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突然充血什么原因?锦鲤频频充血的四大原因
锦鲤频频充血却不知道缘由?
锦鲤身体充血的症状在任何季节下都可能发生,锦鲤的体表鳞片、鳃盖、鱼鳍等部位都是充血可能出现的位置。
预防的方法其实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会引发锦鲤充血的下列诸多原因中对号入座,最后减少过分的做法,不重复做错的做法即可。
虽然说防患于未然第一重要,但犯错总是避免不了,既然犯了错,知道如何补救其实在这时更加重要。
下面就是所有引发锦鲤充血的具体原因和补救方法,希望大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一、应激反应引发充血 - 解决攻略
应激充血:
水体的温度骤变、pH值突然的变化等从而引起锦鲤的不适,或者用药多量和药物敏感,以及季节交替变化带来的水温骤变,这些都会造成锦鲤的应激,还记得之前发过的《转水堪比“鬼门关”,值得重习一百遍》吗?转水不当要是给锦鲤带来稍微的不适感,锦鲤也会出现充血的现象。
当温差超过3度,锦鲤就会产生不适感。最适合锦鲤生存的pH值范围是7.3—7.5左右,每小时pH值动荡范围最好不超过0.2。不管对锦鲤下了什么药物,一旦过量或者用错药都会导致锦鲤体表充血的结果。
如何处理:
除了药物引发的锦鲤充血,一般应激反应引发的锦鲤充血补救方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让充血的锦鲤静养,有条件最好隔离开来单独饲养,保持好水质,视情况加入千分之三浓度的盐。
如果是药物引起的锦鲤充血,曝氧静养,停止用药或减少用量,适量加些水产维C解毒,建议1吨水用1克维C,具体还需根据说明书实施。
二、寄生虫病引发充血 - 解决攻略
虫病充血:
春季水里的寄生虫会随着鱼一起苏醒并慢慢转入活跃,盛夏会更为活跃。患上寄生虫病的鱼会不停地磨蹭池壁或缸壁,并且充血的体表一般无粘液。
如何处理:
如果是由寄生虫病引起的充血,将患病鱼隔离,保持隔离水槽的水质。对原池缸换水,全池做一次常规杀虫,找出折磨锦鲤的寄生虫种类,采取对应的药物治疗病鱼。
导致鱼类疾病的寄生虫种类很多,之前也分门别类讲过关于很多常见寄生虫的治疗方法的文章,大家可以通过“”文章搜索功能“自行快速查阅或者听从《锦鲤手册》中专业人士的建议,这里就不多做赘述。
三、细菌引发充血 - 解决攻略
细菌充血:
过滤要是不强大,水体就平衡不了,有机物质等一积累过多,有害细菌就会肆意滋生。
另外锦鲤的外伤也是细菌最爱的温床,不及时处理好伤口,本就恶化了的水质中有害细菌就会趁机繁殖祸害锦鲤,导致充血病了。
现在还是初夏,温度还没到达高峰,但比春季的温度高一些,正是细菌和鱼活跃的好时候。
比如夏季常见的充血类疾病中,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斑点气单胞菌等多种致病细菌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性出血病、荧光假单胞菌诱发的赤皮病、肠型点状气单胞菌引发的细菌性肠炎等等。
如何处理:
这些疾病就比较复杂,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这里只讲应对充血症状的治疗方法。
水质恶化才导致了有害细菌的大肆繁殖,那么对水体的修复治疗必须纳入治疗方案里。生石灰是改底杀菌的不错选择,详情可参考《夏季鱼池必备—生石灰》。
而呋喃西林、红霉素膏、碘伏、高锰酸钾等药物是可用来治愈锦鲤的创伤。这里推荐参考往期文章《高锰酸钾的真实面目》。
四、病毒引发充血 - 解决攻略
病毒充血:
病毒类疾病一般在25℃——28℃为流行高峰,易传染,难治愈。
孢疹病毒和内寄是引发锦鲤充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这样的病鱼一般体内先出血,慢慢的渗出出现体表充血。
孢疹病毒进一步会出现:体表发黑无光泽,口腔、肌肉、各种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鳃盖、头部、腹壁也有充血现象;鳃丝呈鲜红的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的病鱼,因其他器官组织大量充血,使鳃失血而呈苍白,表现出“白鳃”。内寄详情可查阅往期文章《外寄伤身,内寄伤神》。
如何处理:
这就警醒大家进新鱼进行严格检疫的不可或缺。下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应对措施:
1、充分照射阳光,水温降至25℃以下,连续十天;
2、用盐水洗浴,之前建议的盐浓度为千分之三—千分之六,但针对病毒情况可以增加些浓度,持续一周;
3、用大黄和枫香树叶0.25—0.5千克研成粉末制成药饵,经煎煮后混合饵料,连续投喂五天;
4、用杀菌剂对饲养池持续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