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李根寿简历:李根寿,评职称

人气:181 ℃/2024-09-14 00:19:49

评 职 称

梅新田老师早就想让自己的职称往上升一级了,升上中教一级,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高级,想都不敢想。眼见得比自己年岁小教龄短的同事们一个个都成了“中一”,他实在有点沉不住气了。至于说,升了职能涨多少工资,他倒不在乎,让他带着“中二”这个职称退休,他觉得是一种耻辱。别人问起来:为啥熬到退休还是个“中二”呀?他觉得无法答对。职称就是个招牌——你教书肯定是平平常常,甚至是庸庸碌碌,要不,到了,咋还是个“中二”?

于是,梅老师开始着手准备“评职”事宜。“评职”必须得过“计算机考试”这一关,这就让他头疼起来。平时他不怎么玩电脑,实在躲不开要打字,也是一根指头去敲键盘上的拼音字母。这一回,为了练习,他让儿子买了台二手电脑。练了几个月,一坐到电脑跟前,心里就发怵。硬着头皮报了名,结果成绩不合格。年岁越来越大,考试越来越难,这只“拦路虎”让梅老师对“评职”彻底死了心。谁知第二年上头来了通知,男老师到了五十五岁,评职称可以免除计算机考试。这一消息对于梅老师来说无异于一声“春雷”,“评职”之心死灰复燃。于是,五十三岁的他盼着赶快过完这两年!你看,为了“评职”,盼望自己老得快一些,是不是当今一奇葩现象?

过了五十五岁生日,没过多长时间,“评职”的通知就下来了。梅老师第一个找到领导报了名。听说“评职”必须要有论文发表,可是,别看梅老师当了三十年的语文老师,写论文还是第一次。再说,到哪儿去发表?这又让梅老师犯了难。好在同办公室里的年轻同事热情相助,帮他从电脑上找来一篇论文,掐头去尾,改头换面,署名“梅新田”。又让他出了三百块钱,弄回来一本有他“大作”的论文集。他又打问还需要什么条件,同事们都说:你不用发愁了,你免去了计算机考试,有了论文,教龄又那么长,还有好几个模范证书,只要有一个名额,非你莫属。

梅老师吃了定心丸。往年“评职”都是论资排辈,因此,他觉得胜券在握。因为办公室里的同事都对他帮了大忙,他就领着他们到公路边上的饭店里吃了顿饭。他还说,如果评上了职称,他就雇一辆车,让大家到县城的“又一春”去撮一顿。

评定职称的名额下来了,中学有三个,报名的有六个老师。梅老师把自己跟另外五个竞争对手作了比较,如果按照条件排队,除了文凭这一项不及他们,其余各项都不落后。

校长把他们六个人叫到办公室开会,就“评职”条件问题,征求他们的意见。教初三语文的孙老师首先发言:“往年都是论资排辈,这不公平。”他看了梅老师一眼,“我这不是冲着老教师说的。我认为,上级主管部门也不赞成‘论资排辈’这一说。因为评定职称是看一个老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成绩突出。如果成绩突出,甚至优异,就因为他年轻,他就必须在后边等着?”梅老师心里一紧,一看校长,校长正连连点头。他明白孙老师的意思,因为这个年轻人是“学科带头人”,辅导学生作文获过市级一等奖,去年年底还评了“优”,正是他说的“成绩突出”。梅老师刚想说话,比他小两岁的教数学的王俊娟老师说话了:“孙老师说的在理。但是,我,还有梅老师,年岁都不小了,再耽搁两年,就没指望了。所以,孙老师,还有你们几个年轻的,时间多着呢,让让我们,让一让吧。”

