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中华民国时期街头流浪的乞丐:民国上海乞丐全城六大丐帮

人气:463 ℃/2023-10-23 04:02:50

在除夕之夜,大雪纷飞、北风凛冽的时候,在西藏路上,大世界前一直延至法租界民国路一带,鱼贯的立着求乞的大约有五千以上,这一带,不过是上海乞丐区中的一小部分。——彭阿木,昭和五年

民国上海街头

彭阿木是日本人,这是他1930年在上海考察时,所记述的情况。寒冷的除夕之夜,几条街的路上,竟然站立着五千以上的乞丐,这场景想想也是很壮观。那么,民国上海的乞丐,到底是怎样的规模呢?

从清末开始,因为战乱、天灾导致的社会动荡,乞丐越来越多。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自然也少不了大量乞丐。当时中国各地的“丐帮”,小县城基本都是每城一帮,乞丐头子手下所管辖的人员也不会太多。大一些的县城也许会有两到三个丐帮,各自划分地盘,互不干扰。

上海就不一样了,1932年的统计数字,上海乞丐大约为25000人。这个数字有多么夸张呢?1915年,官方统计的上海人口为2006573(数据源于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研究》),说大街上到处都是乞丐,一点也不夸张吧?

上海的最大特点,就是外来人口很多,乞丐自然也是五湖四海都有。中国人重乡土关系,就算是沦为乞丐,也要抱团取暖才行。所以,民国时期的上海有六大丐帮:凤阳帮、淮阴帮、山东帮、江北帮、浙江帮和本地帮。

这六大帮派各自划分了地盘,每个帮都有丐头,负责管理手下乞丐。当然,因为上海滩鱼龙混杂,各种关系十分混乱,也有一些小规模的乞丐组织存在。更为夸张的是,民国初年还有很多外国乞丐流落在上海街头。

1929年《申报》曾经报道,寒冬季节来临,有很多衣衫褴褛的俄国乞丐,专门跑到法租界洋泾浜码头的旧船上躲避风雨。有一天,一名俄国乞丐睡在轮船的锅炉顶上,结果睡着后一翻身,竟然掉进了炉子里,摔得不能动弹。


上海的乞丐,收入情况天差地别。

民国乞丐

你以为乞丐一定过着苦日子?上海的乞丐中,还真有一部分人日子过得很不错。首先,就是各个丐帮中的大小头目,他们通过欺压手下的乞丐,以及向街头商铺每月收钱,比一般底层市民收入都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乞丐,本身并不贫穷,他们把乞讨当成了一份工作。上海档案馆的资料中,记载1941年救世军救助乞丐,在一家收容所中,发现某女乞丐的破烂衣服中,竟然藏着30美元现金。另一名乞丐更夸张,他是个地主,竟然在法租界还有房子。

还有一些乞丐,是上海附近的农民,每年秋收之后,就聚集一帮人进城乞讨。因为当时上海还有一些慈善组织,会在冬季给部分乞丐施粥和安排住处,所以这些农民也不担心会饿死。一旦到了来年开春,他们又收拾铺盖卷,回家种地去了。据说,这些人中有能说会道的,还能挣一笔钱回家呢。

还有一些聪明的乞丐,努力学会了几种方言,听到路人讲什么话,赶紧假装同乡落难,讨到钱的几率就大了。甚至还有乞丐,学会了部分英语和日语,专门向外国人乞讨。有些不会讲外语的乞丐,就专门找人把自己的惨状,用英语和中文写在一张纸上,在繁华路段乞讨。

《清稗类钞》中记载,清末某人路过租界某女校,看到大门旁有五个乞丐,坐在地上喝酒,手上还夹着香烟。他们的面前,摆着鸡、火腿和豆腐,旁边就有炊具,很明显肉是刚做出来的,不是乞讨来的残羹冷炙。在租界乞讨的人,有时候一天能收入一个银元,抽烟喝酒都不成问题。

民国乞丐

这些乞丐都是谁?这个已经很难有明确的答案了,但有些乞丐确实有些真本事。比如,很多乞丐之前是木匠、铁匠、泥瓦工、制鞋匠,都有一些专业技能。还有一些乞丐,是读过书的。1939年《北华日报》报道,法租界调查了1000名乞丐的情况,发现其中有四分之一接受过小学教育,四分之一接受过中学教育。更夸张的是,这一千名乞丐中,还有南京名校毕业的女大学生。

要知道,民国时期文盲率高达90%。极少数识字的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只上了私塾或者几年小学,认识少量的字而已。而受过教育的女子,更是少得可怜。大家再看看上面这1000名乞丐的受教育程度,是不是觉得很夸张?

