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100多年前的小猫 80后童年趣事,一

人气:472 ℃/2024-01-27 01:43:42

今天周末,陪媳妇儿去商场转悠,发现一处门店人气爆满,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趴在橱窗前看的不亦乐乎,我媳妇儿本就好热闹,拉住我就往里走,同时兴奋的喊道“好多猫啊!”

我们俩在里面转了得有半小时,见到了各式各样的猫,有加菲、英短、英长、美短、暹罗、斯芬克斯、缅因、布偶、蓝猫、德文等十几个品种,标价从几千到上万,有的猫活泼可爱,有的猫高冷优雅,还有的猫团成个半圆呼呼大睡完,全不在乎橱窗外指指点点的顾客。

我媳妇儿也看的兴高采烈,她本就爱狗爱猫,虽然现在住在楼上没有太大的闲散空间,但我们家还是养了一只狗、两只猫、五条鱼,其中那两只猫分别叫“小黑”和“丢丢”,我们每天定时给它们喂食喂水、清理猫砂,下班之后回到家里看到它们在笼子里爬上爬下、互相打闹,一天的疲惫也就随之消除了,心情也变得很轻松。

不过,我有时候在看着“小黑”和“丢丢”玩耍时,脑海中总是会经常浮现出我小时候老家曾经养过的一只名叫"大花"的中华田园猫,是那种在北方农村最常见的花狸猫。哪怕现在我和我爸妈回忆起“大花”来,我们还是一致认为它可算得上是一只“神”一样的猫啊!

我老家在黄河以北,是鲁北平原的一个普通的农村,村里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粮食多了老鼠就多,所以村里很多家都会养猫。

“大花”不是我家养的第一只猫,也不是最后一只猫,但绝对是让我们全家人都最喜欢和最佩服的那只猫,没有之一。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大花”的一些趣事吧。

(一) 抓老鼠

猫抓老鼠是其必备技能,“大花”在其近五年的“猫生”中,从家里和野外估计得抓到过上百只老鼠。我见过“大花”抓老鼠的很多次情景,但唯有一次印象最为深刻。

记得那次我家要卖粮食,由于粮食在屋里放的时间比较久,需要选个大晴天提前搬出去晒一遍。那天艳阳高照,是个晒粮食的好日子,我爸刚搬开两袋粮食之后就发现了问题:第三个粮袋内侧被老鼠咬了个大洞,还有不少老鼠屎,以前被外面的粮袋挡着没能发现。

我爸就喊我把大花抱过来抓老鼠。

那时我家的上一只猫已经去世,“大花”到我家刚几个月还没有完全成年,我就和我爸说:“大花还太小了吧,它能抓得了老鼠吗?”

我爸说:“是猫都会抓老鼠,虽然还是只半大猫,但凡事都有个开始,让它先试试吧,就算抓不住,吓吓这些可恶的老鼠也是有用的”。

于是,我就把“大花”抱到了粮食屋里,并在我爸的提示下把所有的门窗都关紧了。

我爸把“大花”放到粮食袋旁边,又开始搬动其余的粮袋,大花好像感觉到了什么,聚精会神的一动不动。

就在我爸把粮食搬了大约一半时,突然听到几声"吱吱"的尖叫声,就见一只大老鼠和六七只半大的小老鼠窜了出来!

我爸对老鼠恨之入骨,抄起铁锹就开始拍,大花本能的也连扑带咬的动作起来。

几秒种后,我就惊讶的看到大花嘴里竟然从嘴角两侧各耷拉下一条老鼠尾巴,好家伙!这是一口咬住了两只小老鼠啊!

