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丛的工艺流程 凤凰单丛工艺详解,做青是提高
▏首发于公号:常青树茶业
▏作者:GaGa
做青又称“摇青”,紧随晾青进行,是凤凰单丛初制过程中最复杂、最细致的工序,是形成凤凰单丛色、香、味的关键。
它包含两个动作,一是摇青或碰青,即通过摩擦、碰撞促进茶青发酵;二是静置,即让茶青在摇青之后稍作休息。所谓做青,就是这两个动作交替进行数次。
(一)做青的作用
做青的本质是:鲜叶细胞在物理作用下产生了摩擦损伤,从而发生以多酚类化合物酶性氧化为主导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以致各种内含物质进行转化与累积。
完成适度的做青之后,茶叶会形成花香馥郁、滋味醇厚的内质和“二分红八分绿”(红边绿腹)、倒汤匙状的外形。
具体来看——
摇青和碰青,使叶片晃动与摩擦,叶缘受到损伤,由此促进叶内水分的流转,带动内含物质由梗到叶的运输。
静置前期,叶内水分的流转缓慢进行,梗脉水分不断向叶肉细胞渗透补充,此时叶片渐渐挺硬紧张,恢复光泽,青气明显。这种状态俗称“还阳”。
静置后期,叶内水分的流转趋于停止,蒸发大于补充,此时叶片渐渐萎凋,光泽消失,青气退去,花香显现。这种状态俗称“退青”。
退青与还阳的交替,即俗称的“走水”。在这过程中,叶内化学变化的产物不断累积。
等到做青后期,由于茶青厚堆,叶层的湿度加大,叶片水分的蒸发受限,叶内的水分代谢会重新进行调整补充,于是叶片逐步挺硬,叶背慢慢卷起,红边渐渐显现,茶香清高并夹带蜜味。
有相关研究说明,做青完成之后,凤凰单丛茶叶的原生质体中,除细胞壁仍然完整外,任何膜系统都遭到了破坏。液胸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已经与多酚氧化酶结合,被染色成为一块块黑色沉滞物。叶肉细胞被破坏,脂类物聚合成球状颗粒,所以青草味消失了。类胡萝卜素与脂类物的出现,引起茶香的突变。
(二)做青的原则
做青之前,要立足茶叶的状态,结合当天的温度、湿度和先前晒青、晾青的情况,确定做青的力度、幅度、时长、次数等细节。做青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茶叶回青、发酵、吐香、红边等状况,以判断如何调整细节。这需要有相当丰富经验的制茶人依靠“看”和“闻”来综合观察和下结论。
总的来说,遵循三项原则——
1.结合当日气候条件,看青做青。
2.重晒轻摇,轻晒重摇。
3.力度先轻后重,次数先少后多,摊放先薄后厚,静置先短后长。
(三)做青的两个阶段
凤凰单丛的做青,一般需进行六次,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1.回青阶段,从第一次至第三次。
摇青、碰青时,要均匀、轻碰、松放、薄摊,控制好环境的相对湿度和温度。静置时,时间控制在1.5至2小时,叶温控制在25℃至30℃。
2.发酵阶段,从第四次至第六次。
摇青、碰青时,周边环境的温度相应提高,力度、幅度、时长、次数也相应提高,再厚放、实堆,达到发酵吐香。静置时,时间控制在2至2.5小时,叶温控制在30℃至35℃。至第六次静置后,发酵程度一般可达到20%至30%。
凤凰单丛千娇百媚、独具一格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做青这一步,难怪人们会说“做青是提高”。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收获,不妨分享给朋友们,大家一起来交流讨论!
关注【常青树茶业】了解更多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