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家余雷公益讲座全过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讲述文学的力量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做客齐鲁大讲坛,讲述文字的力量如何“启动”人生
地点:山东师范大学
主题:齐鲁大讲坛175期——《文学的力量》
主讲人:汤素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孙书文(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汤教授将为我们讲述,文学宝库中那些教育我们、鼓励我们的杰作拥有怎样强大的力量,它们会如何改变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强大。
(本场讲座内容在稿件内更新,请大家注意刷新阅读)
主持人:
搭建思想平台,共享精神财富,欢迎来到由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齐鲁大讲坛。今天是讲坛的第175期,今天可以说我们是“四世同堂”,六一儿童节刚过,我看到我们有老先生,还有非常小的小朋友,非常欢迎大家来到山东师大。
齐鲁大讲坛是咱们山东省社科联、山东大学、齐鲁晚报、山东博物馆联合主办,这个大讲坛是2005年创办,它的宗旨是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升公众人文素养。这个讲坛应该讲很有特色,特的特色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高端化的人员,请来的都是大家。所以我们今天把汤教授请来,现在是地175期,174期是请了宗教授来讲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包括还曾经请学清华大学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级的人物、还有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多平台传播,我们的现场是一个传播,还有齐鲁晚报在此结束之后会有一个专访和专题介绍,再有就是齐鲁壹点会直播,随时把现场的盛况能够传递出去。
齐鲁大讲坛它的主场是设在省博物馆,今天是第一次到我们山东师范大学,刘书记、张主席可能有很多考虑。我觉得这也是对我们山师大蓬勃生机的一个肯定。再有,昨天的六一儿童节刚过,也首先祝在座的同学节日快乐。今天讲坛的主题是《文学的力量阅读与写作启动人生》,这个主题结合六一儿童节,让我们似乎又回到了童年的时代。童年是我们人生非常重要的阶段,汤老师曾经提到过一首诗,题目叫《一个孩子天天向前走》,诗中写到,“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观看某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那个对象成为他的一部分或者继续许多年或一个世纪,连绵不已。”所以儿童时代对我们影响是非常大,这个话我们如果朴素一点讲,我们如果小时候学东西打个比方,好比是钢板上打眼,不容易,但牢固;成年学东西,好比在泥板上打眼,较容易,但不成就;老年时学东西,好比在水里打眼,打后即闭合。所以我们讲儿童时代学到的东西可能对我们影响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这个年龄阶段,70年代的人,在小时候学到的比如马兰花,还一直在我耳朵边回想,他写到,马兰花马兰花,勤劳的人们在说话。
我们这次大讲坛,有幸请来汤老师,汤老师是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些名头我们在高校里的同学都要知道,这都是国家级、重量级的称号。万人计划是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我们把它建成为叫万人计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中组部、人社部11个部门联合颁发的,我们在座的万校长就是万人计划的专家。汤老师在儿童文学界享有盛誉。汤老师的作品曾经获得一系列大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是全国性的优秀四大奖之一,其他的三个是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和骏马奖。儿童文学奖是四大奖之一。唐老师的代表作有《笨狼的故事》等等。
下面让我们有请汤老师为我们讲座!大家欢迎!
汤素兰:谢谢孙院长的介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坛友、各位大朋友、小朋友: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在齐鲁大讲坛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文学的一些感受。我昨天正好在国家图书馆也做了一堂讲座,那堂讲座的题目叫小孩子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昨天虽然是六一儿童节,但是像这种大讲堂一般有一个正常的现象,一般来听样作的都是一些劳德听友,但是我发现满眼望过去孩子只有两个,其他都是成人,就像今天一样,也是四世同堂。所以我说当我在我的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个讲座的题目,说小孩子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有个朋友开玩笑说,因为他是小孩子,所以不能读成人文学。
今天在座的老爷爷为什么要读、老奶奶为什么要读?因为你要返老还童,中年人为什么要读?因为你要重新成长,小朋友为什么要读?因为你正在成长。我们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杂志就叫《儿童文学》,它的封面上有句话叫“本刊适合9岁到99岁的所有公民”。
在来之前,因为我是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也是研究儿童文学的,但是在来之前,大家都告诉我说,这个讲坛的听友构成是比较复杂的,不只是孩子,所以我今天选择的一个题目叫《文学的力量》。我想文学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常常想我们的文学还有什么用?
