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好办法?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如何预防
■廖木兴/图
安倍因溃疡性结肠炎发作而辞职,引发人们对肠疾关注
上周,接二连三的新闻,让人对大肠病变空前关注:8月28日,现年66岁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今年6月旧疾溃疡性大肠炎(UC)有复发征兆,8月上旬确认该疾病复发,为避免影响执政,正式辞去日本首相一职;漫威电影《黑豹》男主、43岁的查德维克·博斯曼日前因患结肠癌去世,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博斯曼已患结肠癌4年。溃疡性结肠炎是什么?肠癌又有什么预防方法?专家表示,大肠病变仍是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在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的今天,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得到更好的控制,降低对工作生活的影响;无论普通人群还是高危人群,都要重视肠镜等筛查,及早发现与肠癌相关的肠息肉。
■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简文杨 于田 许咏怡 何淦清
安倍因病两度辞职,亚洲国家溃结发病率、发现率增高
实际上,这不是安倍第一次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病发而辞职。据新华社报道,早在执掌第一任内阁的2007年,时年53岁的安倍就因为溃疡结肠炎症状加重辞去了刚任职1年的首相职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郅敏主任医师告诉记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炎症性肠病的两大类型。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肠道的炎症累及直肠以及结肠,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其病因依然不明,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互影响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由于亚洲国家生活方式的西化改变以及内镜检查水平的提高和普及,亚洲国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和发现率都在增加。据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981-2000年间,国内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数增加了4倍,近10年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炎症性肠病发病总病例数增长约超过24倍,珠三角、长三角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地区。
溃结病程迁延不愈,急性重度发作最可怕
亚洲炎症性肠病学会(AOCC)前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内科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前任组长、中山六院消化内科医学部主任胡品津教授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最常发生于青壮年期,高发年龄在30-40岁,主要表现为反复腹泻、腹痛和黏性脓血便,严重者还会出现口腔反复溃疡、外周关节炎等肠外表现,以及衰弱、贫血、消瘦等全身表现。症状轻的溃结患者每日可排便2-4次,重者每日排便可达10次以上,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由于溃疡性结肠炎黏膜长期充血、溃疡、出血,急性重度发作时可死人,得靠手术切肠紧急处理。
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迁延不愈。结肠镜检查可发现大肠里有广泛的溃疡和炎症。2011年,安倍晋三曾与自己的主治医生公开进行过一次谈话,并发表在日本《消化》杂志上。安倍称,自己在上初三时就第一次出现腹痛、腹泻、血便的症状,10年后,他才被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2006年当选首相后,安倍因为在国外访问期间患“感染病毒性肠炎”,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再次加重,2007年他宣布以为“肠胃功能障碍”辞去首相一职。后在服用新药后病情好转,再次从政参选首相。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需要明确一点的是,70%左右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都是轻度的,许多患者,包括中度患者,都可以在门诊接受药物治疗,根据病变范围和病情活动程度选择药物类型和剂型,坚持用药。”郅敏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病人经过医生的正规治疗,大多数可以恢复,极少数病情较重、多年不愈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中,有比正常人更多的几率发生大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粪菌移植疗法、外科手术治疗等。其治疗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类药物、硫嘌呤类药物、沙利度胺、英夫利西单抗等。据报道,安倍使用过以上大部分的治疗方法。
肠镜、活检能确诊,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
有那么多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对安倍的溃疡性结肠炎都没有发挥良好疗效?郅敏认为,对于从青年时代就患病的安倍晋三来说,这四五十年他依然能够在患病的情况下担任日本首相,足见此病经过正规治疗可以降低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但同时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早年有效药物的缺乏,造成安倍的肠炎不断进展,各种早年就形成对损伤无法逆转,即使到了新药越来越多的今天,依然无法完全控制病情。“由于病因并不明确,炎症性肠病无法治愈,但只要能早期诊断,通过药物、手术等综合诊治结合患者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胡品津表示。郅敏称,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最佳原则仍是早发现、早治疗、规律随访。
如何判断自己有否炎症性肠病的表现?郅敏指出,炎症性肠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其他胃肠道疾病也会有,单靠症状很难判断,只有做肠镜检查,看到结肠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大部分时候,还要取病变组织做病理活检,才能确诊到底是不是炎症性肠病。
肠癌与肠息肉关系密切
病变广泛、时间超过8年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生肠癌几率比普通人高。此外,有肠癌家族史、肠息肉、50岁以上的人群,都是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杨辉教授表示,要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多吃蔬菜多运动,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戒烟限酒,还要规范进行肠镜筛查。
肠癌与肠息肉关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超过90%的结肠癌由结肠息肉转变而来,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恶变过程一般需5-10年(也存在少数进展较快的病例)。
杨辉介绍,肠息肉的症状包括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大便时或大便后加重的腹痛弥漫性的腹痛、带蒂息肉脱出肛门(低位直肠息肉因位置较低,有时会脱出肛门外)及肠道外症状如皮肤黏膜色素斑应考虑是否患了家族性黏膜皮肤色素沉着胃肠道息肉病。
但是,绝大部分肠息肉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是在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结肠镜检查是检测结肠息肉和结肠癌最敏感、最直接有效的一项检查。检查中若发现息肉,息肉比较小的,医生会用活检钳直接钳除;息肉比较大的,医生会建议电刀切除,或住院择期行肠镜下息肉切除术。
肠镜检查发现息肉 多数应直接切除
“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接受肠镜检查。相当一部分人在检查后发现自己得了肠息肉,这其中有部分若不处理会发展成肠癌。”杨辉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肠息肉都会发展成肠癌,这与它的病理类型相关。息肉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二是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三是息肉病,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多于100颗以上的息肉,并具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时,此时应怀疑患了肠息肉病。
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亦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其可慢慢长大,癌变几率随病变增大而升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因此,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微创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息肉切除后 仍须定期复查肠镜
但是,肠息肉切除并非一劳永逸。“一方面,息肉切除后结肠仍可能会长出新的息肉,肥胖、高血脂和息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长息肉;另一方面,有调查研究发现,65%-75%的息肉切除后又会新生或复发,将其再次切除,会大大降低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因为视野死角、做肠镜前清洗不到位、检查时肠管痉挛等,息肉有一定漏诊率。”杨辉提醒,结肠息肉切除后定期复查肠镜是至关重要的,复查频率根据息肉数量、大小、性质定。
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无论男女、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危险因素,都应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果是高危人群,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肠道腺瘤史、癌症史,有排便习惯改变的,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则需要从40岁开始定期筛查结直肠癌,切断结肠息肉癌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