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在抗日时期的贡献: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嵩县办学的历史记忆
目录
一、烽火伏牛佑学府 沃野伊水奏弦歌
二、嵩县学校大发展,山区教育创奇迹
三、救死扶伤人称颂,文明新风遍嵩城
四、脱贫攻坚再携手 校地同心谱新篇
河大校门老照片,林伯襄照片
序言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在嵩县办学五年(1939年6月—1944年5月)。当时,河南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设在潭头镇(今属栾川县),医学院及附属医院设在嵩县县城。河南大学在县城设有对外办事处、仓库。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创造了河大历史的辉煌一页。在艰苦的岁月里,嵩县人民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河大师生,河大师生与嵩县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
建立“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嵩县办学纪念馆”,旨在帮助人们了解抗战时期河南大学在嵩县办学的历史,嵩县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对河大办学的无私支持,铭记河南大学对嵩县教育、医疗事业做出的贡献,传承“患难与共、守望相助”的校地情谊,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汲取精神力量!
第一部分:烽火伏牛佑学府 沃野伊水奏弦歌
1、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原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欧风美雨和辛亥革命胜利的曙光中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
2、河大迁嵩。
1937年12月,日寇侵占豫北、豫东,古城开封告急。河大上千名师生被迫离开开封,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流亡办学生涯。1938年初开始,文理法三院陆续迁至信阳鸡公山,农学院、医学院迁往镇平。1938年8月,由于战局吃紧,河大师生离开鸡公山,迁至南阳镇平。1939年春,日军进攻新野、唐河,镇平危急。1939年5月,河大校长王广庆带领河大1100余名师生及眷属,携图书资料仪器等自镇平出发,徒步北越伏牛山,经方城、叶县、宝丰、临汝、汝阳、伊川,艰苦跋涉600余里,于5月23日抵达嵩县。校本部及文理农三院安置在潭头镇,医学院安置在嵩县县城。1944年5月,日寇入侵嵩县、潭头,河大被迫再次转移到南阳荆紫关,陕西汉中、宝鸡等地,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重返开封。
河南大学抗战流亡八年,在嵩县渡过了相对稳定、平静的5年时光,当时的嵩县成为河南最高学府所在地,学者云集,弦歌不断。抗战时期河南大学与嵩县的不期而遇,也骤然加快了嵩县的文明进程。
河大流亡办学路线图
3、河大嵩县城对外办事处(因怕日本人破坏,对外称“广庆粮行”)
设置首三图书馆的场景(河大对外办事处原设在首三图书馆内。首三图书馆为原国民党中将师长宋天才创办,宋天才字首三,馆名为于右任所书。):门口挂于右任题写“首三图书馆”匾额,设置室内场景:老桌椅、桌上放电话、报纸、信件等。
图书馆为一两层木楼,院内有水池,水池上有桥可通过。当时河大对外办事处即设在这里。王广庆校长常来这里办公。据其儿子回忆,父亲从潭头到嵩县城,常骑毛驴。
(1)王广庆
王广庆(1889—1974),字宏先,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人。早年加入同盟会,曾留学日本,1938年8月任河南大学校长。他酷爱金石,著有《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体石经记》、《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洛阳访古记》等,是一位古文字研究专家。在抗战办学的艰苦岁月里,王广庆校长豪迈提出:办好河南大学“宁异于前线之冲锋陷阵乎?”用曾国藩“不耻生事之艰,而耻无术以济天下”的警句激励全校师生。
王广庆校长爱护人才,旧县有一孩子考上了七七中学,因家贫交不起学费。王广庆校长知道后,由河南大学替这个学生缴了学费,一时传为佳话。
马振堂介绍:马振堂,潭头镇人,同王广庆为在开封上学时的同学。1939年春,王广庆到嵩县考察时,在县城大街上巧遇马振堂,介绍河大到嵩县来办学。
