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鲁迅不喜欢猫的两个原因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讨厌猫猫不明白

人气:161 ℃/2024-11-29 07:09:16

秋蘅

鲁迅先生在中国素有“民族魂”之称,他是中国最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作家之一。他的夙愿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甘愿为劳苦大众做“牛”的鲁迅却极其讨厌猫,估计猫都懵了,怎么个意思?鲁迅先生您不知道我“喵星人”在当今有多受欢迎吗?

为何仇猫怜鼠?

鲁迅先生在他的《狗.鼠.猫》一文中回忆过童年琐事,鲁迅说,他之所以“仇猫”,从感情上讲,是因为猫吃掉了他小时候养的隐鼠,从此与猫生了嫌隙结下仇(虽然后来得知隐鼠是被阿长妈妈一脚踩死的,但“仇”既然结下,就难以解开)。

少年鲁迅

老鼠在民间无论如何都难以与“可爱”沾边,不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现实,便是与“鼠”有关的成语都未见褒义,如鼠目寸光,贼眉鼠眼……。为何鲁迅会喜欢鼠呢?

正如他一开始点出,“隐鼠”和一般的仓鼠并非同类,它只有拇指大小,且不偷东西,聪慧,对人友好。他还饶有兴趣地回味到,曾经从蛇口下救过一只“隐鼠”,养在身边,数月内竟是他最好的玩伴。

反观猫,无论是日本传说还是中国传说,抑或爱伦坡的小说里,都是件极其恐怖如鬼魅般的存在,何况,猫还是他童年“玩伴”的天敌。即使后来证实“隐鼠”并非被家猫啃食,它必定也曾有过此类动机,再加上天性就是“坏”,再怎么“仇”之也不过分吧。

仇猫的交配行为

或许《现代评论》的一些大学教授从写作“动机”上主观猜度过鲁迅,让先生欲辩而不能,谁能证实自己没有政敌所说的坏“动机”呢?索性反起而攻之,将自己的“仇猫”也说成猫的坏在于“动机”就坏,看似荒谬,却机智地解构了试图在“动机”论上做文章的聪明人,含蓄幽默却不失尖刻。

鲁迅又写到,长大后依然仇猫,主要憎恶它们繁复的“配合”程序,在自己正欲读书写作或宽衣入睡之时,那喵呜的叫声此起彼伏,恼人之极。

现在,只要住在有流浪猫出没的小区里,都或多或少体会过鲁迅的苦楚。他说,每当这时,就用竹竿将它们驱散。简单的驱猫行为,若引用弗洛伊德的泛性论,似乎又成了一件见不到人的事情:大抵是自己性欲压抑,所以嫉妒动物的交配行为。

这个理论在当时很盛行,今天听来不免牵强附会,鲁迅自嘲还不至于嫉妒猫猫狗狗。由此窥见,或许也有一些教授从“泛性论”的角度生拉硬扯,对鲁迅的文字指指点点的。

最妙的是,文中写到,从猫“配合”前的繁复程序想到有的人结婚前繁复的礼节,如送请帖,婚礼当天无聊琐碎的礼节,三天三夜酒宴,还唯恐人家说自己礼数太简,事后还要登报道歉,并且举了“海昌蒋氏”大婚为证。最后,干脆说,看到结婚请帖,无异于看到“配合”广告。

民国时期北平民宅中养的猫

“猫”一样的君子

猫的“繁复”是天性使然,人的“繁复”则是天性泯灭,用冠冕堂皇的形式来掩饰行为做事的本质,事后仍然是一副无辜、谦恭的媚态。当代社会,仍然有很多“猫”一样的君子,一不小心就会跌入这些理论、形式、口号、主义的陷阱,自感行的是“君子之道”,却已经把人性活成忸怩作态的歪曲。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活法的权利,但是,把自己的真性情用某种或多种理论层层包裹,又非要以己之“理论”之是去评判他人之非,站在道德优越的制高点去挑剔指责以印证自己的理论,回头又处处强调自己的君子风度,说自己讲宽容,自己不记仇,等等,仿佛自己还是受害者,可能就类似猫“配合”前的繁复吧!

我们只要稍稍关注一下大V博主间的论争,就会发现谁是“猫”。时而想想,站在街头对骂的两个农村妇女,用语虽粗鄙,却是民间生态,仍有引人生趣之处,博主们的含沙射影,其目的可能仅在乎增加粉丝量,最终为了“吸金”,明白人一眼看穿,却再也没人能写出来鲁迅这种泼辣有趣又一针见血的文字了。

搜索更多有关“鲁迅不喜欢猫的两个原因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讨厌猫猫不明白”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