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热病的症状和传播途径有哪些?这对我们人有什么危害吗
1878年2月,古巴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也称古巴十年战争),在长达十年的战争中,无数人流离失所,纷纷逃离家园,由于美国离古巴比较近,有大量的古巴人逃离到美国,6月底,一批难民抵达美国新奥尔良,此时还没有人想到,从古巴来到的这一批难民会给新奥尔良甚至半个美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这批人登陆美国后,接着新奥尔良就流行开了不明原因的传染病,此后传染病一路北上,最远到达没西西比河中部的圣路易斯。这次传染病疫情一共造成超过15万人感染,2万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美元。
其实,在这次大规模传染病爆发前,美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这样的传染病疫情,这让美国政府决心查找传染病的源头。
1881年1月,第5届国际卫生大会在华盛顿举行,因这种传染病在美国多次流行,造成美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于是美国政府提议希望大会重点关注这种传染病,但由于大会认为这种传染病只在美洲流行并非世界性问题,故提议未获采纳。
国际间的合作未能达成,美国只能依靠自己以及传染源所在地古巴进行合作,试图寻找到这种病毒病理以及传播方式。
随后,古巴医生卡洛斯·芬利经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埃及伊蚊是传播病毒的载体,于1881年8月14日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提出蚊子是唯一传播媒介。
1900年9月,美国军医沃尔特·里德被派往哈瓦那进行传染病的研究,他来到古巴的时候正是传染病的高峰期,他立即组建了团队,试图彻底搞清楚病毒到底是如何传播的。团队找到蚊子卵,并且培养出蚊子,让蚊子去咬传染病人,然后再让蚊子叮咬志愿者,很快,第一个志愿者就感染了病毒。
他们继续进行实验,第二个志愿者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被感染了病毒,这两个志愿者都顺利康复,但是团队中的一名医生意外感染病毒后死亡。由于样本太少,沃尔特·里德还不能完全确定蚊子就是传播病毒的载体,唯一能够证明蚊子是传播媒介的方法就是继续做实验。
随后他用更多的志愿者进行实验,最终确定蚊子就是传播病毒的载体。
在20世纪早期,医学界认为埃及伊蚊是唯一传播媒介,后来的研究表明,简氏嗜血蚊和绿翅煞蚊也能够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注:《黄热病现状分析及研究进展》)
不过,通常情况下,埃及伊蚊仍然还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埃及伊蚊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蚊子的“肩部”有一对镰刀样的白斑,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积水中,这种蚊子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等地,近些年,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也已经发现埃及伊蚊。
上图来源于百度百科,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蚊子肩部的两把“镰刀”,犹如死神的镰刀,记住这个特点就可以很轻易的分辨是否是埃及伊蚊。
但是,沃尔特·里德还想知道,除了蚊子,还有没有其他传播方式?尤其是人与人之间会不会传播?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他特意准备了一间房间,让志愿者裹着因传染病死去的病人的毯子,穿着被传染的病人的衣服,故意把病人接触过的东西放在房间里,但是,没有人因此被感染这种病毒。
至此,沃尔特·里德已经完全确定,蚊子是病毒传播的唯一途径,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病毒,随后,古巴开始全国性的灭蚊行动,因这种病毒导致的传染病大大减少。
1902年,沃尔特·里德因阑尾炎逝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人,华盛顿一所医院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沃尔特·里德全科医院”,也就是现在的“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学中心”的前身,这个医院因治疗过多位美国总统而被称为“总统的医院”。
(图片说明: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学中心)
想必有些读者读到这里或许会猜到这种病毒的名字,没错,这种病毒就是黄热病病毒。
