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好多流浪猫一夜不见,午夜惊梦,浑身瘙痒30多个流浪猫舍
喵喵喵
半夜猫叫连连惊梦
痒痒痒
小区散步猫虱来袭
浦东新区
齐河路259弄
上南花苑
活动广场
小区要道
流浪猫舍四处遍布
最多时竟有30多个
日日烦
夜夜闹
喵星人得安居
居民们难安居
小区环境
安全隐患
一大堆忧与愁
到底该肿么办
家住上南花苑的居民们向帮忙君反映,几位“爱猫人士”在小区内安放了许多“流浪猫舍”供流浪猫居住,但是密集的“流浪猫舍”引来许多流浪猫。夜晚猫叫声此起彼伏,惊扰清梦;可能是“猫虱”袭扰,不少居民在小区散步时就会浑身瘙痒。对此,大家的心里充满了矛盾和担忧。
猫出没
猫舍随处可见
根据小区居民反映,“流浪猫舍”主要分布在小区中心的活动广场周围。帮忙君来到现场看到,在走向广场的路上,时不时就会窜出一只流浪猫。
走在路上,时不时就会窜出一只流浪猫
来到活动广场,四处寻找发现,就在广场上一排座椅后的草丛内就放有5个“流浪猫舍”。
走近看到,这些“流浪猫舍”内放着用盆子装好的猫粮,铺着厚厚的被褥,一只流浪猫就在猫舍附近踱步,绿荫下有食物、有居所。帮忙君走出草丛没多久感觉到小腿一阵瘙痒,手臂亦是如此。
“流浪猫舍”内放着用盆子装好的猫粮,铺着厚厚的被褥
一只流浪猫就在猫舍附近踱步
除了活动广场,在小区内帮忙君还发现了两处放有多个“流浪猫舍”的地方:
■ 一处就在小区南门口旁的草丛内,紧邻居民们日常出入的主干道,是进出南门的必经之路。
■ 另一处就在一幢居民楼旁的绿化带内,其中一个“流浪猫舍”就放在了楼门口,有的上面还写着“流浪不易,手下留情”的字样。
居民楼的门口放着一个“流浪猫舍”
“流浪猫舍”上写着“流浪不易,手下留情”
走遍小区,帮忙君一共找到11个“流浪猫舍”,它们大多放置在居民们经常路过的地方。
有爱心
但也影响他人
流浪猫的生活是得到了保障,但是却影响到了不少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住在小区的李女士告诉帮忙君:
几位“爱猫人士”心疼流浪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确实影响到了大家的生活!晚上睡梦中时常会被此起彼伏的猫叫声闹醒,出门散步时身上就会痒,这么多猫舍也影响到小区的环境。
我们希望小区居委会、物业能够更好地处理此事,既不影响大家的生活,也能让“爱猫人士”合理合情地照护流浪猫。
立方案
加强小区管控
帮忙君联系到上南花苑居委会,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小区内的“流浪猫舍”已经清理过一部分了,最多时有三十几个。
不少业主希望清理掉所有“流浪猫舍”,而“爱猫人士”希望能够给流浪猫一个居所。作为居委会将采用比较折衷的方法解决此事:
■ 一方面要求“爱猫人士”减少“流浪猫舍”的数量,控制流浪猫繁殖;
■ 另一方面找到专业的公益组织来设立管理方案加强管控。
在居委会协调下,几位“爱猫人士”已在控制小区内流浪猫的数量,他们带流浪猫去宠物医院做绝育手术,再通过网上认领帮助流浪猫找到好的归宿。
同时,居委会也找到专门帮助流浪猫的公益组织设立专门针对本小区流浪猫的管理方案。
工作人员告诉帮忙君:
管理方案这几天就会有一个初稿,居委会将征集小区业主的意见,一起完善管理方案。争取在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的大前提下,让“爱猫人士”也能照顾流浪猫。
爱猫居民热衷喂养,这种行为“催生”流浪猫数量的大大“膨胀”,是产生扰民问题的根源。
在采访中,帮忙君发现,沪上多个小区已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TNR(即抓捕—绝育—释放)方式,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数量,以解决这一社区治理的难题。
喵星人如何不再扰民?人与流浪猫如何都能“安居”?我们需要更多更科学、可复制的办法,帮忙君也将继续关注此事。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陆常青 姚储杰
摄影 | 陆常青 姚储杰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