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开着房车带着三个月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丨驾着房车拥抱野性的呼唤

人气:437 ℃/2024-01-01 20:18:56

美国最大的州,世界上最大的飞地,美国国家公园面积和数量第一的州,北美最高峰所在地,最大的棕熊之乡和冰川之家,都不足以形容阿拉斯加。与南极和西伯利亚相比,这里的气候相对较好,地貌和物种的多姿多彩让阿拉斯加大有看头;而与冰岛挪威相比,这块广袤的大地开发程度相当低,因而又保持了极高的神秘性,激发了无数向往者的探险欲望。

从世界地图上看,阿拉斯加隔着白令海峡与亚洲的西伯利亚相望。在冰河世纪,白令海峡冻结成大陆桥之际,阿拉斯加自然也成为了来自亚洲的先民们漫漫美洲征途的桥头堡。

所以阿拉斯加在一万年前就有人居住,这些原住民们如今大多居住在阿拉斯加西南角的那一长串阿留申群岛上,仍以传统渔业为生,几乎与世隔绝。(此图来自网络)

第一个涉足这里的欧洲人,是1741年从西伯利亚乘船而来的俄罗斯探险家白令(他也是美洲和亚洲之间的白令海峡的名字由来),很快整片沃土都置于处于疯狂扩张期的沙俄统治之下。那么阿拉斯加如今怎么会在美国手里呢?也许你听说过人类历史上最豪爽的一桩土地买卖–1867年美国花了720万美元买下了整整172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每平方公里4.74美元。计入通货膨胀,相当于今天每平方米4分钱人民币。在北上广买房挣扎的你,感受下。

为啥俄罗斯要贱价甩卖这么大一块地?因为在那个年代,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没能给俄罗斯带来什么利益。而且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俄罗斯惨败给英法之后,深恐盘踞在加拿大的英国人将轻而易举的夺取阿拉斯加,并继续进犯俄罗斯的亚洲领土。那还不如贱卖给美国,让美国来做挡箭牌。从地图上看,阿拉斯加确实堵在了加拿大和俄罗斯中间,而与美国本土没什么联系。

而美国人民,当时也没觉得捡到了什么大便宜。操持这桩买卖的美国国务卿西华德(Seward,我们后面还会见到这个名字),在嘲笑声中度过了余生。“西华德的冰箱”,“约翰逊总统的北极熊花园”,是当时美国人对最新领土的常见称谓。然而,之后的历史,就是美国人民闷声发大财的故事了:阿拉斯加发现了金矿引发了淘金热,近代更发现了海量石油,至今仍是美国最重要的原油产地之一。而今天,她更绽放出原生态的野性和极地风光的魅力,成为了许多人的向往之地,比如我。

阿拉斯加展现给你的魅力,是迫不及待的。你的阿拉斯加之旅,不必从落地那一刻开始。在你的航程还有一小时的时候,不妨打开飞机的舷窗,你会发现,拨云开雾之下,阿拉斯加的壮美就扑面而来。

(本人新近入手了一个微单,因此照片质量有所改善。按照惯例,以下照片如无特别注明,均为本人微单或手机拍摄。)

再仔细看看,雪山,峡湾,冰川都是大尺度,得益于极地气候的千里冰封,让很多低纬度地区的类似景观都沦为了小儿科。

意犹未尽之间飞机已落地,赶紧上路去探访那些天上看到的盛景吧。出发之前,还需考虑些实际问题:阿拉斯加地广人稀,旅店、饭馆稀少而昂贵,而主要道路车流量又很低。所以,最佳游览方式是什么呢?

