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猫耳朵制作方法视频:山西非遗,猫耳朵一卷猫耳
关注溜达山西,玩转三晋大地! 山西本地的那点事都在这!没事你就搜一搜(溜达山西 )记得订阅哦!啥地方我就不说了!
猫耳朵
是一种在山西、陕西、等地
流行的汉族传统面食。
在中国华北地区,
猫耳朵像其他面食一样作为主食,
其形似猫耳,乖巧可爱,
颗颗饱满润滑,
除了具有传统面食的口感和香味外,
其自身还具有独特的吃法和别样的风味。
猫耳朵的传说
据传,清乾隆皇帝,一次微服出行。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
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
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
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
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
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就成了一道名点 。
一个让人误解的名字
因为“猫耳朵”这个独特的名字,还曾闹过不少的笑话。有外地人听说山西人要吃“猫耳朵”吓坏了,还以为山西人多残忍竟然要吃猫的耳朵。后来才知道,此“猫耳朵”非彼“猫耳朵”,而是一种长得像“猫耳朵”的一种面食,这才消除了误会。
一碗百吃不厌的美食
猫耳朵是晋中、晋北等地区流行的一种风味美食,也叫“碾疙团儿”或者“圪搓面”。把面先和得软软的,搓成大的条子,再切成蚕豆大的小块,然后用拇指食指捏着一捻,便被卷成像猫耳朵一样。在开水里煮熟它,捞起来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着汤汁,味道饱和,吃起来十分鲜美。猫耳朵原是民间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别有风味,逐渐进入了“大雅之堂”,成了筵席上的一道佳食美味。
一种历史悠久的味道
据《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圪搓面”本是为祭雁而制,元代骑马射猎者却奉为获猎之吉食,称为“马乞”,进入了御宴当中。山西太原亦将圪搓面称为“麻食”,盖“马乞”谐音世传之故。可见,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流行发展了。明清时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并传播到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相传乾隆下江南时曾食之夸赞,因其形似猫耳,呼为“猫耳朵”(《名食掌故》)。解放后老舍先生在北京晋阳饭庄品尝此面,写诗赞曰:“驼峰熊掌岂堪夸,猫耳拨鱼实且华。”
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
猫耳朵吃着好吃,制作起来非常耗时。在闲暇的日子里,约着亲朋好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一边拉家常,一边碾疙团儿,无论是温馨的一家人,还是嬉笑的好友邻居,总归是多了一种淳朴的人情味儿。作为吃食,猫耳朵无非就是满足味蕾的一道菜品;作为习俗,它彰显的是家乡的温馨,无论经过多少年岁,唯有这一碗山西猫耳朵,熬出了思念,熬出了香浓,熬成了岁月的历久弥香。
完
[声明:本文自网络搜集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想见的人就见
想去的地方就去
关注溜达山西
领略三晋风光推荐
- 1小猫体内有寄生虫是怎么来的?女孩养猫得了裂头蚴家长迁怒于家中小猫287
- 2小猫为什么不喜欢人抱着还不走开?小猫不喜欢人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吗242
- 3为啥龙虾尾比冷冻小龙虾便宜:为啥虾尾比小龙虾还便宜169
- 4狗的哪些行为可以表现出它很忠诚?最,忠心的7种狗狗175
- 5吃了鱼生以后 预防肝吸虫:健康科普堂,鱼生虽味美413
- 6民间狗王故事大全 故事民间故事之一对狗牙394
- 7怎么判断哈士奇是不是健康的?就能看出哪只哈士奇比较纯183
- 8从小养到大的橘猫怎么都养不熟?告诉你一个秘密,养猫最好养大橘猫254
- 9俄料大全及价格:粉丝要花两万买好俄料317
- 10南阳理工大学学生校内虐猫被处分,大连一高校男生从7楼寝室扔下宠物狗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