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反刍动物为什么不能口服抗生素?反刍动物循环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

人气:309 ℃/2024-12-05 13:52:43

摘要:受全球供需关系影响,反刍动物的养殖量正在逐年攀升,尤其是以牛和羊的规模化养殖最为显著。而有一个问题对于养殖户来说一直困扰着他们,那就是牛、羊寄生虫问题。本文主要牛、羊的循环系统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广大养殖户解决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反刍动物中牛和羊循环系统寄生虫病目前在我国流行较为广泛,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有很多牛羊循环系统寄生虫病在养殖生产中很常见,例如日本分体吸虫、巴贝斯虫、泰勒虫等,下面笔者就围绕这些常见的典型寄生虫做以阐述分析。

1日本分体吸虫病

日本分体吸虫主要寄生于牛和羊体内,也称为日本血吸虫病。该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虫主要寄生于终末宿主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内,并且虫体还可在肠系膜中四处移动"。该病的一个可怕之处在于,一条雌虫每天可在宿主体内产虫卵上千枚。现已验证,在国内的日本分体吸虫的中间宿主主要为钉螺。而牛、羊感染日本分体吸虫也与接触含有尾蚴的水源,或摄人被污染的食物等相关联。由于虫体在宿主体内能移行,这也给宿主造成了不可逆的机械损伤。该病的高发流行与季节有关,气候温暖的春、夏季是感染此病的高发期。感染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黏膜呈白色,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畜逐渐消瘦,出现水肿消化不良甚至里急后重的表现,尤其是犊牛与羔羊感染后的症状最为明显,而病死率相对其他家畜也是最高的。对于其诊断来说,病原检查和免疫学相关实验是最理想的检测手段。常用易操作的方法一般采用粪便虫卵毛蚴孵化法。而临床针对日本分体吸虫的治疗来说主要依据病畜体重采用口服吡喹酮、硝硫氰胺、*********等进行驱虫。除此之外,由于日本分体吸虫也可感染人,所以不光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饲养管理,还要加强对人畜粪便管理和控制感染源,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切断以钉螺为典型代表的中间宿主与其他宿主之间的联系。

2巴贝斯虫病

巴贝斯虫在我国也很常见,分布广泛,是一种主要寄生于牛、羊血液的较为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巴贝斯虫的流行还与其传播媒介蜱的活动轨迹、消长规律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犊牛和羔羊感染率较高,而老弱病牛,羊感染此病后由于使役过重,还会加重病情。成年牛、羊相对来说虽然感染率不高,但是其一旦感染临床症状比其他组感染表现的更为严重。感染巴贝斯虫在前期会有10d左右的潜伏期,这段时间无显著症状。之后病牛会表现为:稽留热(体温飙升2℃~39℃),呼吸急促但精神沉郁,反刍基本停止且食欲不振,偶见便秘或腹泻,粪便呈恶臭味。怀孕母牛有时也会出现流产,急性重症的牛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部分会在1周内死亡,甚至死亡率会高达60%左右。对于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可围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两方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是针对病牛所处环境有无可以携带该病的蜱或该病牛是否涉及异地引入。实验室常用较为有效的方法有ELISA以及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等。对于该病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咪唑苯脲、三氮脒等药物肌肉注射驱虫,同时要注意每日注射次数、给药剂量、间隔时长。因为药物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药物注射后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注射解******物。预防该病最主要的手段是其传播媒介蜱。

3泰勒虫病

泰勒虫在一些方面与巴贝斯虫相同,在我国流行分布广泛,两者传播媒介都是蜱,且主要感染牛、羊,我们有时也把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病合成为梨形虫病。泰勒虫病主要流行与春夏季,这与其传播媒介蜱的活动规律一致。主要见于犊牛、羔羊易感,老弱及过度使役的病牛、羊容易发病致死。该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在3周左右,发病后主要症状为高热稽留、食欲废绝且精神沉郁。通过对感染该病的牛、羊淋巴结穿刺涂片镜检会出现典型的“石榴体"现象。病牛、羊还有一个典型症状表现在于其肛门及阴囊周围会出现明显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和溢血斑,感染后期黏膜还见黄染,排出的干黑状带血粪便。对于泰勒虫病的诊断来说,除了上述淋巴穿刺镜检外还可通过耳缘静脉采血进行涂片镜检。治疗该病可采用磷酸伯氨口服或三氮脒肌肉注射的方法驱虫,相关文献报道还可采用口服新型药物(黄花青蒿)的方法进行驱虫。对于该病的预防与巴贝斯虫病的手段相似,都是主要消灭其传播媒介蜱。也可通过加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方式来预防此病。

通过对以上三种循环系统常见寄生虫病的阐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养殖生产中,不单单要注意养殖环境及卫生,还要定期对家畜进行驱虫,消灭寄生虫的主要媒介是预防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我们也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反刍动物等家畜的机体免疫力来预防寄生虫病的发生。

搜索更多有关“反刍动物为什么不能口服抗生素?反刍动物循环系统常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