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鸟类>正文

乌鸫鸟多久会飞,谈个天乌鸦喝水乌鸫空袭

人气:136 ℃/2024-03-04 21:43:44

世界很远,生活很近。

时间很长,光阴很短。

有空,来坐坐,谈个天。

聊江湖故事,看风云漫卷,

天下很大,我们一起去看看;

世事繁杂,我们简单来聊聊。

欢迎你,一起来谈个天。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发现了一瓶水,可是瓶口太小,够不着,怎么办?

于是,乌鸦往瓶里丢了一颗石子。一颗接一颗,瓶里的水一点点向上升,终于,乌鸦喝到了水。

《乌鸦喝水》的故事,你一定从小就听说过,这只聪明的乌鸦,上了人教版(2016版)语文书。

图片来源于CFP

这只聪明的乌鸦,是城里乌鸦,还是农村乌鸦?

之所以会想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小时新闻有个话题也和鸟有关——春夏之交的杭州,亲亲家园小区的居民们,被鸟儿的“夜半歌声”扰得快崩溃了——白天不叫,前半夜不叫,偏偏到了后半夜开始叫不停。专家说,这是求偶期的夜鹰(注意,是夜鹰,不是夜莺,这两种鸟虽然夜间都会叫,但属于不同科目,顶多算个远房亲戚),半夜啼叫,人家是在求偶呢。专家还说,这种鸟是林鸟,一般城市小区里比较少见。难道如今的鸟儿也爱上了城市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有趣的鸟事。

秀气的外表下,它藏着一颗腹黑的心

前段时间,小时新闻驻台州记者家的阳台上,来了一对乌鸫夫妻,筑巢垒窝还下了蛋。从6只鸟蛋到5只小鸟破壳而出,再到最后两只小鸟展翅离巢,有爱心的栋栋同学,架起摄像头全程直播。

乌鸫,看清楚了,不是乌鸦。它们俩不仅字长得像,现实中也经常被人认错。

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但黑的鸟也不一定是乌鸦,很可能是乌鸫。

在浙江,乌鸫是一种很常见的鸟类,属于浙江省的一般保护动物。

不过,和乌鸦相比,乌鸫看起来更秀气精致一些。它是雀形目鸫科的鸟类,体形算是中等,成年体长21~29厘米,在鸟界,不算大也不算小。

乌鸫。图片来源于CFP

虽然全身羽毛黑乎乎的,但仔细辨别,它自带亮点,喜欢用橘黄色做点缀,比如眼眶是橘黄色的,喙也是橘黄色系的,脚是棕褐色的,这色彩搭配也算是用心了。

哦,对了,乌鸫还有一副好嗓子,是一位擅长鸣啭的歌唱高手。你家小区里,凌晨三四点就开始唱歌的家伙,可能就是它,尤其在二三月份,到了乌鸫求偶季,叫声真的是此起彼伏。而且它还会效鸣,模仿其他鸟儿的声音。

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专家认为,这是鸟儿在宣告主权——“我的地盘我做主”,通过效鸣,让被模仿者认为该区域内存在竞争,放弃进入;也有学者认为,是为了求爱,吸引更多的雌鸟。

知乎上,有个网友的回答更直接:因为聪明。别的鸟笨,一没这想法,二没这本事。

这回答,感觉很符合乌鸫的气质。

想象一下,它大概就是那种长得好看,又有才艺的小明星,在鸟界可以妥妥地出道。

但,想象和现实,往往存在巨大的偏差。乌鸫并不像看着那么好惹。

第一次听说乌鸫这种鸟,是报社一位同事家里,遭到了一群黑鸟的“报复”。因为家有猫咪,也许是隔着玻璃伸出小爪爪,隔空挑衅了小黑鸟,结果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窗玻璃都惨遭鸟屎空袭,惨不忍睹。

没错,这个睚眦必报的家伙,就是乌鸫。

在繁殖期,乌鸫确实可能会存在这种报复的行为,那是因为它觉得你对它们繁育后代产生了威胁,是一种护巢的本能举动。

说白了,鸟爸鸟妈害怕自己孩子受到伤害,它们都是在为爱而战。

在护犊子方面,乌鸫堪称典范。感受到危险,它会打击报复,而投入到育儿,又是温柔体贴,爸爸妈妈轮番上阵,是典型的双亲育雏。

和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杭州另一种经常上新闻的鸳鸯。雄鸟叫鸳,雌鸟叫鸯,它们经常被看做忠贞爱情的象征。但实际上,鸳鸯是丧偶式育儿,鸳更是实打实的渣男,它不仅懒得管孩子,而且很可能扭头就去找新欢。

鸳鸯。图片来源于CFP

没有学区房压力的鸟生,其实也很不容易

在浙江一带,城里活跃的鸟儿,除了乌鸫外,还有斑鸠、麻雀、鹊鸲,都是和人类比较亲近的,属于伴人居的鸟类。

为什么这些鸟能够与人和谐共生?鸟儿活着,其实远比人类纯粹,它们的主要需求,无非就是吃和住。

伴人居的鸟,一般都能比较好的适应环境。适应性强,就一定不能挑食。乌鸫就是这样,荤素都吃,当然荤的更喜欢,比如土壤里的蚯蚓、蜗牛,是它们最爱的菜品。

要活下去,除了吃,还有住。

鸟儿不像人类,有买学区房的压力。它们最大的要求,大概就是安全。盆景、阳台,稍微能遮风挡雨的,就能筑巢垒窝生儿育女。

不过,生活在大自然,就要面对优胜劣汰,虽然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哪怕适应性再强的鸟儿,从它还是一只鸟蛋开始,就是危机四伏。

