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为什么不需要公鸡也可以下蛋?母鸡不需要公鸡就能下蛋
下蛋其实是母鸡的一种本能,是受自身的生理节律调控的,这和公鸡没半毛钱关系,然而鸡要繁衍后代就必须通过公鸡和母鸡的交配才能实现。生物的繁殖主要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形式: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则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发育成新个体。我们人类以及绝大多数动植物的繁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受精卵的孕育出新生命。鸡的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母鸡下的蛋就是卵子,母鸡下蛋实际上就是一种排卵行为。人类以及大多数哺乳动物尽管是胎生,但人类女性以及雌性哺乳动物也有排卵现象。人类女性排卵不需要男性的配合,然而人类的繁衍需要男性精子和女性卵子的结合。其实鸡也同样如此:鸡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视为是母鸡的大姨妈。
所以母鸡下蛋其实是不需要公鸡配合的。没与公鸡交配的母鸡产下的是未受精的蛋,而这样的蛋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只有与公鸡交配过的母鸡才能产下受精蛋,也只有受精蛋也有可能孵出小鸡来。受精鸡蛋与未受精鸡蛋是有区别的:受精鸡蛋的蛋黄在强光照射下能看到黑色阴影,未受精鸡蛋则没明显的阴影。未受精的鸡蛋蛋黄蛋清分明,受精蛋蛋黄处有类似眼睛的细胞组织。
受精蛋孵化一定时间后蛋黄会慢慢变成小鸡形状,而未受精的蛋是无论如何孵不出小鸡来的。蛋鸡养殖场其实完全可以不养公鸡,因为公鸡并不能提供鸡蛋,而母鸡下蛋并不需要公鸡的配合。然而母鸡产下的未受精蛋孵不出小鸡,而养鸡场里的母鸡总是会死的,所以鸡要繁殖就必须让母鸡和公鸡交配。家鸡的祖先是鸟纲今鸟亚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中的红原鸡,而鸟纲的其他生物也有在不交配的前提下产蛋的现象。
自然界中的野生鸟类在繁殖季节时会产下没受精的蛋,但这种现象在野生状态下是相当罕见的(一般只在繁殖交配季节才会出现),然而鸡这种家禽却能在未交配的状态下几乎天天产蛋。鸡这种天赋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人为选择的结果。产蛋其实是一件非常耗费能量的事情,在野生状态下保持高频次的产蛋可能会因能量缺乏而死。许多野生鸟类都有明显的发情期,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并不像家禽一样舒适。
野生鸟类的食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幼崽出生在寒冷的季节,那么由于食物短缺会导致幼崽成活率下降;而出生在食物丰盛季节的幼崽则会成活率变高。正因为鸟类具有明显的发情期,所以它们只要在发情期里产蛋就可以了。这既可以节省能量,又可以帮助它们抚育后代。然而鸡鸭鹅等家禽则被人类完全驯化了。最开始鸡也只在繁殖季节才会产蛋,但人类在有意无意间充当了自然选择。
世界上原本是没有家鸡的,一开始人类抓到野鸡就会杀掉吃肉,后来人们开始把鸡养起来。这样也就使部族能得到稳定的鸡肉供应,再也不必像以前一样每次想吃鸡肉都得现抓野鸡。人类在养鸡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有些母鸡会下蛋。一开始人们指望母鸡孵出小鸡可以提供更多的鸡肉,然而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有些蛋是孵不出来的,于是人们就把这些孵不出来的蛋给吃了,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学会了鉴别受精蛋和未受精蛋。
在食物匮乏的原始社会时代受精蛋通常会被用来孵化小鸡提供肉食,而孵不出小鸡的未受精蛋则会被人们直接吃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有些母鸡下蛋的频率特别频繁,于是人们就就留下这些爱下蛋的母鸡精心照料,而那些不爱下蛋的母鸡则直接成了食物。就这样经过若干代的人为筛选后几乎所有母鸡都能天天下蛋了,即使偶尔有个别不能下蛋的母鸡也会被人直接淘汰到锅里。
久而久之下蛋较多的基因就这样被保留下来了。自从孟德尔揭开生物遗传规律后一大批遗传学家因此诞生了。有些遗传学家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一大批产蛋较高的鸡。比如海兰褐壳蛋鸡就是专门为产蛋而生。只要能满足它们的能量供应,那么它们就能多下蛋。80周龄的海兰褐壳蛋鸡大约能够产蛋344枚。有人培养产蛋高的鸡,当然也就有人培养产肉的鸡。
白羽鸡的特点就是生长周期短、能够快速出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鸡肉的需要。如果说培养产蛋高的鸡是针对母鸡的,那么培养肉鸡则主要是针对公鸡的:公鸡的体型通常比母鸡更大、生长速度也更快,所以公鸡相比母鸡更适合作为肉鸡饲养。在过去公鸡除了作为肉鸡饲养或配种之外还能提供报时的功能,不过随着钟表的发明已使公鸡的报时作用已几乎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