当当当,房车!一辆房车和4个人的租车和旅馆开销相比,简直是优惠到爆炸。房车还带有厨房,如果有人能做饭,那实惠就更不言自明。更重要的是,在阿拉斯加,除了少量明示禁止扎营过夜的地方,1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你想睡哪就睡哪。所以开着房车最惬意的地方,是走到哪算哪,天色已晚就挑个风景宜人之处睡下,第二天一睁眼就是明媚的雪山大地。不用赶路去预定的旅店,让行程的灵活性也大增不少。上面这张照片就是我在阿拉斯加其中一晚的歇脚处,就是一个普通的路肩而已(位于Donnelly Dome附近)。

这里车流量极少,完全无人打扰。搬张椅子坐在车前,或是打开窗户,就可以专享360度无死角的阿拉斯加的雪山草地与天空。

这也算是出门旅行以来睡得最美的地方之一了吧。而且,和帐篷扎营相比,房车内的生活条件的优势还是相当明显的。

以上是22英尺长的最小号房车内部,4人略挤,2人绰绰有余。后一张图右侧的沙发部分能够向车外延伸(电动),进一步拓展出一个小起居室,用美国人常用的词形容,就是cozy。

如果你也觉得房车是游览阿拉斯加的好主意,现在心头的疑窦应该是:房车好开吗?普通驾照能开吗?(如果对房车不感兴趣可直接跳到下文地图处)

先说简单的:大多数中小型房车,普通驾照能开。

至于驾驶难度,房车肯定没小轿车好开。主要障碍是大,最大的能带一大家子10口人的有大巴那么大。但最小号的这种22英尺长的,开起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车体宽了些,因而道路就显得狭窄,开车时方向盘需把稳。车体长一些,急转弯时需借道,(参考大巴是怎么转弯的,但不必借那么多)。且没有驾驶室中间的后视镜,故倒车需谨慎,最好有人下车指挥。绝大多数的房车事故都是加油站倒车刮擦。虽然有些许困难,但开一小段适应之后,有小轿车驾驶经验的人在阿拉斯加驾驭小型房车一般是不在话下的。

房车内部设施丰富,需要学习一下,一般出租房车的公司都有详细的视频教学,这里说几个重要的点。房车有好几个量表,需时常注意:汽油、丙烷、电池电量、水箱、厨房浴室下水池水位,马桶下水池水位。(如对这些详情不感兴趣可跳过下一段)

汽油和一般汽车无异,但房车耗油量肯定要大不少(油箱也大),尤其是阿拉斯加加油站并不密集,需注意。另外车载发电机也是使用汽油的。丙烷是厨房炉子的燃料,热水器热源,以及没有外接电源时冰箱的电源。一般来讲损耗量很小,一两周的旅程只需还车前到提供丙烷的加油站加满即可(阿拉斯加法律规定必须由加油站员工来操作丙烷,因此无须担心)。电池,也就是房车没有外接电源时的电源。此时,微波炉和电源插座无法工作,其他车内电器都正常。要给电池充电或使用微波炉,需在房车营地接上电源。在美丽的野外要用微波炉热个东西怎么办?开动发电机吧!不过发电机噪音较大且消耗汽油,推荐短期使用。水箱的水的最大消耗者是淋浴,因此洗澡时就不要思考人生了,补充水的办法是房车营地的自来水管。房车的废水屎尿,肯定不是随便排在美丽的阿拉斯加大地上的,它们存在两个分开的下水池内,满的时候需要到房车营地的dump station去排掉。马桶下水池很少有满的(否则是灾难性的),而另一个废水池(厨房、浴室)的水位杀手也是淋浴。

所以,开房车也不是百分之百潇洒的,至少洗澡不能太奢侈,一般2-3天需要到房车营地住一晚(很便宜,一般20来美元,而且除了国庆假日最高峰,并不紧俏),补充水电,排掉废物。但和住旅馆赶路相比,还是大大的赞。

万事俱备,只欠上路。我们铺开地图,看看先去哪里好?黑色实线是公路。

啥?这么大地方,才这么点路?是的,这就是蛮荒之地阿拉斯加,172万平方公里,只有0.09%的土地被开发过,人口只有70万,甚至连首府朱诺(Juno)都没通公路。而且Fairbanks往北那直插北冰洋的是泥土路且只有中间一座加油站,并不适合房车。所以所谓阿拉斯加自驾游,游的多半是东南部的这一块。面对分布在北部、西部和离岛的广大国家公园(上图中青绿色的部分),我(暂时)只能望而兴叹。在32个国家公园、国家森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中,只有4个通公路(到入口)。难怪访客量最少的国家公园都在阿拉斯加!

