不管他朱棣是自杀,还是投降后押到南京交给朱允炆处理,都与我老耿无关。

然而,就在耿炳文布设防线不久后,朱棣就看穿了南军的弱点。

八月十五日,朱棣趁南军过中秋节,防备不足,率军偷袭雄县。

偷袭成功后,燕军又半道设伏,伏击了从鄚州赶来的援兵,并趁胜追击,攻克鄚州。

得知雄县、鄚州失陷,耿炳文将剩余兵马合兵一处,决定与朱棣决战。

但此举正中朱棣下怀。

燕军粮草短缺,耗不过南军。现在耿炳文主动决战,正是朱棣希望看到的。

八月二十五日,燕军与南军在真定展开厮杀。

开战之后,朱棣避实就虚,没有正面进攻南军,而是亲自率军袭击南军的侧翼,耿炳文对此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溃逃。

见南军溃散,朱棣的部将朱能率三十余骑兵冲杀,所向披靡,差点攻取真定。

这场真定之战,南军士兵被杀、被俘数万人,耿炳文被燕军打出了心理阴影,不敢再战,只得率残部困守在真定城内。

当然,耿炳文一向善于防守。朱棣此时也拿不下真定。

所以燕军围攻了真定一段时间后,很快又退回了北平。

事后,耿炳文大败的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决定换将。

换谁呢?

黄子澄这时候又跳出来出馊主意:让李景隆担任统帅。

一旁的齐泰听到黄子澄推荐李景隆,急忙反对。你推举谁不好,推举李景隆?

但是朱允炆这一次依旧不听,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

八月三十日,李景隆被拜为大将军,率军五十万出征。

得知耿炳文被撤职,朝廷又派来了李景隆,朱棣简直惊呆了。

他一度怀疑朱允炆是不是失心疯,竟然让这么一个二世祖领兵出征。看来自己这把稳了!

不过,考虑到李景隆带来了五十万生力军,实力不容小觑,朱棣还是决定积极应对。

十月初六,朱棣留朱高炽镇守北平,自己率军前往大宁,夺取了宁王朱权的兵马,其中也包括了最精锐的蒙古朵颜三卫。

听说朱棣去了大宁,李景隆趁机北上,攻打北平。

面对五十万南军,朱高炽临危不乱,一面组织城内的男女老少登城抵抗,一面派精兵夜袭南军大营。

李景隆本以为自己是来摘桃子的,心理准备不足。见北平城内的燕军居然还敢出战,立马慌了神,下令大军后退十里扎营。

主帅如此无能,部下们只能自己想办法破城了。

不久后,南军大将瞿能找到了北平城防的软肋,率军猛攻张掖门。

但就在张掖门几乎要被攻下时,李景隆却因为不想功劳被瞿能抢走,突然下令停止攻击。

有李景隆这样的上司,就是神仙来了也没办法打胜仗。

到了十一月初五,朱棣带着朱权的部队赶到了距离北平二十里处的郑村坝。

得知朱棣回来了,李景隆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攻打北平,自己亲率主力赶往郑村坝,迎战朱棣。