只见大花把两只老鼠吐到地上,又开始去追其它到处逃窜的老鼠,我看到它吐到地上的那两只倒霉蛋儿已经只能在抽搐蹬腿了,脖子已经被“大花”一口咬断了。

经过短暂的发呆之后,我也抄起扫把加入了追杀老鼠的行列,经过我和我爸加上“大花”的一通忙活,最后战绩如下:

我是一只老鼠毛都没抓到。

我爸用铁锹拍死了一只小老鼠外加拍碎墙根儿的一只盛杂物老瓷盆。

再看“大花”,人家面前摆着一只大老鼠和六只一般大小的小老鼠,最后抓到的那只小老鼠还没断气,正在被“大花”那毛茸茸的爪子拨来拨去……..

经此一役,“大花”在我家正式上岗,成为了一只合格的“粮食卫士”。

(二)抓麻雀

小时候我妈在院子里养了十几只鸡,平时下蛋,有时还能赶集卖点钱换点油盐酱醋。

院子里有个喂鸡的鸡食盆儿,里面总会有些残渣剩下,白天总是有很多麻雀蹦来蹦去的“偷食儿”。我无聊时就用哥哥教的手艺,一个竹筐外加一根支起的木棍制作陷阱抓麻雀玩,成功率很高,对自己的技术总是有点小得意。

不过慢慢我就发现我家还有位抓麻雀的高手,就是“大花”!

那段时间我不时看到大花在墙根儿津津有味的吃什么东西,刚看时我以为是老鼠,毕竟“大花”抓老鼠的本领我早就领教过了,可当大花吃完离开后,我发现了一堆麻雀羽毛,我这才知道原来麻雀也是它的零食之一。

我很好奇“大花”是怎么抓到麻雀的,于是就开始留意“大花”的日常行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蹲守了两天后,亲眼目睹了“大花”抓麻雀的全过程。

那天上午,又有两只不长心的麻雀在鸡食盆儿里吃的不亦乐乎,这时只见“大花”弯着四肢、肚皮紧贴地面、把身子敷在墙根儿一步一步的开始往前移动,眼睛一动不动的紧盯住盆里的麻雀。

当它看到麻雀抬头四处乱看时,“大花”就停止脚步耐心等待。当麻雀低下头继续享受美餐时,“大花”就又开始悄无声息的向前靠近。

就这样直到"大花"距离鸡食盆儿只有几米时突然发动,向着麻雀们急速扑去,麻雀反应过来后迅速起飞,但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大花”腾空约一米的高度,身体在空中完全舒展,两只前爪飞快舞动,一只麻雀就被它抱在了怀中,接着低头一咬,叼着麻雀平稳落地,不换不忙的走到墙角开始加餐。而另一只命大的麻雀飞到树枝上瑟瑟发抖。

整个过程把在旁边的我看了个目瞪口呆,人家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啊!

(三)黑鱼和野兔

在我家东边有一条比较深的水沟,平时是给村里的田地浇水用的。

有一年夏天,雨水比较多,所以沟里的水就比较多,有水就有鱼,但是由于水比较深,平时家里的大人不让我们去旁边随便玩儿,以免有危险。

有一天晚上,我们全家吃过晚饭在院子里乘凉,扇着扇子一边赶蚊子一边闲聊。

突然隐约看到一个小黑影从大门走了进来,我们就知道是“大花”在外面疯够了回来了。

但再一看好像又有点不对劲儿,平时这货回来都是一路小跑儿、迅捷如风,可这次怎么慢慢悠悠外加一步三摇的,难道是受伤了?

我爸赶紧让我去把院子里的灯打开(刚才为了省电没开灯),等我开了灯,我们才看清“大花”的真实状况:全身上下一点伤都没有,不过这货嘴里拖着一条黑乎乎的东西,因为太大没法完全叼起来,一条尾巴还拖拉在地上,所以走的很吃力。

我们赶紧上前在仔细一看,好家伙,原来是条大黑鱼!看样子得有一斤多重,湿乎乎的身上沾满了泥巴,一看就是刚断气不久的。

我们就被震惊了,这货是咋抓到这条黑鱼的啊?