但是,这并不代表东南角这一块不能亮瞎你的眼睛。这篇文章就来带你看看,在夏季的阿拉斯加的东南角这一块(木有极光,木有秋色),尤其是那4个通公路的国家公园,就足以让你迷失其中,流连忘返。

我们来换一张比例尺合适的地图,来详解阿拉斯加房车之旅。下文会提到的地点都已用红线标出。

到市内的沃尔玛狠狠采购一番,因为这是你未来10天食材、饮用水的最方便获取机会。买完上路,先走哪个方向呢?阿拉斯加最负盛名的地方,就是北美洲的最高峰迪纳利山(海拔6190米)。迪纳利山得名于原住民语言,意为“高”,美国官方原来称之为“麦金利峰”,一个前总统的名字,在2015年正式更改为原住民称呼的“迪纳利山”。那就先去这里吧!从安克雷奇一路向北,直达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费尔班克斯(Fairbanks)的这段路,也就是上图划红线的(手工描图粗糙请见谅),被称作Park Highway。顾名思义,这是去往迪纳利国家公园(Denali National Park)的必经之路。

从上面的地图中可以看到,迪纳利国家公园内只有从入口往西的一条公路,还是死路。并且这条泥土路,只允许乘坐公园提供的巴士游览。别小看这唯一的一条路,单程长达90英里(145公里),乘坐巴士往返一次需要13个小时!但毕竟北美最高峰,虽不及珠穆朗玛那样著名,但也毕竟是一洲之巅,何况还在极地附近。搜一下她的模样… (此图来自国家公园官网)

Oh Dear,13小时也值了。然而,迪纳利山很快给我上了阿拉斯加旅行的重要一课。

海拔6000多米的北美最高峰,从几乎是海平面上拔地而起(比坐在青藏高原上的珠穆朗玛峰落差大很多),还地处北极圈附近,排场肯定不小。事实上,到访迪纳利山的游客,只有1/3有幸见到她的尊容,而要见识她拨云见日的完整模样,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乎,我的迪纳利山之旅,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的杯具之旅。这是一处观景台,下半部分是供对照的迪纳利山指示牌,上半部分是我看到的迪纳利山。

迪纳利山最著名的一张照片,是在接近这条死路尽头的Reflection Pond(85英里处)的无敌倒影。下图的两部分是位于完全相同的位置,一个是官方摄影师看到的迪纳利山和倒影,一个是我看到的迪纳利山和倒影。

事实上,哪怕万里无云,只要有一点微风,水面的波纹也会搅碎你的倒影梦。所以如果你不是摄影发烧友,专程前来拍摄这张倒影图,我建议乘坐巴士到66英里处的Eielson Visitor Center即可。迪纳利山无需徒步即可目睹的美景,基本上就在这前66公里的路上(从公园入口往返约8小时)。在Eielson Visitor Center里,你能看到有爱的工作人员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这一个月以来迪纳利山的模样。

所以,我也不得不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这云雾间的迪纳利山

北美最高峰果然排场够大。但是这岂能难倒千里迢迢而来的我。它躲在云里面,我就冲到云上去看看!

