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渔民误捕野生中华鲟后放生 男子水塘里钓起尖嘴鱼
在钓鱼圈里有句经验之谈——越是长得奇怪的鱼,越是可能是保护动物,伤害、带走可能都带来麻烦。
因此,许多钓鱼人在钓到“奇鱼、怪鱼”时都会很谨慎,比如下面这位小伙.....
池塘里钓起“尖嘴怪鱼”
这位钓鱼人(@小罗扑)称,这处郊区水塘里鲫鱼很多,但是大鱼很少见,鲤鱼、草鱼都有,属于典型的“野塘”。
然而他怎么都没想到,用蚯蚓做鱼饵钓鲫鱼时,却钓起一条“尖嘴、长尾”的怪鱼来......
“我一拉出水,就一下子惊了,我说这是什么怪鱼呀,从来没见过呀.....”
——钓鱼人@小罗扑说到,他随后反应过来这可能是一条中华鲟,感觉吃惊不小,一时也不知道该将它钓起来还是马上放了......
了解我国江河水族的朋友就知道,中华鲟如今已经是一级保护动物,受到法律保护。
这种郊外的野塘里,怎么会有中华鲟?
网友:放心吃
不得不说在长江禁渔的大背景下,许多钓鱼爱好者的生态保护意识都在上升。
这位钓鱼人担忧之下,也是马上将这条“尖嘴怪鱼”拍下,发到社交平台下,想确定一下它的“身份”......
水塘里钓起“中华鲟”,也是让许多人大感惊奇,不少人劝其将这条鲟鱼放生了。
不过,也有经验丰富网友的表示“放心吃,就是条杂交鲟”——在长江君看来,这条鲟鱼头部尖细,确实是典型杂交鲟的特征,并非本土中华鲟。
杂交鲟的头部尖长
其实,因为人为放生和养殖逃逸,目前我国江河湖库里外来鲟鱼数量并不少,并且这些外来鲟鱼还会进行杂交繁殖,产生各种杂交后代,甚至形成稳定的野外种群。
(野外发现的杂交小鲟鱼——资料图)
许多钓鱼爱好者在垂钓时,都有遭遇鲟鱼的经历.....
怎么区分野生中华鲟和养殖杂交鲟?
长江君:中华鲟和养殖的杂交鲟外形近似,像骨板形状、鱼身线条等细微特征,普通人确实不大好区分。
不过,中华鲟和杂交鲟的嘴部特征差异较大,中华鲟的头部钝而短,而大多数养殖鲟鱼(以及杂交鲟)的头部则是又长又尖,还是较容易区分的。
中华鲟,头部短而钝,特征明显
另外,各类养殖逃逸、人为放生的“杂交鲟”,不仅会抢夺本土中华鲟的生存空间,还会同中华鲟杂交,形成基因污染。
因此如果是像上面这位钓鱼人一样,碰到类似的杂交鲟,最好是不要再次放回水中,可以带回家食用,也可以养起来做观赏鱼。
(上图为江苏一位钓鱼人在大河里钓起来的杂交鲟,可以看到头部同样尖长)
当然,如果不能确定种类,也可以联系当地渔业人员进行分辨——也欢迎大家随时后台同我们交流,一起助力江河生态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