文学还有什么用?我有一个湖南老乡他叫沈从文,不知道在座的朋友有没有去过江西凤凰。如果去过凤凰,有没有去过沈从文的墓地?他的墓非常朴素,只有一块小小的石头,石头上刻着这么几个字,不是特别显眼,叫“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他是一个作家,写了一辈子,他自己认为,我觉得这16个字就告诉我们文学有什么用。因为作家他在写作的时候,他是在对自身的人生进行思考,你照作家那样思考,能认识这个我,我想是自我。我觉得一个人在这一生中认识自我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自我同时认识他人,通过他人认识世界,也就是我们达到了对自我和世界的一种认识。我想文学它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想古往今来,文学就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功用。
另外还有一个作家是巴金先生,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门前,有一块石头,石头上刻着巴金先生这样的一段话,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做得更好,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好。”我想我们从古到现在,一直到现在,文学就有这样一种力量,认识自我和他人,让我们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今天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阅读文学作品,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作家在从事写作。文学因为它有这样的一种力量,所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对于文学的认识,和我在我的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我觉得文学能带给我们的是些什么东西。
文学为什么让我们变得更好?因为艺术家创造艺术,而艺术塑造我们。所有的作家都应该是会讲故事的人,故事像面包一样古老,面包我们吃了是长我们的身体,而故事我们吃了是长我们的思想和智慧的。在美国的一个文学研究者这样说过,他说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听故事,我们沉浸其中,故事哺育了我们,我们得以弄懂这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摄取那些讲给我们的故事。故事给我们降生其中的世界,故事用条理分明的意向有效取代了现实世界的不和武昌,这些意向使我们确信世界是可驾驭的。在建构这样一个世界的过程中,故事也建构了作为其中的存在者的我们。然后我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故事以及我们的文化的叙述模式,塑造出一个自我。尤其是儿童时期所读的或者所听的故事,确立了我们最初的存在关系,同时也塑形了我们的主体。所以我们都是吃故事长大的。
在很小的时候,当家长告诉你你不要说谎,你记不住这句为什么不要说谎,家长会告诉我们一个故事《狼来了》,于是你一下就记住了。而故事如何塑造了我们自己?我想有一部文学作品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这个作品就叫《一千零一夜》,它的故事是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每天晚上要杀一个姑娘。有一个勇悍的女孩进了王宫,每天晚上跟皇帝讲故事,每当讲到故事最精彩的时候,好,天亮了,国王得工作了想要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且听下回分解。在第二天晚上继续讲。所以她一直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惩恶扬善的故事,都是告诉你善良能得到回报的故事,都是告诉你残暴是多么不人道的故事。这个国王听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以后,然后他那颗石头的心都被感化了,最后他取了这个姑娘做他的王后,从此以后再也不要每天晚上要杀一个姑娘了。这是一千零一夜,它虽然是阿拉伯的一个民间故事的全集,但是讲述故事的人用一个故事套住了所有的民间故事,而我们的所有的民间故事其实都代表了我们人类自身、我们集体的一种道德和情感。所以这是集体的智慧。所以它把我们所有的民间故事、阿拉伯的所有的民间故事套在这样一个故事里,以这样的故事模式,其实这个故事的模式就告诉我们故事究竟有什么用,或者文学究竟有什么用,所以它可以塑造我们。所以它可以塑造我们的主题,可以塑造我们自己。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家、艺术家创造艺术,但当我们沉浸其中的时候,艺术就塑造了我们自己。