一窝鸟蛋,孵化时间可能只需要短短十几二十天,但风险无处不在。像有些鹭鸟的死亡率高达到30%-40%,甚至更高。

去年曾采访过一位鸟类爱好者,他有段时间发现了6窝金眶鸻,但最终只有一窝孵化;两窝彩鹬,到最后都没有孵化出来。

金眶鸻这种鸟,喜欢在沙石地上筑巢,窝比较简陋,鸟蛋、雏鸟常常死于非命,有的在农民开垦土地时被一锅端,有的被人捡走,还有的被石头压坏。彩鹬的巢筑在水边,一场暴雨后,鸟巢很容易就淹没。

鸟儿顺利孵化,也不代表能熬到展翅高飞那一天。嗷嗷待哺时,一场疾病,一场暴风雨,或者天敌野猫、猛禽的出现,都像死神时时盯着它们。

天灾人祸,鸟生不易。

来到城市筑巢后,很多人想着要给鸟儿孵化提供帮助,但人类无法教鸟儿觅食、飞行,人类的爱,是有限的。

爱它就去照顾它的误区,就和人类照顾幼崽一样,总觉得爱给得越多,对孩子越好,可什么都给孩子准备好了,那他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日本仙台的乌鸦,是如何学会碾胡桃的

人类要想留在城市生活,一般都需要有过硬的本事。所谓“长安居,大不易”,尤其在现代,像北上广深这样的超一线城市,要想成为人生赢家,收入至少要能战胜高房价的压力。

鸟儿呢?在城市生活,是不是也要有一技傍身?

回到文章开头那个问题,那只聪明的乌鸦,到底来自城里还是农村?答案可能是——实验室。

在实验室里的鸦科动物经过训练后,完全可以学会这个操作。

2009年刊登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篇论文指出,秃鼻乌鸦真的懂得这个物理原理。研究者在瓶子里装水然后放了一条漂浮的虫子,让秃鼻乌鸦够不着。秃鼻乌鸦在野外是不使用工具的,但在这个实验里,它们都非常快速地学会了往里丢石头。

它们还很快地意识到,大石头比小石头好,因为效果更好。真是个小机灵鬼。

2011年,研究者更进一步,对松鸦进行了测试。松鸦在野外也不使用工具,但它们也很快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在鸟类中,鸦科确实算是智商担当。

在日本仙台市,这里的乌鸦,曾经被很多鸟类专家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它们可以利用马路上来往的汽车轮子碾碎胡桃,从而吃到里面的果仁。一开始,可能只是几只最聪明的乌鸦研究出了这个方法,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其他乌鸦纷纷模仿,整个城市的乌鸦都学会了。

人家乌鸦是妥妥的学霸,你要说其他普通鸟儿在城市生活,能学会什么新技能,倒也不一定,但“与时俱进”还是会的,尤其擅长就地取材。

比如筑巢时,在城市里,最传统的材料可能不容易找,一些人工材料反而比较常见,鸟儿就会用这些新材料来筑巢。塑料袋、棉絮、薄膜……在城市的一些鸟巢里,都出现过。

虽然用这些新材料来筑巢,对于鸟儿来说,有时候不一定是好事。

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某宾馆露台上,一只乌鸦试着用勺子喝水。图片来源于CFP

早起晚睡,城里的鸟儿每天要多忙40分钟

城里的鸟,有没有比农村的鸟儿聪明,我们不知道,但在城市生活的鸟儿,需要面对的问题,肯定比在农村生活的鸟儿要复杂得多。

这和人类是相通的,在城市生活,压力总是比农村要大。

对于鸟儿来说,城里噪音大,来往的汽车,鼎沸的人声,都可能会掩盖掉鸟叫声,这是很大的困扰,毕竟人家求偶基本靠的是鸣叫。

对于这个问题,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德国马普鸟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研究了德国南部一些乌鸫的生物周期节律,发现生活在城市里的鸟与森林中的鸟作息规律是不同的,前者“起床”时间平均要早半小时,而晚上休息的时间要晚约9分钟,即一天中要多“忙碌”约40分钟。生活在商业区等嘈杂环境的鸟,生物钟也比较紊乱,它们晨鸣的时间还会提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是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鸟儿通过调整鸣叫时间,就是为了和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时段错开。

不同的鸟,对人类的适应程度不同。有鸟类研究者研究发现,体型较大鸟类的惊飞距离比体型较小的鸟类长。比如山斑鸠在人类靠近20米左右就飞走了,而麻雀可以把这个距离减少到5米左右。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型较大的鸟类更容易吸引捕食者,因此会更早地逃跑,从而降低风险,而小鸟能量需求相对较高,愿意为觅食承担更高风险。

而且这个惊飞距离,其实也是在变化的。

2016年,生态学报曾发表过一篇关于《鸟类对城市化的适应》的论文,其中提到,在法国奥尔赛和波兰波兹南统计到的62种鸟的6753个惊飞距离数据表明,城市鸟类种群对直线和切线靠近的反应相似,而农村种群则对直线靠近反应强烈得多。由此推断,城市鸟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人类干扰,可以分配更多的时间和能量用于觅食。

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鸟儿居住得离人类越来越近,与人类越来越亲近。或许是因为它们已经习惯这种环境,一旦有了安全感,啥都好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搜索更多有关“乌鸫鸟多久会飞,谈个天乌鸦喝水乌鸫空袭”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