王老师头发花白,身材矮小,蜷缩在大沙发里,完全是一个可怜的小老太婆。

“学科带头人”一撇嘴,冷笑一下,没说话。另外三个,都不到四十岁,一个用指甲刀修指甲,一个看手机,一个耷拉着脑袋瞅着自己的脚尖。看上去,几个人丝毫没有通融的意思。

梅老师想说几句,一想,说出来跟王俊娟老师的意思一样。干脆,不发言,看校长怎么说。

校长看上去很为难,眉头紧锁,把手里的碳素笔在办公桌上得得地戳着,不说话。

办公室里非常寂静,校长笔戳桌子的声音就显得很响亮,戳得梅老师心里一阵阵生疼。

“谁有更好的办法?”校长停止了戳桌子,转着脑袋,从这个老师看到那个老师,六个人看了个遍。

修剪指甲的教体育的张老师把指甲剪放进衣兜,拍拍两只手,又吹掉膝盖上的碎指甲,转着眼珠,嬉皮笑脸地说:“校长,我有个办法。这法子不是我发明的,是往年别的学校早就用过的。很公平,评上的评不上的都无话可说。”

校长一探脖子:“说,啥办法?”

张老师把脸一沉,很严肃地说:“抓阄儿!”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俊娟老师第一个反对:“不行不行!那样好坏不分,全凭运气!”

“谁好呀?谁坏呀?”张老师两手一摊,表示无奈。

“学科带头人”孙老师也不同意:“如果成绩突出的抓不住,评不上,教学积极性岂不受到打击?”

张老师把摊开的手又蜷起来:“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又没人说话了,又是一片寂静。不过,校长再没有用笔戳桌子。

校长接了个电话,说:“中心学校催呢。我看这样吧。张老师说的确实也是个办法。时间紧迫,不容我们再拖下去了。你们都是好老师。梅老师王老师德高望重,孙老师你们几个年轻有为,是我们学校的台柱子。你们说,上级没有指定评定条件,让我怎么办?我愿意让你们都晋级,可名额有限呀!”说到后一句,校长的语调里几乎带着十分无奈的哭音。几个老师都不说话了。

校长把一张打印纸裁成六小块,在三块纸条上打了对勾,另外三块打了叉号。校长把六块纸条托在手掌上,让六个老师一一过目。然后,折成指甲盖大小的纸卷,堆在桌子上,用盖电脑的红绒布把纸卷盖上,让老师们来抓。

孙老师第一个抓。他背过脸不看,摸出一个展开——又是一撇嘴,一冷笑,让人捉摸不透。

体育老师和另一个小个子男老师抓了以后,相互看了一下,体育老师朝小个子老师的肩窝捣了一拳。

另一个年轻老师坐得时间长了,脚麻站不稳,他就一只脚跳着去抓,抓了一看,学着网上骂了一句粗话,把纸条放进嘴里嚼起来。

王老师示意梅老师去抓,梅老师不动,坚持让王老师先抓。

王老师脸色蜡黄,走到校长的办公桌前,抖着手,小心翼翼地摸出一个纸卷,展开,盯了老半天,突然把纸条捂在脸上,嘤嘤地哭起来。

校长也不知道这是喜还是悲,赶紧扶着她坐回到沙发里。

还剩下一个纸卷,校长掀开红绒布,示意梅老师来抓。梅老师心里犹如一团钢针在扎,故作镇定,但声音哑哑的:“我还抓什么?他们一展开,不就明白了?”

嚼掉纸条的那个老师啥也没说,大踏步地走了。体育老师冲着大家挤眉弄眼一笑,手插在裤兜里,迈着方步,也走了。

梅老师心里开始发毛。不过,他还是盼着正在啜泣的王老师也站起来往外走。可是,王老师站起来却没走,而是把纸条抻抻,平展展地放在校长面前,又坐了下来。“学科带头人”孙老师和小个老师也把纸条放在桌子上,也坐回了原位。

梅老师坐不住了,他想站起来,但使了两次劲,没能站起来,最后用力一扶沙发扶手,站起来了。他忽然想起了传说中的“抓阄”的猫腻,便走到桌子跟前,一一验看了那三个纸条,上边都是对勾。又哆嗦着好不容易才展开最后一个纸卷,上边赫然架着一个刺心扎肺的大“X”!