分解来说,我觉得文学的第一种力量,应该是让我们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生活中不是缺少了美,而是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而文学就是所有的艺术家自己的眼睛发现了这个世界,然后他们把他们的发现成就出来,你们就借他们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当你借他们的眼睛看的多了,你的眼睛也就练就了,你就学会了一种发现。我们当代一个作家格非说过,“作家就是观察者”,当然这个观察者也不是随随便便观察的,需要有一定的训练,要有足够的敏感性,需要有一定的聪明,当然也需要有学识。看上去好像作家都是更高明一点的观察者,但是我相信所有的艺术它在成为艺术之前,都是一种技术。我们都说熟能生巧,只要你学会了像作家那样观察,你也能有一双发现这个世界的美的慧眼。因为观察和一般的看是不同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方向的、比较持久的一种知觉,比较持久的一种看。所以我们把观察叫做眼睛的采访。
下面我们看到,有一个是蝴蝶,有一个是花。这两张图,蝴蝶和花是不是都很美?他们相同的地方在很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一个会飞,一个不会飞。但是当一朵花开在枝头风吹过来的时候,花是不是也在飞?当一个蝴蝶落在了枝头,风有没有、蝴蝶也不动的时候,它不是也没有飞,是不是也像花?所以有一个作家他发现了,《花与蝴蝶》,他说“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蝴蝶是会飞的花。蝴蝶是会飞的花,花是不会飞的蝴蝶。花是蝴蝶,蝴蝶也是花。”是不是下次我们再看蝴蝶和花,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这上面还有张图片是柠檬,这是我们所认识的柠檬,它是黄色的,是椭圆形的,它吃起来是酸的。这是我们的发现。但是有一个日本作家,他发现的柠檬跟我们发现的柠檬不一样,因为他发现的不只是柠檬的外表,他还发现了柠檬的内心。他说“柠檬,一定是想到远方去。薄薄的切一切,就会明白柠檬的心。薄薄的切一切,滚出好多个车轮。散出好闻的香味。车轮车轮车轮。柠檬,你一定是想到远方去。”我们大家都切过,但我们没有像作家这样联想和想象,于是当作家告诉我们柠檬原来有这样的心事,我们明白了柠檬为什么是酸的,因为它的心事只有不被人们明了,只有打开它的内心,我们才能看到柠檬的心事。他是不是让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就有一点不一样了?所以生活是需要我们去发现的,也是需要我们去发现了以后用心去感受的。没有了发现,生活似乎就是索然无味的,但是你有了法相,你会发现,生活其实是充满了滋味,充满了生活的各个环节。所以要想生活的更美好,亿多读一点文学作品,多一点像作家一样对生活的美的发现。
其实阅读的过程就是唤醒我们自我记忆的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在唤醒自我,这个阅读的过程正是唤醒我们自我记忆的一个过程。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回家,可能第一个动作其实都是脱鞋。每个人家门前都有一个鞋垫,我们平时都忽略了这个鞋垫有什么用?鞋垫上的鞋表达了什么,有一个台湾作家他就发现鞋垫上的鞋代表了什么。“我回家把鞋脱下,姐姐回家把鞋脱下,哥哥把爸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这一天的见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湾,享受家的温暖。”门前的鞋垫,我们天天都见,你用心去发现,门前的鞋其实就是一家人。如果一个小孩读了这首诗,我想他今天回家就感觉不一样了,我的小船回来了,爸爸妈妈的小船回来了没有。这样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不一样了,他对家的认识也就变得不一样了。所以我觉得文学有一个很神奇的力量,就是让我们学会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发现,你才能感受。这是对生活的发现。
还有对自然的发现。这是一首小童诗,我的一个湖南老乡写的,“冬天,果树光秃秃的;没叶,没花,没果……小鸟,站在树枝上唱歌,像叶,像花,像果。”
在座的我想有多少朋友是见过农民插秧的?或者自己插过秧的?有没有做过农民的?谢谢。有没有见过农民插秧的?有这么多。农民插秧是插在哪里?水田里,对。农田插秧是差在水田里,大地上一丘一丘平整的水田,当农民还没有插上秧的时候,它像什么?你看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什么?像镜子。假如它像镜子,照着什么?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所以这样的一种田,农民在这样的田里插秧,农民在插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一个作家是这样发现的,他说“水田是镜子,映照着蓝天,映照额白云,映照着青山,映照着绿树。农夫在插秧,插在绿树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云上,插在蓝天上。”那么辛苦的劳作,当你用心去发现的时候,其实它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生活。它不只是插在了水田里,插在了蓝天上、白云上、青山上、绿树上。所以生活当中不是缺少了美,缺少的是什么?发现美的眼睛。而这样的眼睛,我们可以通过阅读、通过文学的阅读去磨炼出来。所以我想这是文学的力量。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一定要有好奇心。所以所有的承认都应该向孩子学习,你才可以有好奇心。我们小朋友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不停的问,因为他有好奇心,他在每个地方都能找到新的乐趣,因为他有好奇心。