这场郑村坝之战,按照史料记载,完全就是单方面屠杀。

朱棣派出朵颜三卫以中央突破战术直冲南军大营,这些蒙古骑兵果然名不虚传,以万军不当之势,打得南军四散奔逃。

当夜,李景隆见战事不利,瞬间变身“运输大队长”,他让郑村坝的所有南军舍弃辎重,轻装退往德州。

就这样,朱棣白捡了几十万人的辎重。

李大队长送上的大礼还不止于此。

由于他只顾自己逃跑,没有通知围攻北平的南军撤退。因而当朱棣率军抵达北平城下后,仍在围攻北平的南军瞬间被歼灭。

这一系列的战斗,南军损失总计约十万人,物资更是数不胜数。

几天后,李景隆战败的消息很快传到黄子澄的耳中。

他十分惊慌,李景隆是他推荐的,如果李景隆倒霉,他也会被拖下水。

为求自保,黄子澄做了个很无耻的决定——隐瞒真相,让李景隆继续指挥。

李景隆那边,一场惨败过后,六神无主,陷入了迷茫。

趁着李景隆陷入自我怀疑,朱棣派兵攻打镇守辽东的吴高。

吴高是明朝开国功臣吴良的长子,擅长搞偷袭。

对于吴高的才能,朱棣曾这样评价:吴高虽怯,而行事差密。

也就是说,吴高打仗时,虽然很苟,但做事缜密,沉得住气,轻易不冒险。

这种风格的将领,未必有多厉害。但对于朱棣来说,是个******烦。

因为吴高行事差密,所以朱棣很难歼灭他。

而吴高又擅长偷袭,只要朱棣远征,吴高就会偷袭他的老家,这导致朱棣一度不敢出远门。

我们知道,朱棣和朱允炆的实力是完全不对等的。朱棣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必然会被朱允炆耗死。

所以,朱棣要想安心南下,就得先解决吴高。

不过,朱棣的这次征讨,没占到便宜。

见战场上搞不定对手,朱棣决定玩阴的。

十二月,京城开始盛传吴高有可能投降燕军。

朱允炆知道后,在不派人调查的情况下,直接将吴高贬到了广西。

吴高被朱允炆撤职后,辽东明军改由杨文指挥。

而杨文这个人,有勇无谋,朱棣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1400年二月,见李景隆还窝在德州不动,朱棣率军进攻山西北部。

见大同有失陷的危难,李景隆坐不住了,带领军队由紫荆关进入山西。

不过,朱棣的这次行动只是佯攻,意在消耗南军的士气。

所以在得知李景隆来了后,朱棣立马又带着部队撤回了北平。

朱棣走了,李景隆只好命令部队撤回德州。

但当时正逢寒冬,加之从紫荆关进入山西,沿途几乎都是山地沟壑,行军极为缓慢。而李景隆的军队,大多又都是南方士兵。

因而在撤退期间,很多士兵被冻死冻伤。

到了四月,天气转暖,李景隆决定报仇,他在真定誓师北伐,决心再与朱棣决战。

这一次,朱允炆派来了老将郭英和俞通渊协助李景隆。还让明朝开国功臣吴复的儿子吴杰担任李景隆的副将。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南军中有两个老将坐镇,李景隆应该不会再败了吧?

然而,事实是败得比上一次更惨。而且是败得莫名其妙。

四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六十万南军与十万燕军在河北新城县展开会战。

大战第一天,南军将领平安、瞿能表现出色,大败燕军,迫使朱棣不得不亲自率军殿后,掩护大部队撤退。

第二天的战斗,燕军起初又是大败。

朱棣被打急眼了,仗着有朱允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旨意,自恃南军不敢伤害他,亲自上阵与南军搏杀。

在战斗中,南军既不敢伤害朱棣,又难以活捉,只得攻击他的坐骑,以致朱棣在战斗中换了三匹战马,宝剑亦在战斗中折断。

不过,尽管朱棣已经尽全力了,但局面依旧对燕军不利。

眼见战局大好,李景隆发布了命令:全军总攻!

一时间,燕军陷入绝境,有兵败如山倒的危险。

可是,南军即将取得大捷之时,北方突然刮起一股妖风,刮断了李景隆的帅旗。

南军见帅旗折断,顿时大乱。朱棣抓住机会,绕到南军的后方放火,李景隆既无法组织军队灭火,又无法控制混乱局面。

于是,六十万大军也就这么瞬间崩溃了。

趁着南军崩溃,朱棣指挥燕军一通砍杀,大获全胜。

这场白沟河之战,南军再次损失十万人马和数十万大军的辎重。大将瞿能在战斗中被燕军阵斩,老将俞通渊也死在了战场上。

当年洪武朝的四大案都没弄死的俞通渊,结果在小河沟子里翻船了。

白沟河之战后,郭英率部向西撤退,李景隆率部向南撤退,逃往德州。

朱棣不理会郭英,死咬着李景隆不放。

随后,燕军进攻德州,李景隆再败,又逃往济南。

五月十五,朱棣集中兵力进攻济南,李景隆军在城下列阵,又被击败。

至此,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全军覆灭,洪武年间所积攒的军事物资也几乎赔了个干净。

前线再次大败的消息传到南京后,黄子澄为了甩锅,上书请求立斩李景隆。

朱允炆这次破天荒的没有再采纳黄子澄的建议,放过了李景隆。

可是,朱允炆包庇李景隆,却导致了更严重的恶果!