一老校工肩挑油罐形象。河大银元放在县城仓库内。为安全起见,老校工每周要装扮据记载,迁移时,校长王广庆同教务长等人坐在一辆由四匹马拉的车上,车里装满了家具,他们几个人都坐在高高的家具上面。有人说:“这十多天,我们在伏牛山崎岖的山路上走,一车驷马,好像当年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一样。”
嵩县城围观河大师生到来的场景。可用绘画表现:有马车载行李的,有手执文明棍、身穿长衫的教授、有男生、女生,有挑着图书仪器的农夫,有大象、品种牛等农学院实验牲畜。
潭头校区
河南大学在嵩县办学时期,校本部及文、理、农三院在潭头镇。
原县立高小腾房50余间,作为文、理、农学院公共教室和图书馆;关帝庙20多间房改为校本部办公用房;文学院设在古城村,在石门村占有8个院落;资料室另设于山神庙;理学院设在上桥村、上桥村,占有6个院落;理化实验室、仪器室、生物标本室、电厂,共占40多间民房;
农学院设在大王庙村,占有8个院落;还设有种子库和仪器室,该村涧下30亩地辟为农学院专用试验田,甘露寺荒山辟为森林系专用林场;嵩县政府将原汤营的一处庙产无偿让河大建起男女浴室
(潭头校区分布图)
学校领导:校长王广庆。校长以下设教务、训导、总务。教务长刘钧,字海蓬,留学德国,教育学博士。继任郝象吾,留学美国,遗传学博士,小麦育种专家。训导长王鸣轩,偃师县人。总务长赵冠吾,教授。
学院设置:文学院校长嵇文甫,继任张邃青,下设经济、文史、教育3个系,有教授23名,讲师和助教20名;
理学院院长孙祥正,留学美国,先后获生理学与眼科博士,下设数理、化学、生物3个系,有教授14名,讲师助教15名; 农学院院长郝象吾,继任王鸣岐,下设农学、园艺、林学3个系,有教授15名,讲师助教20余名;
医学院院长阎仲彝,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著名外科专家,下设附属医院与高级助产学校、高级护士学校,医学院教授多数为同济大学毕业或留德学生。
5、重大事件
(1)晋升国立。1942年3月10日,国民政府行政院通过了将省立河南大学确立为国立河南大学决议。河南大学升格为国立大学后,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延揽名师(有回忆说近千名学生有近200名教授),想方设法留住现有人才,克服重重困难,使教学工作持之以恒,科学研究力求创新,其间经教育部考绩,上课总时数为全国之冠。1944年,经国民政府教育部综合评估,河南大学以教学、科研及学生学籍管理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国立大学第六名,河大医学院曾名列全国第三,创造了河南大学办学史上的辉煌一页。培养出了634名毕业生,有800余名学生在嵩县度过了平静的学习时光。
(图片:晋升国立河南大学报纸、于右任题写国立河南大学校名)
国立河大校徽
(2)河南大学校歌。
1940年,文学院院长嵇文甫创作了河南大学校歌,歌词以嵩岳为背景,抒发了河大师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敌前办学、传承文化的不屈精神。“嵩岳苍苍,河水泱泱,中原文化悠且长”歌词经作曲家陈梓北谱曲后,响彻伊河上下,嵩州大地。
(3)嵇文甫被捕
1941年10 月25日,进步教授、文学院院长嵇文甫先生被国民党洛阳战区司令部秘密逮捕,被绑在小毛驴上,从潭头押解到洛阳,关押在洛阳邙山监狱。后经多方营救出狱。
嵇文甫介绍:嵇文甫(1895-1963),河南汲县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历史学家。1926年加入共产党,派往苏联留学。1928年回国后同党失去联系。1930年代初起在河大中文系任教。他的思想进步,被河大进步力量视为一面旗帜。据学生回忆,嵇文甫先生一年四季常穿件灰色或蓝布长衫,讲课不拿讲稿,拿三两支粉笔,神情庄重,名言警句脱口而出。他提倡读书不忘救国,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抗战八年,他与河大命运与共,心系河大安危。河大从镇平前往嵩县途中,路过一处大山,有地方势力在山上把守,嵇文甫只身上山,说服首领,并派兵护送至县境,被誉为“”一人可抵三千毛瑟精兵!”在河大传为佳话。潭头危机关头,嵇文甫在家思谋二天,提出学校撤离走南山小路路线,在危急中挽救了河大。解放后,曾任河南省副省长,郑州大学校长。
(4)任访秋写《中国现代文学史》
1944年,文学院青年教师任访秋在潭头煤油灯下,写出了我国第一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册)
(5)宋景昌获全国大学生论文比赛第一名
1943年7月,文学院学生宋景昌参加全国大学生论文比赛,其论文《全国皆兵论》获第一名。
第二部分:嵩县学校大发展,山区教育创奇迹
1、创办“七七”中学。1939年,河大理、农、文三所学院,在娄关乡潭头镇三官庙,改庙房30余间,创立“七七”中学,校长王广庆(兼),招收首届新生60余名,学员来自河大子弟、旧县、大章、田湖、伊川、嵩县、栾川各地,学制3年。1942年,第一届初中学生毕业,又招收高中班,成为完中,为嵩县培养了340名毕业生。
