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时间开车导致腰突的怎么康复?经常开车的人容易腰痛
开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但也是一种导致腰部负担过重的危险因素。长时间开车会使腰椎间盘受到持续的压力和振动,导致腰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引发腰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本文介绍了开车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广大驾驶者的健康意识和保护措施。
一、开车为什么会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是位于腰椎骨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主要起到缓冲和稳定脊柱的作用。腰椎间盘由外层的纤维环和内层的髓核组成。
纤维环是由多层胶原纤维交错构成的环形结构,能够承受多方向的拉伸应力。髓核是由高含水量的半流体组织构成的球形结构,能够承受压缩应力,并在不同方向分散压力。
当人们长时间开车时,由于坐姿不正确、座椅不合适、路面颠簸等因素,会使腰部承受过大的压力和振动,导致腰椎间盘受到持续的挤压和扭转。
这样会使纤维环逐渐变得松弛、破裂或撕裂,髓核则会失去水分、变得干瘪或突出。当髓核突出到纤维环以外时,就形成了腰椎间盘突出(俗称“椎间盘滑出”)。
如果突出部位压迫或刺激到邻近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则会引起腰部或下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神经性症状。
开车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坐姿不正确。开车时,人们往往会将身体向前倾斜,使得背部与座椅之间形成一个空隙,导致脊柱失去支撑,增加了腰部肌肉和韧带的负担。
同时,人们也容易将头部向前伸展,使得颈部肌肉紧张,影响了血液循环,造成了颈部和肩部的不适。
座椅不合适。座椅的高度、角度、软硬度等都会影响到腰部的舒适度。如果座椅过高或过低,会使腰部过度弯曲或伸展,导致腰椎间盘受到不均匀的压力。
如果座椅过软或过硬,会使腰部缺乏适当的支撑或受到过度的冲击,导致腰椎间盘受到不必要的损伤。
路面颠簸。开车时,路面的颠簸会使车辆产生上下或左右的振动,这些振动会直接传递到腰部,使腰椎间盘受到反复的冲击和扭曲,加速了腰椎间盘的退变和突出。
二、腰椎间盘突出有哪些危害?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根据统计,全球约有80%以上的成年人有过不同程度的腰痛经历。其中,约有40%~60%的腰痛与腰椎间盘突出有关。
腰椎间盘突出除了会导致局部或放射性的疼痛外,还会引起以下的危害:
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导致腰椎退行性变、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等并发症。
压迫或刺激马尾神经,导致马尾神经综合征,表现为下肢无力、麻木、感觉异常、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
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导致消化不良、便秘、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影响心理状态,导致抑郁、焦虑、失眠等。
三、开车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如果长时间开车后出现了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腰部或下肢持续或反复出现疼痛、麻木、刺痛等不适感。
腰部或下肢活动受限,不能正常行走或站立。
膀胱或肠道功能异常,如尿失禁或排便困难。
下肢出现肌力减退或萎缩。
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您的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持续时间、诱因和缓解因素等情况,以及您是否有开车习惯和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您的姿势、步态、肌力、感觉和反射等情况,以及是否有神经根压迫征象,如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
影像学检查。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和体征,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CT、MRI等,以观察您的腰椎间盘的形态、位置、大小、突出程度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对神经的压迫或刺激。
四、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关键是保护好腰部,减少腰椎间盘的损伤和退变。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扭腰。坐姿时应选择高且有靠背的椅子,卧位时应选择硬板床。
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开车。建议每隔1~2小时停车休息一下,做一些腰部的伸展运动。
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和防止腰椎间盘突出。
如:①腰部的伸展运动;②“鱼跃式”腰背肌锻炼。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冬季可穿保暖内衣或佩戴腰带。
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平时应配带腰围,限制腰部活动,避免重病情或复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
应尽早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治疗增加难度。
五、如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则是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体差异,采取综合性、个体化和分期性的方法。
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保守治疗是指不采用手术方式,而通过药物、物理、康复等方法来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和防止复发。保守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或急性期的患者。
具体方法包括:
肌肉松弛药(如苯海拉明)、维生素B族(如硫酸胺)、神经营养药(如甘氨酸)等,以减轻炎症、缓解痉挛、改善神经功能等。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热疗、电疗、超声波、激光、牵引等,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减少压力、刺激修复等。
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按摩、针灸、推拿、理疗、运动疗法等,以放松肌肉、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增强力量和柔韧性等。
保守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一般需要持续2~4周,才能看到明显的改善。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应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而手术治疗是指通过切开皮肤和软组织,直接切除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或刺激,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或慢性期的患者。具体方法包括: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后方切口,沿腰椎后突切开骨质和韧带,暴露腰椎间盘,再用钳子或吸引器将突出部分切除。
开放手术的优点是彻底清除突出组织,缺点是创伤大、出血多、感染风险高、恢复时间长等。
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手术方式,通过小切口,借助显微镜或内窥镜等设备,精确定位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再用特殊的仪器将突出部分切除或溶解。
微创手术的优点是创伤小、出血少、感染风险低、恢复时间短等。手术治疗的效果一般较好,能够迅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手术治疗也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感染、出血、脊膜瘘等。
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之前,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方法、预后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决定。
结语
开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方式,但也是一种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
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腰部健康,广大驾驶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扭腰。在一定的时间内,应随时调节体位,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如久坐,尤其长时间开车。
建议每隔1~2小时停车休息一下,做一些腰部的伸展运动。功能锻炼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和消除腰椎间盘周围软组织的水肿,延缓和防止腰椎间盘突出。
如:①腰部的伸展运动;②“鱼跃式”腰背肌锻炼。
注意腰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冬季可穿保暖内衣或佩戴腰带。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平时应配带腰围,限制腰部活动,避免加重病情或复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应尽早地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延误病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治疗增加难度。
推荐
- 1冬天龙猫可以承受多冷:冬天到了,龙猫怕冷吗495
- 2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的画面 温柔的千寻与无情的宫崎骏400
- 3铲屎官必知猫咪有哪些常见疾病?这10种表现代表猫咪生病了273
- 4打造流浪狗猫救助基地方案:郑州碧沙岗公园爱心保安坚持照顾流浪猫158
- 5最新竹鼠养殖合法吗?过街喊打的老鼠现在却成了香饽饽424
- 6二十天左右的狗狗怎样训练上厕所 怎样让狗狗适应新的环境303
- 7推荐一款不贵又长肉的猫粮:5款高性价比猫粮推荐养猫种草好物457
- 8魔兽世界仲夏火焰节任务在哪领:wow最详细仲夏节火焰位置讲解-外域149
- 9熊猫节有哪些活动?你能抵住熊猫的呆萌诱惑吗325
- 10刘昊然代言tods:刘昊然代言并且走向国际舞台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