那就是大家认为李景隆输得那么惨,皇帝都不处罚,随后就再也没人愿意为朱允炆卖命了。

反正打了败仗也不会死,何必要玩命呢?

五月十七,朱棣发起对济南的攻城战。

当时守卫济南的官员叫铁铉。

面对燕军的围攻,铁铉想出诈降计,企图骗朱棣进城,然后寻机干掉。

但朱棣运气好,他骑马走到济南城门口时,城门预设的铁板落下,但略快了些,只打中了朱棣的马头,没伤到朱棣分毫。

差点被铁铉阴死,朱棣大怒,让人调来大炮轰城。

铁铉脑子转的很快,见燕军要展开炮击,立即在让人在一些木板上写下“高皇帝神牌”字样,并高挂于城头之上。

朱棣见状,连忙下令不许炮击。

作为一代雄主,能让朱棣服气的人并不多。但对于自己的老爹朱元璋,朱棣是真心敬畏。

尽管铁铉让人挂在城楼上的朱元璋神牌,只是冒牌货。可即便是假的,朱棣也不敢冒犯。

趁着铁铉与朱棣在济南斗法之际,在白沟河之战中侥幸逃脱的平安在河北收拢溃兵,由保定南下,袭击朱棣的粮道。

粮道被截,这仗也没法打了,朱棣只好下令撤退。

铁铉见状,与南军的另一员猛将盛庸主动出击,大败燕军,收复德州。

得知济南方面打退朱棣,朱允炆大喜,升铁铉为兵部尚书;封盛庸为历城侯,平燕将军。并派兵支援济南。

为了防备朱棣再次南下,朱允炆让盛庸、铁铉、平安率军在定州、德州、沧州一线布置三角防线。

十月,朱棣闻报中央军北上,先发制人,趁南军立足未稳,袭取沧州,击穿了南军防线。

随后,朱棣顺势南下,绕开防守坚固的济南,袭扰济宁。

盛庸、铁铉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为了阻断朱棣的退路,带兵进驻东昌。

得知铁铉主动要与自己野战,朱棣大喜过望。

此时的朱棣,多少还是有一点自负心理。他觉得如果打野战,自己必然稳操胜券。

不过,朱棣这一次又栽在了铁铉手上。

大战当天,盛庸、铁铉指挥部队背城列阵,并将大量火炮和***箭隐藏于大军背后。

朱棣在没有摸清楚敌情的情况下,贸然指挥部队发动冲锋,结果当燕军逼近南军防线时,南军隐藏的大炮、***箭突然发起猛烈射击,打得燕军损失惨重。

初战受挫,朱棣大怒,亲率骑兵冲向铁铉。

盛庸、铁铉对此早有防备,命令前锋部队故意让开一条通道,引诱朱棣进入伏击圈。

等到朱棣反应过来了,他已经被包围了。

见朱棣有生命危险,年过半百的燕军老将张玉引兵来救。最终朱棣死里逃生,张玉力战而死。

东昌一战后,燕军和南军陷入谁进攻,谁吃亏的僵持局面。

南军家底厚,耗得起,选择固守。

燕军家底薄,耗不起,在对峙了一段时间后,被迫再次南下。

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北平,直驱保定,抵达滹沱河。

此时,盛庸正驻军于德州。

听到朱棣南下,盛庸马上北上,并在夹河构筑防线。

三月二十三日,双方在经过一系列的试探后,旋即展开大战。

燕军在朱棣指挥下,主动冲击,但南军防线稳固,燕军占不到便宜。

可是,就在战斗打了三四个时辰,双方都准备收兵时,东北方向突然刮起一股妖风,尘埃蔽天。

而此时的南军,处于西南方向,顶着风沙,根本没法作战。

趁此良机,朱棣指挥燕军乘风大呼,纵左右翼横击之,将南军击败。

这一战,史称夹河之战,南军损失数万人。

夹河之战后,盛庸带领残兵退回德州。

驻守在真定的平安、吴杰听到盛庸兵败的消息,主动出击,迎战朱棣。

闰三月初九,燕军与南军在滹沱河遭遇。