保持好奇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承认保持好奇心,你才可以保持你旺盛的创造力。这是任溶溶先生,今年已经95岁了,写过《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一个上海的著名的翻译家,这是他写的一首诗《狗叫》,写的他自己有一次到香港讲学的时候,他住在一个房子里,早晨听到狗叫,他写下来的一首诗,我觉得你就可以看到这个人有多么强烈的好奇心。听到狗叫会去看,他会把自己观察下来的写下来。“我对门是一排别墅,偶然一声狗叫:欧欧!猛一下子到处狗叫,从别墅这头到那头。难道对门家家养狗?不忍不住往外瞅瞅。不不,养狗的只有一家,其他叫的,是小朋友。你看他们伸长脖子,大叫特叫,把狗来勾。他们越叫越是来劲,汪汪汪汪,欧欧欧欧!大家倒是看那狗,它好奇地侧转了头,干脆静下来“听”热闹,竖起耳朵,闭上了口。”他教会了我们有好奇心,教会了我们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所以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文学的第一种力量。
文学的第二种力量是什么?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五官之外的第六感官,想象是配置组合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人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去构成没有经过的事物和形象,这是创造力,这是想象力。我们知道,有想象力的人他就有创造力,但想象也是不能无中生有的,是需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去再造形象的,所以阅读最好的方式,我觉得尤其是文学的阅读,有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他说人类如果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所以文学的第二种力量,应该就是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意大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一个童话作家,童话是特别需要想象力的,他写过一首小诗,叫《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我们面前就有张桌子,朋友们,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要木头,对。但他告诉我们,做一张桌子不是要木头,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异想天开吧?他说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就要有大树,要有大树就要有树苗,要有树苗就要有种子,要有种子就要有果实,要有果实要有什么东西?花。所以他说,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看上去极有想象力,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所有的人在读过这样的诗以后,一定会产生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座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如果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除了需要一朵花之外,它还需要什么?别告诉我钉子、锤子和人的劳动,这些你不告诉我我也知道,不需要我想象。当你读了《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之后,你一定会产生联想和想象,除了需要一朵花之外还需要什么?一定需要阳光,一定需要雨露,一定需要泥土。对不对?这些是不是你之前不可以想象到的?但你阅读过,你就有了想象。所以这种想象,想象真的不是无中生有,但一定是有想象力。我是一个童话作家,大家经常问我为什么你会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我说因为我读了好几十念了,我看到有那些新鲜的想象,我就经常会想他怎么想到的,然后我会去学习。而且最重要的是我特别爱做梦,我想大家也做梦,但是可能做的和我有点不一样,你们可能是晚上睡在床上做梦,我就是白日做梦。我的很多童话故事就是用白日梦的方式把它想象出来的。比如去年我有一个东北的朋友,给我寄来一份礼物榛子,大家都知道榛子,这是一种坚果,吃起来很香。我一边吃就一边在想,我很喜欢吃,我现在的门牙还比较整齐,还没有掉牙。我想假如我门牙都掉光了,我该怎么吃榛子?有的小朋友可能会比大人更踊跃的回答,装上假牙。我就跟他们说,你看相我也许一个优雅的童话作家,我坐在我的书房里写两行字就拿个锤子去锤榛子,多难看?我就发挥我的想象力,我想这个世界上谁最爱吃榛子?当然是松鼠最爱吃榛子。松鼠住在哪里?住在森林里。我就发挥我的想象力,我朋友给我寄榛子的时候同时快递一只松鼠,当我打开箱子,一只松鼠出来了,跟我说你好,我来给你剥榛子。从此以后我们就非常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我根据这个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一位老爷爷,每当果树成熟的时候总有各种朋友来看它。所以这就是想象,想象力是需要去激发的。