在迪纳利公家公园外东南方向的小镇Talkeetna(上面的地图中已标出),有乘坐小飞机环绕迪纳利山,包括降落在冰川上、甚至迪纳利山顶的项目。当然价格不菲。

哼哼,藏着掖着,总算是让我见到你的真容了。云上的北美最高峰–迪纳利山。

实际上,参加这样的航拍之旅,不仅仅是看一眼北美最高峰,还有很多惊喜,哪怕天气这样糟糕时。

蜿蜒而多姿的河流

更有蜿蜒而整齐的冰川

如果你喜欢冰川,阿拉斯加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不二选择。这里的冰川数量极多(大约10万个冰川,有名字的有616个),并且尺度磅礴,我飞越的这个冰川长达23英里,宽度为3英里,绝非儿戏。并且,想要见识冰川坠落入海的盛况,只有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可以做到(后文有图)。

迪纳利山看到了,冰川也看到了,那云里雾里的迪纳利国家公园不是白去了?no no no。想想野性的阿拉斯加,除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场,还少不了啥?

说实话,给这位大兄弟拍照实属不易。半分钟才探一次头,就像射击游戏一样。

阿拉斯加是棕熊的主要家园。简单科普一下熊:熊科分为熊猫、眼睛熊(南美食草熊)、懒熊(分布于南亚,吃蚂蚁)、马来熊(最小的熊,吃果子蜂蜜)和熊5个属,其中熊属是我们认知中狭义的熊。熊属又包括黑熊、棕熊、北极熊三个种类。其中棕熊是熊科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通常站起来能高达3米,体重超过700公斤。棕熊主要分布于北美,曾经占据整片北美洲,以及亚洲、欧洲、非洲,但现在欧亚非的棕熊都已灭绝,在北美也被迫退却到了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小部分被困在了美国本土的黄石公园一带。而迪纳利国家公园,因为车辆限流,是最容易在路边见到这些大兄弟的地方(另一个观摩棕熊圣地是Katmai国家公园,可见棕熊在瀑布边捕鱼,不通公路只能飞去)。我在浓雾笼罩的迪纳利公园内的这一天里,就见到了4次棕熊兄弟。

不过,人家毕竟是熊。虽然蠢萌蠢萌,但一巴掌扇死你还是毫无压力。阿拉斯加的棕熊不缺食物,所以只要不犯它们的忌讳,一般不会有危险。棕熊四大忌讳:接近小熊–对孩子图谋不轨必诛之、惊吓(突然出现在很近距离或大叫)–先盖一巴掌再说、乱跑–必定是猎物。不要以体型来评估棕熊的速度,棕熊奔跑能达到时速56公里,博尔特都没戏。另外食物必须存放在熊打不开或够不着的箱子里(不然从此就盯上人类食物了),在野外徒步时可戴着铃铛一路聊天,让熊知道你在哪儿,一般会敬你远之。

迪纳利国家公园显然也不只有熊。相比好动难拍的大兄弟,驼鹿就要乖得多。通常嚼着草就会发呆五分钟,非常配合摄影师。

从迪纳利国家公园出来继续向北,就会到阿拉斯加第二大城市费尔班克斯(Fairbanks,人口3万..)。这段路风景乏善可陈,不过如果你是冬季来看极光,费尔班克斯一带是最佳观赏点,不容错过。我在今年11月会专程再去看极光,回头再奉上阿拉斯加极光专文。

从费尔班克斯往东南方向,一直到南部海边的小城瓦尔迪兹(Valdez)的这段公路,被称作Richardson Highway,得名于1910年修建这条公路的工程负责人。

我们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在阿拉斯加的中南部有大量隆起状的地形,也就是阿拉斯加山脉,这里遍布雪山和冰川,迪纳利山就是其中最高的一座。再往北的阿拉斯加内陆以平原和森林为主,雪山反而不多,这也是费尔班克斯一带并无特别壮观美景的原因。同样道理,在Richardson Highway上,从费尔班克斯到Delta Junction一段,也没什么特别引人瞩目的风景。因此,请把时间留给Delta Junction以南的这一段,也就是这样的风格(在车上隔着车窗拍的)。