这场滹沱河之战,完全就是夹河之战的翻版。

就在两军交战正酣的时候,狂风呼啸而至,吹的平安、吴杰大军睁不开眼睛,而燕军不受影响。

凭借老天爷的帮忙,朱棣再次大败南军,斩杀六万余人。

夹河之战和滹沱河之战,再加上之前的白沟河之战,完全让人无法理解。

北方多风沙,常有妖风也正常。但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或是僵持局面的时候刮呢?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

这种诡异现象如果与运气无关,那就只能说明南军根本没有认真打,都在忽悠朱允炆。

朱允炆的一句别让朕背上杀叔之名,导致大家畏首畏尾。

朱允炆不杀李景隆,导致大家都觉得打了败仗也无所谓。

当时经常会出现可笑的一幕——朱棣的帅旗被南军射得像刺猬一样,朱棣的坐骑被南军射死了一匹又一匹。但是,经常冲锋陷阵的朱棣则屁事没有。

1401年四月,朱棣在河北连战连捷的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极为的震惊。

而就在此时,朱棣却派人来南京求和。

朱允炆拿不定主意,找来方孝孺商议。

方孝孺认为朱棣肯定不是真心议和,他派人来,只是为了拖延时间。

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借此机会遣使回报,拖延时间,并懈怠其军心。同时令辽东驻军适时出击,配合河南的中央军主力夹攻北平。

应该说,方孝孺的建议是明智的。

趁着朱棣南下之际,派兵抄了他的老家,让他无家可归。

可是,方孝孺低估了朱棣的能力,高估了辽东明军的战斗力。

前面说了,吴高被朱允炆贬到广西后,辽军明军负责人杨文是个有勇无谋的人。

这种没脑子的人,能再朱棣手下走几个回合?

后来,趁着朱棣南下与南军主力会战之际,杨文率军偷袭北平。

结果大军行军至昌黎时,遭到燕军埋伏。

好在杨文虽然没脑子,但足够勇猛。在一番激战后,冲出一条活路,还从伏击圈中带出了一些残兵,没有全军覆灭。

一计不成,方孝孺又想出反间计。

他利用朱高炽和朱高煦的矛盾,先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给守北平的朱高炽,劝其归顺朝廷,许以燕王之位。

然后,又派人在燕军中散布谣言,说朱高炽密通朝廷。

方孝孺想的很好,朱棣见老家不保,肯定会回去问罪。这样一来,燕军不就撤退了吗?

可是,方孝孺这次又低估了对手的智商。

朱高炽得到信后,根本没有拆开,他直接将朝廷使者连人带信一起送到了朱棣的面前。

而朱棣也不是朱允炆,人家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大家都不信,方孝孺的反间计也因此失败。

这里你可能会很好奇,为什么之前朱允炆都是找齐泰和黄子澄商量事情。现在却变成了方孝孺?

这是因为南军屡次失利,朝野舆论哗然,朱允炆需要找人背锅。于是齐泰和方孝孺就被贬黜出了朝廷。

这时候,原先三个人的智囊团,只剩方孝孺了,朱允炆有什么事,也只能找他了。

1401年十二月,朱棣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规划。

这一次,在吸取了之前的经验教训后,朱棣放弃步步为营的战略,改为直接率兵南下,直扑南京!