这是一个小朋友的想象,你看他是如何激发想象的,这是深圳的一个五年级的小朋友写的《ABC字母幻想曲》,它就很好的传达了想象。“A,A,A,你是一座童话的高塔么?那里真的有头发长到地下的公主吗?巫婆每天真的会来吸取公主长法的魔力吗?我真想解救那可怜的公主!A,A,A,你是一架高高的云梯么?我要登上最高处摘下最明亮的那颗星星,送给失明的孩子,让他们也能看到多彩的世界。A,A,A,你是一座古老的金字塔么?法老真的从那走了天堂吗?总有一天,我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B,B,B,你是能听懂小动物言语的耳朵吧?湖中的小鱼告诉我昨晚的美梦。C,C,C,你是万万的月牙么?嫦娥和玉兔会在里面吗?后裔找到他们了吗?月老呀,请为这有情人拉上一条红线。”
还有一个小朋友,四年级,写了一首《锯春风》,“春天,我在家里种凤仙花。种子,那么小,过了几天,小种子长出了小毛,叶子的边缘长着锯齿。风来小苗用自己的锯子把大风锯成了小小的春风。”四年级的小朋友,你看他对世界的感受、他的想象。所以阅读它都能激发我们的想象力。下次我们看到凤仙花的叶子,在春天成长的凤仙花,你就想到。
这是我的《爷爷的朋友》。
我还有个作品叫《奇迹花园》,其中写到一章《圆洞·方洞》,我是怎样想象的?我有一天在书房里写作的时候,我们家书房和阳台是相联的,为了防止蚊子进来,我做了一张纱门,有一天我发现纱门上有两个洞,一个圆的、一个方的。谁做的?老鼠,它是来偷吃的,因为我写作的时候爱吃零食。于是我就发挥想象,为什么两个洞?有两只老鼠,为什么一个圆,一个方?一个圆老鼠,一个方老鼠。但不可以有方老鼠。我说老鼠妈妈生了几个孩子,老鼠爸爸不动脑子,起的名字叫老一老二老三,于是老鼠妈妈生气了,说他不动脑子。于是他想到这个房子的主人会看书。我之所以有这个白日梦,一定是和我之前读过那么多童话有关系。
所以想象一定不是天生的,一定是来自你的学习和观察。所以我们想象力的来源其实有三个。第一就是书籍,第二是生活当中,我们往往说生活比想象更加精彩。第三个,我们人类很多很多的想象来自哪里?来自于一个非常伟大的老师,那就是大自然。我们哈多的发明创造就是向大自然的动物和植物学习,这就是想象。我们的文学阅读只是我们想象力的其中的一个来源。如果今天有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带着小朋友来,我想你除了在这里听这样的讲座和到书店看书之外,要更多的带孩子去大自然。在大自然当中其实人类可以学习到很多很多东西。我们尤其是很多重要的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大自然给我们的启发。这是文学的第二种力量。
我想文学的第三种力量,那一定是能上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我们人类的生命长度都是差不多的,哪怕科学技术发达,说人类的预期寿命能达到150岁,那也只有150。但是人类的心灵宽度可以是无限的,这就要有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而丰富的心灵世界,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有那么多丰富的经历、丰富的心灵世界你可以去阅读别人的故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为每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是把自己用心感受到的他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用文字来表达出来。所以也可以借别人的眼睛看,也可以向别人一样用心感受,然后你就会有一个丰富的心灵世界。因为阅读的过程,我想最重要的,这里有很多文学研究者,阅读的第一个,肯定要寻找共鸣,没有共鸣那就没有办法阅读,然后唤醒自己。所以这样你才能更加丰富自己的心灵世界。
所以阅读是让心灵得到熏陶的过程。什么叫熏陶?林语堂说剑桥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们就是拿着雪茄,不停的熏,然后就熏陶出来了。熏陶是一个接触的过程,它是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的过程。也就是熏陶。在阅读的过程里,恰恰是会被熏陶的过程。所有的小朋友、大朋友,我想大家一定读过一个作品,叫做《木偶奇遇记》,其实它传达了非常强烈的教育意义,一块木头是如何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孩子。这块木头要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孩子,要有心、要能负责任,要能够爱别人。而这块木头最初是不爱别人的,因为他没有心,它是个木头。这是老木匠以木头做的木偶。木匠为了让这个木头去学习,把自己唯一的东西当掉了给特换了课本,当然他上学途中听到马戏,他就把书卖掉去听马戏。他听说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不用读书、不用工作,决定要去,结果到了那个地方,既不用读书、又不用工作,天天好吃好玩的,他变成一头驴子,被人扔到了大海里,又被鲨鱼吞到了肚子里。但是他在鲨鱼的肚子里遇到了一个人,谁?他的爸爸。虽然他这么没有良心,他爸爸还是到处找他,结果被鲨鱼吞到了肚子里。于是他幡然醒悟,开始找工作,照顾他爸爸。最后仙女给了他生命。