但这一段也是面积广大的无人区,请在Delta Junction加好油再上路。如果不是开房车且需要中途住宿,也推荐在Delta Junction找旅馆。不要看地图上南边还有个Paxson,那是个人口40(你没看错)的湖边小村,没有任何旅馆饭店加油站。当然,如果你和我一样开着房车,那就纵情于天地间吧。(前文介绍房车时贴的照片,就是在Paxson附近的路边睡前拍摄的)

无人区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人类的痕迹。偶尔所见到的早年探险家的痕迹和被遗弃的定居点,站在风中面对若隐若现的河山,略微能体会到当年开拓者的艰辛以及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

一路向南过了与Glenn Highway的交叉口,不久就会到达一个名叫Copper Center的地方。由此我们步入了此行的4个国家公园的第二个,朗格-圣伊利亚斯(Wrangell-St. Elias)国家公园。这个拗口的名字来自于公园内的两座大山–朗格山(Wrangell)和圣伊利亚斯山(St. Elias)。其中北美第二高峰圣伊利亚斯山(海拔5489米)位于公园东南角的海边,远离阿拉斯加公路系统,而只能坐船抵达;而4317米的朗格山(或翻译作兰格尔山),则可以非常清晰地从Copper Center一睹她的侧颜。

从朗格山前流过的铜河(Copper River),非常阿拉斯加的一幅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大雪皑皑,朗格山可是一座活火山,最后一次喷发近在2002年。

朗格-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是全美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53321平方公里,是黄石公园面积的六倍。然而地方虽大,这个公园的基础设施却和黄石公园不能比,甚至也不如迪纳利国家公园。访客中心所在地Copper Center只是在公园的边缘,要想深入公园,得从Copper Center开车112英里到一个叫McCarthy的地方,其中后半程60英里是路况较差的碎石路,单程需3个多小时。在McCarthy你可以看到一座保留非常完好的金矿(名为Kennecott),以及钻入朗格山脚下的冰川里,来一场冰洞探险(在McCarthy有导游带队的项目)。(以下两张图来自网络)

如果你懒得开往返6小时碎石路,也可以和我一样,在Copper Center的访客中心远眺朗格山,看一场关于朗格-圣伊利亚斯国家公园的风光纪录片,然后继续南下Richardson Highway,重头戏还在后面。

离开Copper Center南下,你会发觉不断地在上坡,周围的天气也愈发恶劣起来。因为我们正在翻越阿拉斯加南端的另一系山脉–楚加奇山脉(Chugach Mountains,得名于附近的原住民部落名)。Richardson Highway翻越楚加奇山脉的最高点是Thompson Pass,时常大雾弥漫,开车需小心。这里冬季更是大雪封山,因此冬天要去瓦尔迪兹只能坐船或飞机了。

而高山分隔的两面,通常也是风景迥异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如果你看到下面这个分成两块的Worthington冰川(Worthington Glacier),就说明你马上要到Thompson Pass了。

一旦过了山头,瞬时地貌骤变,很可能天气也骤变。仿佛突然来到了浙西大峡谷(此地名为Keystone峡谷)

峡谷里的这个瀑布的名字很俗–马尾瀑布(Horsetail Falls)

好了,瓦尔迪兹(Valdez)就在眼前了!那里究竟有什么等着我呢?且听下回分解~

比如,在荒无人烟的阿拉斯加,意外遭遇强势围观?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国家公园尚未亮相呢。毕竟是地大物博的阿拉斯加,分上下集也是应该的。并且,下集的天气要好得多!

美国的风景也不仅在阿拉斯加,美国与中国面积相当,气候条件优越,各种地貌和自然奇观不计其数。这里有黄石公园的气势蓬勃,优胜美地山谷的秀丽,阿拉斯加冰川的恢弘,夏威夷火山的奇妙,大峡谷的巍峨,大沼泽的神秘……

搜索更多有关“开着房车带着三个月阿拉斯加:阿拉斯加丨驾着房车拥抱野性的呼唤”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