那为什么这样的人还能沦为乞丐?很简单,民国上海人口增长速度极快,失业率非常高。1930年至1936年,上海失业无业人口达到了60万至70万,占了上海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真实的大上海没有那么多花天酒地,大多数的底层百姓都在苦苦挣扎,一点意外都可能沦为乞丐。


少数乞丐赚钱多,大多数乞丐很悲惨。

带着孩子“告地状”

上海乞丐数量庞大,而且随着战乱四起、土匪横行,还有更多的人涌入这个大城市。因此,大多数乞丐无法过上好日子,勉强能吃上饭就很不错了。为了能够让自己多一些收入,乞丐们也会选择不同的乞讨方式。

民国初年,上海沪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吴元淑、蒋思壹两位女大学生,专门进行了一次针对上海乞丐的社会调查,她们列出了二十多种乞讨方式,让人叹为观止。下面我们列出最常见的几种,看看上海乞丐是怎么乞讨的。

最常见的是“告地状”,也就是用一张白纸或者白布,上面写着悲惨身世,乞讨者坐在人行道旁,将其铺在面前。这样的乞丐大多穿着尚可,不是很邋遢,有些是带着孩子的女乞丐,有些是单身女乞丐。她们很少张嘴讨要,要么低头不语,要么默默流泪。至于白纸上的内容,要么说父母双亡、丈夫病逝,只能带着孩子流落在此,祈求帮助。要么就是出身大族,意外流落此地,希望好心人帮忙……

跟车乞丐,一般出现在租界内。这类乞丐多是青壮年男子,整天在街头哼着小曲,一旦看到人力车经过,赶紧上前跟在车旁,举着自己的破帽子向顾客乞讨。你若是不给他,他就一直跟在车旁,嘴里还喊着太太、奶奶,苦苦哀求赏一个铜板。有些人不胜其烦,就给钱把他们打发走,若是坚持不给,他们走一段路也就放弃了,再找下一个目标。

拉车的乞丐,多是十三四岁的男孩。他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二白渡桥、自来水桥、天后宫桥、老闸桥等地,看到人力车夫载着客人过来了,赶紧过去轮流帮忙,把车子拉过桥头。之后,他们再向车上的顾客乞讨,客人要是觉得他们也算出了力,或许会赏一点钱。这些孩子都是有组织的,他们背后有个靠山,每天得了钱还要上交一部分才行。


走街串巷的乞丐大多都是新手,讨不到太多钱的。

民国女乞丐

真正有经验的乞丐,要么有固定的位置,要么有特殊的手段。比如,有些乞丐专门“玩青龙”,也就是手上握着一条小臂粗的青蛇,见人就要钱。你若是不给,他就故意拿着蛇在你身边摆弄,一些胆子小的要么被吓走,要么就给了钱。

还有一种乞丐更狠,被称为“开天窗”。他们专门用刀子或者针把头脸弄破,或者当着人的面砸破脑袋,弄得鲜血淋漓。不管是出于同情还是害怕,人们都会给他一点钱。这些乞丐只要一出手,就能弄够几天的吃喝,几天之后伤养好了,接着出去“开天窗”。

还有一种类似的,很多盲人乞丐会“顶香炉”,也就是用锋利的短铁钎插在头上,铁钎上点燃一支线香和两支细红烛,远远一看就像是头顶上摆了个香案一样。他们就这么走在街上,头顶烟雾缭绕,有些行人动了慈悲之心,就会施舍几个铜元。

有些乞丐是天生残疾,缺手缺脚可以博取人们的同情。但是,还有一部分乞丐是故意被弄残疾的。旧上海有种童丐被称为“三脚蛤蟆”,都是手脚有残疾。他们多是外地孩子,有些是被买来的,有些则是被拐骗来的,来了之后就被打断手脚,然后在街头乞讨。他们每天也能讨到一些钱,但基本都被领头的拿走了,非常可怜。


还有一些乞丐,并不那么惹人厌烦。

街头杂耍卖艺

和上面列举的乞丐不同,有些乞丐凭本事讨人欢心。比如“三老江湖”,就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有男有女,边卖艺边乞讨。他们找一片空地,先打一套拳,之后顶茶碗、搭人山、翻跟头,中间还有拉着胡琴唱歌,围观者看得高兴,也愿意扔几个钱。

还有一种“凤阳婆”,主要是来自凤阳的乞丐,一般男的手持秫秸棍,女的手里摇着花鼓,头上戴着花草帽,嘴里哼着小曲,边唱边跳。表演一段时间,就向围观者讨钱,嘴里喊着:“娘娘喽,老爷哩,做做好事呀!”因为他们的唱曲确实好听,人们也愿意赏一个铜元。

另有一种乞丐,穿着稍微体面一些,专门等在大公司、戏院、酒店、舞厅的门口,一看有汽车过来了,他就立刻上前拉开车门,弯腰鞠躬请客人上车或下车,顺便伸手讨钱。要是这位老板不给钱,他们就故意吵闹几句,一般坐车来的大老板,都不在乎这几个小钱的。

旧上海的车站码头附近,来往客人很多,有些乞丐就主动去帮人拎包扛货物,也能讨不少钱。

乞丐收容所

总之,旧上海的乞丐多,乞讨手段自然多,他们的收入差距也很大。当然,当时的政府和民间团体,为了解决乞丐问题,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从1922年开始,就已经有社会团体开始救助乞丐,希望帮助他们找到工作,不要在街上流浪。

此后,各类对乞丐的救助接二连三,上海乞丐习艺所中,不仅给乞丐劳动挣钱的机会,每天还让他们学习读书写字,提高文化素养。单单是上海救济难童收容所,就帮助了超过2000名乞丐,他们有些做了生意,有些进了工厂,还有些考上了航空幼年学校。但是,上海的乞丐数量实在是太庞大,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新乞丐涌入,慈善机构的行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的很多影视剧中,民国上海都是灯红酒绿、花天酒地,街上很少会出现乞丐的身影。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回到那个时代的上海,大多数人都过不上好日子,民国没有那么美好。

搜索更多有关“中华民国时期街头流浪的乞丐:民国上海乞丐全城六大丐帮”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