孩子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当他理解一块木头是如何变成一个真正的孩子的时候,他就得到了教育,他就会被感动。所以这样的一个阅读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心灵净化的一个过程。
我们在书里会寻找到很多共鸣,在寻找共鸣的时候,我们心会变得更加柔软。这是一个9岁的小朋友,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后写的一个读后感,这首小诗当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比赛中是获了大奖的,叫《别问我这是为什么》。“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到床头边,让梦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我要把担保送给她吃,再把棉衣送给她去挡风雪,在一起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你去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小差的小姐姐。”这是一个孩子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以后写下来的,这就是阅读的过程中,她是不是产生了共鸣,是不是她的心变得更加柔软、更有同情心、更有爱心。这是阅读它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文学的第四种力量,能让我们获得智慧。智慧跟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有很多知识,但是处世一点智慧都没有。有的人很有知识,但不一定很有文化。化是要被熏陶的,所以文学,无数的作家加在一起,对我们的世界的认识用文学的方式来表达出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就像沈从文说的,像他一样,你就能像作家一样思索,可以认识自我,像作家一样思索,你就可以认识他人。最重要的是我们会认识自己、接纳他人、学会外省,从而提高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当中,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我们就学会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而且探究真理与真相。
比如说有一个故事叫《爱心树》,有多少同学和家长们读过这个故事?讲的一个男孩和一棵树的故事,一个男孩和一棵树是特别好的朋友,男孩和树一起慢慢长大。男孩要到远方去,树有什么可以给男孩的?男孩没有钱。树说你把我的果子拿走吧。于是男孩摘下了所有的果子。男孩需要房子,树说你把我的树枝都拿走吧,于是男孩用树枝建了房子。男孩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离开故乡。树说你用我的树干做一艘船吧,于是男孩拿走了树干。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回到了树身边。树说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的了,我只有一个树墩子,你可以坐下来。男孩说我也不需要什么了,我恰恰需要一个树墩坐下来休息。这就是一个绘本故事,叫《爱心树》。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也会反思,你是那个男孩还是那棵树?你对于家长、你对于你的长辈、你对于这个社会有多少索取?最终你有多少回报?这个阅读的过程就会让你学会省。还有《分成两半的子爵》,是正义和邪恶。我们人身伤也是有争议和邪恶的。还有《变形记》,是不是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人也会产生异化?这样的一些故事都会让我们学会反省,学会认识这个世界,然后探究真理、真相。
文学的第五种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正义。我们的世界要变得更加好,我们一定要变得更加勇敢和正义,而且要敢于批判,敢于进步和变革。文学往往能够带来这样的作用。因为文学家他可能不是历史学家,不是社会学家,他不是政治家,但是文学家、艺术家,往往比那些政治家可能更敏锐地能够感觉到社会的变化。所以巴尔扎克说,“教育他的时代,是每一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否则他只是一个逗乐的人罢了。”所以巴尔扎克才会说,他在《人间喜剧》里所看见的,甚至比当时的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所写的要更加丰富,因为教育他的时代,是每一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否则他只是写了一个逗笑的故事罢了。所以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算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帝王统治人民不国是一朝一代而已。艺术家的影响却能绵延至整整几个世纪。他能使事物改观,他规定决定变革的形式,他左右全世界并起着塑造世界的作用。”
郁达夫也说过,“善于观察的人,虽不是神仙,虽不是语言家,但他却能从现在观察到将来,从歧路上观察到正路上去的。”