黑鱼属于很凶猛的鱼类,这样大小的一条黑鱼在水里劲儿可是不小啊!

难道是这条黑鱼蹦到岸上正好被“大花”给碰上了?还是“大花”为了口吃的英勇无比的跳到水沟里硬给撸上来的?这个过程我们始终是没能想明白。

我爸就班开玩笑的对我说:"这么大条鱼给猫吃了怪可惜的,要不你去夺下来让你妈给你炖炖吃?"

我舔了一下嘴唇,艰难的压下了自己蠢蠢欲动的食欲,为了我的尊严,对我爸爸说:“人家"大花"好不容易抓条鱼,我咋能和一只猫抢吃的呢,还是让“大花”自己吃吧,它不是还有好几只小猫呢嘛”。

忘了说了,“大花”这是已经是拥有五个孩子的妈妈了。

这次“黑鱼事件”着实让我们全家佩服了好几天,不过始终想不明白它是咋做到的。

又过了几天,我们又陆续发现“大花”晚上给它的孩子叼回来两次灰色的小野兔,我们稍微又震惊了一下后,也就习惯了。

直到有次“大花”作死般的叼回来一条菜花蛇把我妈吓了一跳后,我爸生气的把蛇从家里夹了出去,并好好吓唬了“大花”一顿,从那之后这货才算暂停了它的“打野”生涯。

(四)知了猴

我们村周边树木比较多,每年一到夏至前后就开始有很多的知了猴出现,金蝉脱壳之后就开启了一年一度不胜其烦的“知了”声构成的盛夏交响乐。

因为它们会变化,所以知了猴在我们那有一个更为霸气的名字—“神仙”!

每年一到这时候,从傍晚开始,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小孩就有了一项新的娱乐活动—“摸神仙”,就是抓知了猴,抓多了可以自己炸着吃,也可以去小卖部换钱,一毛钱一个,对当时的我们小朋友是一个很大的诱惑。关于“摸神仙”的趣事,我以后再聊。

我要说的还是“大花”这货,前面不是提到它当妈妈了嘛,我就发现每当傍晚我开始拎着小罐儿出去“摸神仙”时,它也颠儿颠儿的出去,一开始我不知道它去干啥了,直到晚上回来我妈告诉我:“你这出去半天才摸回来几只神仙啊,还不如人家大花弄回来的多呢!”,这我才明白原来“大花”竟还成了我的竞争对手了啊。不过我对这事儿还是将信将疑。

于是第二天傍晚,我就暂停了我的“摸神仙”大业,专门在猫窝前蹲着等“大花”回来,我倒是要看看它能不能抓到“神仙”。

“大花”根本没让我等多久,大约十几分钟吧,这货就溜达回来了,到这毛我倩,低头从嘴里放下了两只知了猴,然后“喵喵”的呼唤它的孩子过来吃零食,这时在猫窝旁玩耍的两只小猫飞快的跑过来(其它的小猫已经陆续送人了),不一会的功夫就把两个知了猴消灭了。

“大花”心满意足的看着它们吃完后,转身又跑出去继续“摸神仙了”,那天傍晚我就在猫窝前数着,“大花”前后回来了六趟,前面十只知了猴喂给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最后两个知了猴小猫已经饱了不再吃了,“大花”才自己把它们吃掉,然后就又跑出去自己继续找吃的了。“大花”这“摸神仙”的水平好像又超过了我。

以上是我印象比较深的关于“大花”的几件趣事儿,这么多年来我还是经常会想起。

"大花"在我们家大约生活了五年的时间,最后因为吃了有毒的死老鼠,来不及救治就去世了,因为这事儿我们家伤心了好久。

再后来,我们家又陆续养过几只猫,不过再也没有一只猫像“大花”那样让我印象如此的深刻。

好了,关于“大花”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吧。

亲爱的条友们,你们养过哪些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小动物呢?







搜索更多有关“100多年前的小猫 80后童年趣事,一”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