黄热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RNA即核糖核酸,该种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得名,RNA病毒有单链和双链,通常情况下为单链病毒,复制方式有两种:逆转录和自我复制。逆转录即以RNA为模板合成DNA,自我复制即以RNA为模板的自我复制。
黄热病病毒的大小大约40-50纳米,在人体外的室温下很容易死去,但是在-70度的低温下能够生存数年之久,人类被黄热病病毒感染后,病毒会首先扩散到淋巴结,并且会在淋巴结中大量繁殖,数日内进入血液,病毒会攻击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然后病毒会在血液中消失不见,但是在重要的内脏器官中还仍然大量存在。
黄热病病毒的潜伏期通常3-6天,潜伏期内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症状,轻微症状包括发烧、头痛等等,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早期很少有人会以为自己得了黄热病。
潜伏期过后,病毒开始肆虐,然后病人会经历病毒血症期、缓解期、肝肾损伤期和恢复期四个过程(黄热病的致死率最高可达20-40%)。(备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
症状表现最严重的在中毒期,在这个阶段会出现非常可怕的症状表现,即使病人被治愈也会在未来1-2周之内出现乏力现象,且仍有死亡危险(概率较低)。
2016年3月和4月,我国共报告11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北京共报告5例,这5例病例在急性期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以看看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严重的病人出现了消化道出血,甚至有2个人进入了ICU,最后1人死亡。
在所有存活病例出院之后,半年期随访病例数据显示,淋巴细胞数量远低于正常人,1年期随访病例的淋巴细胞数量虽有恢复,但数量仍比正常人低,换句话说,黄热病患者即使康复,其免疫力要比正常人低,可见,做好黄热病的防护是多么的重要。(备注:表格来源于《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9年7月第18卷第七期《北京地区输入性黄热病急性病程及随访研究》)
去年(2022年)3月,我国又出现过一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原因就是目前人类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来治疗黄热病,大家担心黄热病扩散是可以理解的。
目前,接种疫苗是行之有效的预防黄热病的方法,如果你出国去黄热病流行或者高发地区,是必须要接种黄热病疫苗的。
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消灭蚊子。
黄热病病毒的传播是通过蚊子进行的,蚊子叮咬了黄热病患者,再去叮咬健康的人,就把病毒传播出去了,但是人与人之间是不能传播的。
还记得上文沃尔特·里德的实验吗?即使让健康的人穿着黄热病人的衣服,盖着黄热病人的毯子也不会被传染黄热病病毒。
所以,驱蚊也是一种预防黄热病的有效方法。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驱蚊就必须要提上“议事日程”了,那市场上这么多驱蚊产品,到底有哪种更好呢?
首先,无论是蚊香还是电热蚊香还是电热蚊香液,他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拟除虫菊酯,拟除虫菊酯是一类产品的总称,包括氰戊菊酯、溴氯菊酯、氯氟醚菊酯等等,目前广泛使用的是氯氟醚菊酯,因为它驱蚊效果出色,所以市场占有率最高。
其次,大家购买驱蚊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查看产品是否取得了农药登记证,《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灭蚊类产品必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否则产品不能上市,并且产品也不安全。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一款驱蚊产品就是榄菊电蚊香液。
榄菊是一个老牌子了,旗下驱蚊产品畅销全国。这款电热蚊香液的氯氟醚菊酯含量为1.2%,驱蚊效果好。氯氟醚菊酯是一种微毒产品,人体吸入之后,会很快在体内代谢完毕,只要不是长期大量的吸入,对人基本上是无害的。
这款榄菊电热蚊香液是无味的,这也避免出现某些人群对香味过敏的问题。一瓶电热蚊香液可以用50晚,使用时间够长,免去频繁更换电热蚊香液的麻烦。
使用时,大家在睡觉之前15分钟开启,即可有效驱蚊。插头是可以90度旋转,以方便适配家中的插座。
自动恒温加热,电蚊香液的挥发更加稳定均匀,保证驱蚊效果。加热器的功率只有5w,非常省电,耗电量极低。
榄菊电热蚊香液获得了农药登记证书(登记证书号:WP20160052),大家一定要记住,电热蚊香液一定要买获得农药登记证书的,没有证书的为假冒伪劣产品。
产品获得“中国环境标志认证”,产品安全可靠。
每一瓶产品都有身份码,都可以溯源,保证使用安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