安妮她不是作家,是一个犹太女孩,但是她用她短暂的生命写过《安妮日记》,所有知道她的故事的,没有不对纳粹,就是二战希特勒的残忍不愤怒的。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还有这本书《汤姆大伯的小屋》,大家知道,在林肯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他说发动这场战争的不是他,是一个小女人。他写了《汤姆大叔的小屋》,第一次以美国黑奴的悲惨生活呈现出来,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怒。尤其是激起了北方很多人对黑奴的同情。所以艺术家总是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的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甚至超越了他的时代,预言未来。
正因为作家的作品里有这样一种力量存在,所以就教我们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同时学会思考,去承担责任。所以我们在思考这个世界的时候,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是在思考了人和世界的一些关系,思考了我们这个生活当中发生了什么的一些变化。大家以为儿童文学部大会关心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其是不然,比如说我的新作《犇向绿心》我就写了我们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就是农村问题。我之所以写它,是因为我发现故乡的村庄大片被掏空了,因为人都到外面打工了,我们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问题,作家如何表达?现在我们的孩子离自然越来越远,我之所以写它,是因为来自一件很小的事情。过年的时候,我在家做火锅,我发现自己忘了买葱了,我跟我儿子说,我儿子已经27岁了,研究生都毕业了,我跟他说,我今天忘了买葱了,你给我买回来。他去买葱。他回来我说葱呢?他说买回来了,洗好了。我说这不是葱,是韭菜。他还说今天这老爷爷真好,还把根去掉了。这样的孩子我相信不只是我的孩子,很多孩子都这样。你问他大米哪儿来的?超市里来的。知道来的搞不清楚。所以也是来自于现实的生活,我写了现在的孩子的生活和乡村。所以我用了一个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反映它。所以我让现在的孩子也能学会农村、农业和农事,好多农具他都不认识了。这是文学它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甚至去改变它,有这样的一种力量的存在。
文学的第六种量,文学它终究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真的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我们所有的人的思索、所有人的存在,最终都是以语言反映出来的。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叫那些不能歌唱的花使我终身痛苦》。语言是我们存在的家园,文学恰恰是语言的艺术。如何去欣赏语言的美?当你看见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你不是只会说哇帅呆了,酷毙了,你还能有更多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你是需要学习的。你也是需要通过美好的文学的语言感受的。所以康拉德说,文学的表演是最难的,看上去是最容易的。你要当个歌唱家,你一定要五音都全的。你要当个舞蹈家,肯定要有杨丽萍这样很好的身材,像我这种胖子是最不行的。看上去最不需要天赋的,会说话就会写作。但是恰恰文学是最难的,因为“必须力求达到雕塑的造型,达到绘画的色彩,达到最高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所能激发联想的魔力。也只有坚决彻底地致力于形式和内容的融为一体,只有毫不懈怠、永不气馁地注意词句的结构和音调,才能接近造型、色彩之美,太可以迫使千百年来被人随意滥用,以致棱角磨劲,面目全非的老词旧字,暂时在平庸的字面上闪现一下神奇联想的光辉。”
如何让老词旧字焕发新的生机?杜甫说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叫语不惊人死不休?据说这首诗是郑板桥写的,他说“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成为文学。只有语言表达的够艺术才能成为文学。
鲁迅先生说过,“我的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他这个叙述的过程就勾起了你阅读的兴趣。最好的定位就是把最好的留在最后,恰恰这样的过程中,就有了一个你的阅读从期待到达到目的,到最后哑然失笑的过程。所以不是啊它表达出来就完了,而是要艺术的表达出来。所以语言是特别值得我们琢磨的。
比如说《稻田》,“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一直读到——熟”。特别贴切,也特别好理解,但是一般人想不到。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这是徐志摩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表达独特的新意,“最是那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是日本的再见,想想把沙扬娜拉换成“再见”,这首诗会是什么样?很奇怪。因为我们现在的写作,不只是诉诸于我们的耳朵,还诉诸于我们的视觉。我们多阅读的过程中看,好美。所以同样的意思,是说再见,它用音译和用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它就表达了他独特的心意。