2、创办伊滨中学。1942年秋,为了让报考七七中学的200多名落榜的嵩县学生就学,校地双方决定在潭头成立伊滨中学。共招生两届学员120人。
3、举办师资培训班。河大教育系举办办简易师范和体育音乐训练班。1943年招收学员40人,为嵩县培养了一批师资力量。
4、帮助办好嵩英中学。为了提高嵩英中学教学质量,河大让部分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到学校任教。据嵩英中学学生李笑彭回忆:河南大学搬迁到嵩县以后,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县才开始有了生气。嵩英中学教师大多数换上了有学问的教授当老师,最起码的也是大学三四年级的高才生。
5、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提高民众教育水平。河大刚到嵩县,就在县城举办抗战补习班,培训抗战人才。王广庆校长亲笔为补习班名册题字、作序。1939年,河大制定了《河南大学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办事细则》,校长王广庆兼任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主席,在嵩县和潭头广泛开展社教活动。文学院学生负责编辑民众识字课本和读物,理学院以电影传播科学知识,农学院学生负责农业推广合作事业。医学院负责战地救护、公共卫生的指导,暑假期间,河大举办了补习学校,计有高中部1个班,初中部1个班,小学部2个班。民众学校3处共8个班,民众救护训练班1个。
此外学校还组织通俗讲演队、战时民众常识宣传队各1个,成立壁报组4个。社教活动的广泛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嵩县各级教育的大发展。在河大的支持和帮助下,县城有嵩英中学、县立师范、省立第一小学、女子中学,德亭一中,城南寺庄战区中学,潭头有七七中学、伊滨中学,创造了抗战时期山区教育的奇迹,改变了嵩县教育的落后面貌。
6、积极开展街头宣传,鼓舞抗战斗志。学校组织了京戏社、话剧社、评剧社、歌咏队,经常在老城书院街路口广场宣传演出,特别是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演出,场面火爆。
河大学生在街上刷抗日标语用过的浆糊桶
第三部分:救死扶伤人称颂,文明新风遍嵩城
嵩县县城旧貌图
2、医学院在县城分布
为方便群众就医,河大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设在嵩县老城。医学院宿舍和教室都是借用嵩县城内和西关一带的民房、庙宇。其中,病理学馆、生理学馆、细菌学馆设在西关老君庙的大殿里,学院办公处、医学院图书馆和师生信件收发处设在县城中心的原“首三图书馆”大院内。学生宿舍大部分在西关王区长腾出的房舍和城内的一些大宅院里。王区长无偿腾出十几间房子让医学院女学生居住。位于书院街北头的伊川书院内也有医学院学生居住。医学院教室在书院街一带民房中,财神庙后的李遇春宅院也曾作过医学院教室。学生上课用的桌、凳,都是在土坯砌成的墩上再铺上长木板,条件十分简陋。不过,因学校搬迁过程中未遭受重大损失,所以教学设备、图书和师资力量较国内其他内迁的大学并不逊色。
2、医学院长办公室。
塑医学院长、闫仲彝(留德博士、外科专家)、张静吾像
3、医学院教师
医学院的教师中,大半是曾留学德国或属于“德日派”的医生。德文教师万·托克女士(捷克人,经常在课堂上谴责希特勒)、外号“老CH”的老人(系居留德国多年后归国)和刘蔚同(附属医院院长,皮花科教授,留德博士,亦代过德文课),内科学教师朱德明(部聘讲座、留德博士)、张静吾(留德博士,后接任院长兼内科教授),病理学教师鲁斐然(章甫,留德博士),皮花科学教师刘蔚同,寄生虫学教师李赋京(留德博士),细菌学教师褚葆真(留德博士),妇产科学教师王毓琛(女,留学日本),眼科学教师张季平(留学德国博士),药理学教师夏一图(留学瑞士博士),生物化学教师梁之军(留学德国博士)等。
此外,还有一些是同济医学院或本校毕业经多年培养的教师,如儿科学教师单德广,局部解剖学教师宋玉五,外科教师生明(景清),生理学教师徐庆祥(云五)、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教师张金波(铭斋),病理学教师耿俊彩、李光泽,生物学教师邓之真,统计学教师李文饶,眼科学教师孙凯元等。河南大学医学院的外语课一直是教德文,所以毕业生都能阅读德文书刊。