事后,梅老师请假说是去外省看望自己的儿子儿媳,其实是把自己关在家里病了一周。

在一次全体老师会上,校长对“评职”一事作了自我批评,说中心学校校长向全乡通报批评了“抓阄定员”的做法。说此举太草率,太荒唐。这么严肃的事情,竟做得如同儿戏。一定要引以为戒。

梅老师深知此法欠妥,但他也实在说不出它的不妥之处。只好认定自己运气不济。不过,通过这次“评职”,他认识到:光有“苦劳”没有“功劳”实在不行。下一次,肯定不会再抓阄,“论资排辈”也不保险。

于是,梅老师开始为下一次“评职”努力。他要整到“硬货”。

还是那句老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梅老师的“有心”和“有功夫”,年终考试,他教的班,语文成绩列全年级第一。为此,年终考核,获优秀等级;他辅导学生参加市级作文竞赛获一等奖,他因此获“最佳辅导奖”;县里举办初中生演讲比赛,他亲自写稿,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最后,学生获一等奖,他获“最佳指导奖”。综合上述成绩,他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这“优秀”、“最佳”和“带头人”,就相当于奥运会上的金牌呀!一年中,他几乎没有请过假,老母亲生病住院,正好碰上他陪着学生去演讲,顺便去看望了一下。他想:我这是实实在在的“德能勤绩”俱佳,今年“评职”,看你们怎么说!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又到了“评职”的时候。今年中学还是三个指标,可报名的却比去年多了三个。这就意味着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为有了去年的经历,办公室里的同事们谁也不再提及“评职”一事。梅老师因为有“硬货”在手,心态坦然,言语平和,“评职”一事,也只字不提。

九个竞争者接到通知,陆续来到校长办公室。因为校长在市里开会,接待他们的是副校长。

顺便说一句:校长和副校长都很年轻,他们三年前就是中教一级了。

副校长简明扼要地讲了“评职”的大政策。说到条件,他说中心学校已作出了规定。他把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挂在了墙上,上面写着:

“一、年终统测所教班级成绩为同年级第一名者,得1分。

二、指导(辅导)学生参加活动获奖者,得分为: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乡级;1分。

三、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评优课”活动,并取得名次者,得1分。

四、是市级“骨干教师”者,得1分。

五、全年出勤率达到95%者,得1分。

说明:二三四项均以盖有相关单位公章的有效证件为准;第二项中,若获得多个奖项,只选一项,以最高级别为准;第五项以教导处统计结果为准。各项得分累加,从高到低选取。若有并列难决,则由全体教师投票选取。”

选手们都瞪大眼睛看着小黑板,眼睛近视的还走上前去看。那个体育老师有些激动地说:“第一项不公平!年终体育没考试,我的成绩怎么算?”

副校长平静地说:“还没跟你说呢,校委会已商量过了,你们上课风吹日晒的,也得1分。”

体育老师说:“这还差不多!”

看了小黑板,九个老师中,有的喜形于色,有的愁容满面。一个青年教师说:“咱不行,你们争吧!”拔腿要走,副校长唤住了他,说有表格要填,填完后,将表格与证件一并交上来,最晚不超过明天中午。

梅老师算了一下,自己的第一项、第二项和第五项可以拿到5分,尤其是第二项的3分,太有分量了!而其他老师虽说有的“评优课”可以得分,有的“骨干”可以得分,就是两项再加上一个“满勤”,才3分呀!他细细地跟别的老师一一作了比较,可以说,这一次是万无一失!

第二天下午,“职称评审小组”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把人员定下来了。副校长召集九个人开会,依然出示了小黑板,从高到低依次写着九个人的名字,名字后边跟着他们的得分。梅新田列第四,确实得了5分。

这一回梅老师有些激动了,也不顾同行们的情面,要查看他们的证件,要证实他们的得分。

九个人的证件依次摆在大办公桌上,梅老师只看了第一名放在最上头的那个大红的证书,头就要爆炸——“全国中学生钢笔字书写大赛一等奖”!

梅老师全懵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咋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他脸色变得煞白,拿起自己的证件,让那张表格翩飞到地上,摇晃着身子,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搜索更多有关“李根寿简历:李根寿,评职称”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