还有《公共汽车》,这是台湾一个诗人林良写的“这个有轮子的艺廊,挂满了一幅幅充满个性的人像画,这个巡回图书馆,装满了一本本人的故事,民俗学社会学现代文学,这个旅行学府,只要缴上小小的一张申请书,你就能得到最平等的接待,成为这个铝房子里的人。沙丁鱼罐头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共汽车,他用语言表达出来,表达了他自身独特的感受。
所以用文字要达到雕塑的造型,鲁迅先生的作品,他真的是每一段每一句写的都达到康拉德所说的雕塑的造型。所有的人读了这段话都知道杨二嫂是什么样的,“一个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像一个圆规。”
达到音乐所能幻起的联想,“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比率的杀敌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元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言有尽但意无穷,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不再说了。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是栖居于语言所筑之家中。作家正是将自己生活的感受,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有名的语言,能使人对语言的理解成为对人的存在意义的理解,所以作家的表达,他表达出的语言,其实就是对于存在的意义的理解。比如说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南朝的布袋和尚写的一首插秧诗,他是一个和尚,他是有佛性的,他从佛的角度来理解人生,所以他从插秧感受到的是人生。“手捏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成稻,退步原来是向前。”但同样的,另一个人,明代的于谦《咏石灰》,感受的是另一种“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浑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我曾经在全国青年作家代表大会上做过一个发言,有根的故事才有生命,最终我们所有的作品、所有的文学写作和艺术表达,它就是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存留下来,让生命能够永恒,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注定要消失的,但是通过一些艺术的表达、通过一些艺术作品,那些生命的谙熟和感觉,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一直留在我们的文化中。比如崔护的《特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所以文学的第七种力量,是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永恒的力量。
这是李清照写的大明湖边,“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起晚回舟,侮辱欧化伸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白鹭。”所以她通过一些诗,把她的生命留了下来,变成了我们文化的一个部分。所以故事它是长生不老的,故事是我们生活的比喻。
我自己写过一个童话,也是因为我来自于自己对生命的感受,叫做《长生不老的故事》,写了三姐妹,三姐妹都渴望生命是长生不老的,大姐听说生命在于运动,就不停奔跑,最后她成了风的一部分。二姐听说生命是静止的,最后成了山上的化石。最小的妹妹想大姐二姐出门她就在家里等待她们的归来,她就结婚生子,把她大姐二姐的故事告诉她的孙女儿,这样故事代代流传了下来。因为故事代代流传了下来,所以他们的生命才流传了下来。这是我写的故事《长生不老的故事》,所以我认为故事才是长生不老的。
长生不老的故事不只是老旧的故事,我们总要创造新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阅读老旧的长生不老的故事,也不断在创造新的故事。作家是如何创造新的故事的?我从自身的故事,神话故事,虽然以往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飞机,但是我们中国古代的雷神和北欧的雷神都相同,至少有一个工具是相同的,都有一个大锤子。
但是这个世界已经好多事能解释清楚了,神话还有存在吗?还有新的故事吗?其实生活天天都在创造新的故事。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故事。我想说一个例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他创造心灵的一个家园。我有一个好朋友蔡皋,他用他的感受诠释了《桃花源记》,他虽然住在城里,但是她在自己的楼顶上造了一个心灵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