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可以促进猫咪之间的感情 向猫咪学社交感情需要陪伴
关注,做自己喜欢的事
作者:琳琳柒十二
我在《》中说过:
天性傲娇的喵星人,骨子里都很爱铲屎官,它们不善于表达,只是默默地展露自己的爱。你是它们的铲屎官,更是它们的唯一。所以如果有一天你感觉无所依靠,而爱的人还没有来,不如养只猫吧。
每个人都需要陪伴,陪伴很温暖,它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孤单。
而猫与我们相处,分寸却总是拿捏得很好,它从不如胶似漆,而是恰如其分。
既不越界,也不生厌。
其实,人与人相处,无论亲疏,都要保持自己的分寸与界限,这是最基本的素养。
我在猫身上,学到了与人相处的秘诀。
01 与朋友,天各一方,却又朝思暮想
我的老师,作家田青青在她的书里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她的朋友小慧是个大忙人。
平时约她出门,十次会有九次不来,因为在她看来,这样的聚会太浪费时间了。渐渐地,她们之间来往也就少了。
然而,当老师生完孩子的那一年,小慧频繁地去老师家,帮她做家务,陪她聊天。
老师劝说她不用经常来的。
而小慧却说:“生孩子第一年最累,怕你压力太大,抑郁了。”
冯梦龙曾说:“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好的友情,便是这样吧,虽天各一方,却又替她着想。
但我们总是把朋友的状态搞混了,觉得朋友就应该是亲密无间。
每天打电话,见面,无话不谈,无事不分。
可事实上,往往物极必反。
纪伯伦说过:“应站在一起,但不要靠的太近,因为廊柱分立才能撑起庙宇,橡树和松柏也不能在彼此的阴影中生长。”
关系再亲密,也要学会互不打扰。
就像猫一样,并不会打扰你,但当你需要陪伴时,它便会卧到你的腿上,喵喵叫着哄你开心。
“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的状态,才是友谊永存的最好方式。
02 与父母,要咫尺,也要天涯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经历:
外出上学长时间不在家,每次回家,父母的热情都让你害怕。
- 第一天:“累了吧,快歇一歇。想吃什么,给你去做。不用帮忙,有我们呢。”
- 第二天:“多睡会,还早呢。”
- 第三天:“时间差不多了,该醒了啊。”
- 第四天:“怎么还睡觉?活干完了吗?你是头猪啊。”
- 第五天:“也不知道你回来干嘛?你们怎么还不开学,赶紧滚蛋。”
我们和父母的甜蜜期,往往不过三天。
这世界没有谁可以照顾谁一辈子,每个人都要自我独立,这是生存的法则,也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规则。
与亲人的感情,应该就像猫与我们的相处一样,记挂彼此,却不必日日都见。
偶尔的一次撒娇,一顿午餐,一场陪伴,诉说着一切安好,就足够了。
03 与爱人,要拥抱,也要放手
养猫的都知道,你越抱紧它,它越想逃离你的怀抱;而你忽视它时,它又会一去不返。你必须要和它有一个适当的距离,不近,不远,才能等到它的靠近。
我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一份美好的感情,却走着走着就散了。明明为了爱情奋不顾身,却最后落得一拍两散。
这其实就和养猫一样,太近,挤掉了对方的空间,太远,却将对方给遗忘。
刘若英在爱情的路上辗转反侧,终于在41岁遇到所爱之人。
婚后,她并没有退出演艺圈相夫教子,而是照常工作,唱歌。
她曾说过他们夫妻俩各自有各自的喜好,会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然后再一起回家。
她在《我敢在你怀里孤独》的自序中写到:“因为保有你,我感觉幸福,同时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
在爱情中,能拥有自我,保持尊严,不为对方改变,也不逼对方改变,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如若边界重合,不分彼此。看似关系密切,却又暗藏隐患。
其实,爱情不仅要学会拥抱,也要懂得放手。
让双方都享有自由,才是爱情走下去的秘诀。
04
叔本华提出的“豪猪理论”曾讲过:
只有在合适的范围,在合理的界限内。人们才不会被扎到,也不会失去温暖。
人与人的感情和人与猫的相处是一样的,看似微妙却又现实。
相互之间即要保持合适的距离,也要明晰彼此的边界。不强拉硬拽,也不生推硬踹。
只有这样,才能拥有舒服的关系,和朋友有礼而知心,和父母长情而舒心,和爱人尊重而倾心。
就像你和猫一起的生活,各自晚安,一同早安,各司其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