朱德明是医学院教授。朱德明,浙江人,留学德国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朱德明教授的夫人倪桐岗是留学日本的妇产科名医。潭头惨案时,本来可以随医学院南走,可他们夫妇为了照顾教育系教师李秉德夫人郑孟芳分娩,便留了下来。倪桐岗说:“作为一个产科医生,我不能撇下一个快临产的产妇不管,等你分娩后我们再走。”表现出了作为一个医生的高尚医德。倪桐岗接生的孩子后来取名李重庵,纪念是在重渡沟关沟的一个茅庵里出生的。李重庵1968年北京大学力学专业毕业,现任民盟中央副主席、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朱德明曾任河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倪桐岗曾任河南省妇产医院院长兼助产学校校长,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4、教材、仪器
抗战期间,缺乏教科书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上课时,老师靠的是口授辅以挂图、板书,学生则主要靠记笔记。在嵩县时,医学院尚保留有五六百幅精美的彩色解剖挂图(系依照德国莱比锡出版的解剖书籍所绘制),还有若干瓶装实体解剖标本,上组织胚胎或病理课时,学生或每人使用一台显微镜观看微观标本,或学画微观组织图、病理图,或利用实验设备和试剂学做各种实验;老师则在一旁进行辅导、答疑解惑。
医学院用过的注射器
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手术刀
医学院老师留下的衣服、学生用过的烧水壶
4、医学院学生
医学院在嵩县办学五年,招生 人。分布在 个省市、县,毕业 名,为医疗事业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目前尚在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国内外著名眼科专家张效房先生在医学院学习五年,他回忆说:“我在嵩县县城学习了五年,那里很安静。求学期间我们学习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在菜油灯下复习到很晚。我们的学院是一位大户人家腾出来的院子,邻着叠翠山每天天一亮,小山上坐的都是我们的同学拿着书或笔记本复习功课。”张效房后来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名眼科专家,90多岁仍然为病人看病,还到美国讲学,受到克林顿接见。王广庆校长侄儿王励健,也是医学院学生,在县城学习了五年。常到山城后坡去看书学习。
李恕公、胡佩兰夫妇也是河大医学院学生。李恕公,内黄县人,1937年考入河大医学院。胡佩兰1938年考入河大医学院,1944年毕业。解放后任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97岁仍坚守工作岗位。201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三天后去世。她常说:“选择了医生就不能图发财;学医的第一课堂是医德。”“感动中国”颁奖词说“她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5、 医学院附设机构
有附属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高级助产士职业学校各一所,培养出了不少医学人才。以上三个单位,皆设在嵩县城内东北角的财神庙院内,庙门外挂着这三个单位的牌子。
(1)医院门诊部
设置一排草房(当时财神庙院内新盖了5排草房(共35间),作为附属医院的门诊部)门口挂内科、外科、妇产科牌子和病房(有病床30张),开设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眼科等门诊。
(2)医生手术场景再现。(设置闫仲彝做白内障手术场景)
因嵩县县城无供电设施,外科手术只能在汽灯下作。嵩县地处山区,一向缺医少药,山民患病多求助于神汉、巫婆。河南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迁到这里后,成功地治愈了大批的病人,从而对于破除迷信、宣传科学、倡导新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尤其是院长阎仲彝、外科教授生景清通过手术治愈了许多病人,更令当地群众大开眼界、啧啧称奇。院长阎仲彝和医学院教授都兼职就医,医德高尚,深受嵩人称赞。特别是眼科教授张季平,留德回国后,即在医学院附属医院从医治病,对白内障、斜视、云翳等症治疗技术高超。外科教授生景清、阎仲彝,对久治不愈的疑难病症如猩红热、黑热病、性病等有独到的治疗方法。这些教授专家,为嵩县众多患病百姓医治疾病,深受嵩县民众怀念。
(3)新法接生
过去城墙外到处是夭折的儿童,河大医学院来后,通过医院接生,夭折儿童大为减少。医学院学生见到街上大肚子妇女,便劝说到医院生产。纸房一农妇把在河大医院生的儿子叫“院生”,以不忘河大医院的恩情。(可通过绘画表现学生到街上说服孕妇到医院接生的情景)