朱棣的主张,得到了姚广孝的支持。

既然盛庸、平安、吴杰这些人难缠,就不要与他们纠缠,直趋南京,赌一把。

1402年正月,朱棣率军南下,一路上长驱直入,于正月三十,兵临徐州城下。

朱允炆见朱棣一口气就打到了徐州,慌了神,急令河北、山东的南军南下勤王。

其实,此时河北、山东的南军应该趁着朱棣南下的机会,攻打北平,抄他的老巢。而不是追着朱棣的屁股后头跑。

因为南军底子厚,耗得起。朱棣孤军深入,他根本输得起。

但是既然皇帝下旨了,大家也没辙,只能遵命。

一时间,原来驻守在北方的数十万军队,全部加入到了追击朱棣的行列中。

在调北方南军南下的同时,朱允炆还任命驸马都尉梅殷(朱允炆的姑父)为总兵官,坐镇淮安。

后来朱允炆觉得还是不保险,又任命徐达的儿子徐辉祖率兵援山东。

面对从四面八方合围过来的南军,朱棣表现的游刃有余。

三月初一,在攻打徐州失利后,朱棣率军进逼安徽宿州,摆出一副要攻打梅殷的架势。

但是,朱棣攻打梅殷是假动作,他的真实意图是伏击从北方南下的南军。

三月二十四日,平安率军从真定一路南下,追了一千多里,终于在淝河追上了朱棣。

朱棣则在此早已等候多时。

然后,平安就荣幸地成了朱棣的第一个伏击对象。

这一战,平安所部损失惨重,被迫向西退却。

不久后,平安与南下的盛庸,北上的何福汇合,于齐眉山(安徽灵璧西南)再战朱棣,双方互有胜负,直到徐辉祖率军赶到,朱棣才败走。

此时,朱棣的兵力大约六七万,南军兵力则是朱棣的三四倍。

见兵力上不占优势,朱棣使出袭扰战术,白天派骑兵来回飞掠,晚上派精兵劫营骚扰。

面对朱棣的袭扰,渐渐地,南军兵力多的劣势开始显现。

人多,吃的自然也多。一旦后勤补给被切断,那就麻烦大了。

当然,朱棣是无后方作战,燕军的后勤压力也很大。

四月下旬,燕军士兵怨声载道,要求北返,朱棣不同意,说想回去的站左边,不欲者右。

结果大部分人都站在左侧,把朱棣气了个半死。

关键时刻,大将朱能站了出来,力挺朱棣,表示“汉高祖十战九不胜,卒有天下”,这才稳定了军心。

可是,这种画大饼的套路只能用一次。如果接下来无法取得突破性战果,怕是天王老子力挺朱棣也没用。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朱允炆居然听信燕军已兵败,京师不可无良将的谣言,将徐辉祖从前线调回了南京。

徐辉祖被调走后,南军的防线自然要重新部署。何福选择放弃自己的阵地,与平安一起驻扎于灵璧。

趁此机会,朱棣率军截断了灵璧与外界的粮道。

没有粮草,再精锐的军队也会兵变。

为了打破僵局,平安亲率六万大军押送粮草。

可是,朱棣早已经命朱高煦在其必经之处设下埋伏。

经过一番激战,平安所部被重创,何福率部增援,也被打退。朱棣抢了粮草,解决了自己缺粮的问题,也让南军陷入缺粮的窘境。

两天后,平安、何福再也无法坚持,准备由汴水撤军至淮河,解决大军的粮食危机,并约定以“三声炮响”为号,一同撤退。

但是,谁知道燕军当天的总攻信号也是三声号炮。

当天晚上,燕军首先发起“三声炮响”的进攻信号。

南军惯性使然,以为是自己人发的撤退信号,便纷纷拆营撤退,不做防备。

结果,当燕军杀到眼前时,毫无准备的平安、何福两路大军一溃而败。

这场灵璧之战,近二十万南军精锐全军覆灭。何福单骑逃走,而平安等37员大将则尽皆被俘。

至此,虽然靖难之役仍在继续,但大举已定。朱允炆手上已无筹码,他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搜索更多有关“朱允炆到底去哪了和朱棣谁更大 朱允炆坐拥天下手握精兵百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