(4)创办“高级助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41年,驻嵩县老城的河南大学医学院,借用老城书院街民宅作校舍,创办“高级助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由阎仲彝兼任,后由徐同清接任。学校开设产科学、儿科学、内科学、妇科学等,在嵩招收3届3班,学员90名。并在财神庙以西建草房20余间,开设西施诊所,推广新法接生,供学生实习。同时,又在县城高都街创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由单德广兼校长,招收嵩籍学生18人。并在财神庙东开设东施门诊部,接治病人,供学生实习。
6、科普宣传
医学院各科经常为当地民众举办各种类型的医学科普展览。在大集举行人体生理知识宣传时,不少妇女红着脸在听讲。在一次举行的生理学知识科普展览中,徐庆祥老师讲解一套用钾液灌注离体青蛙心脏使之长时间维持跳动的装置。参观感到十分好奇,不断问长问短。附属医院还宣传普及卫生常识,施种牛痘,预防天花。
小儿科教授单德广组织20多名同学到多个乡村调查幼童大肚皮症(即黑热病),叮嘱他们到河大医院就医。一时间大肚皮儿童挤满医院。1943年春节期间,调查组在城关3天共访问11700人,查出患病者1035人,患大脖子病的有63人。
7、带来文明新风。
河大的到来,打破了封建陋习,给闭塞的山区带来文明新风。群众缠脚陋习敛迹了,妇女剪发增多了,青年男女极力仿效河大师生的穿着,女生们用当地织成的条子布、格子布做的合体的新鲜衣服,成了时尚。医学院的学生第一次给嵩县带来了排球,球场在“嵩英中学”,篮球活动也很经常,活跃了山区体育生活。
8、潭头惨案
1944年5月10日,日军迫近嵩县城,医学院300多名师生携带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搬出县城,投奔潭头。河大医学院撤离时,嵩县热心群众纷纷煮鸡蛋相送,一教授深受感动,将身穿的蓝布常衫送给群众留作纪念。当晚天下暴雨,有群众提着马灯将学生送出城门。日本兵进入县城后,对凡是住过河大学生的家庭,点火将房子烧毁。河大医学院走后,有群众冒险将医学院来不及带走的医疗器具、书籍妥善保存,随后交给医学院前来抢救的人员。
5月11日中午,河大紧急研究决定,师生员工一律撤出潭头,教职工及眷属暂避西南30里外的重渡沟,学生暂避正南50里外的大清沟。到了5月15日,日军约30人的小分队追击汤恩伯逃兵,进犯潭头时,还有部分师生暂时没有离开。慌忙之下,与日军相遇。河南大学死难师生16人,失踪25人,史称“潭头血案”。
医学院女生李先识和李先觉姐妹不甘受辱,一同投井身亡;医学院院长张静吾博士两次被俘,夫人吴之惠惨死在日******刀下,侄儿张宏仲被刺断食管,张静吾乘敌不备跳入深沟才得侥幸脱身。
1、李先识、李先觉像片。
2、投井情景再现。
李先识介绍。李先识是巩义人。在开封上中学时曾应征入伍到山西参加抗战。后其母让回家结婚。当河大医学院招生时,李先识参加考试被录用,第二年其妹李先觉也考入医学院。潭头惨案时,二人被日本兵抓到后,不甘受辱,跳井以示抗争。李先识的丈夫、化学系学生刘祖望亦跳井,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的不屈意志。
第四部分;脱贫攻坚再携手 校地同心谱新篇
河南大学在嵩县办学的历史已成为嵩县历史的一部分,成为嵩县人永恒的记忆。进入21世纪新时代,在嵩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2018年,中共河南省委又安排河南大学对口帮扶嵩县,河大与嵩县又一次走在了一起,河大校歌又一次在伊河之滨响起,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医疗扶贫,河大以这样的方式回报嵩县人民。河大师生重走抗战办学路,弘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河大精神,为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奋力前行!
1、河大抗战办学纪念碑揭牌仪式图。
河大抗战办学旧址纪念碑
嵩县老城财神庙,河大嵩县办学旧址
结束语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嵩县人民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河大师生,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文化,让文明之火得以延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河南大学在抗日烽火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铸成精神丰碑,形成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办学精神。让我们从重温历史,铭记校地情谊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供稿 吴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