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为什么有发情期而人没有?大多数动物都有发情期
自然界很多动物都有发情期,在发情期时雌性会表现出明显的发情信号,吸引异性的注意。但是人类似乎是个例外,人类没有发情期,全年均可繁衍后代。麻烦的是,人类虽然全年均可交配,但由于人类女性隐藏了自己的排卵信号,增加了怀孕的难度。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在演化时究竟遇到了哪些压力,为何要隐藏女性的排卵期呢?
动物为何表现出明显发情信号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其实它们的发情期就是它们的排卵期,并且在排卵期时会有明显的性信号。
比如:母猫在排卵期时,会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在我们看来这种声音非常恐怖,但在异性看来这就是“爱的呼唤”,异性们听到母猫的声音会前来约会。
大熊猫在发情期时,会在周围的树干上留下自己的信息,告知周围的异性。
长颈鹿的发情信号并不明显,但是雄性也能够判断长颈鹿是否处于排卵期。在发情期时,雄性长颈鹿会紧贴着雌性的身体,然后用头部触碰雌性,雌性长颈鹿就会排出尿液,雄性可以通过犁鼻器来分辨雌性长颈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排卵信息,如果对方正在排卵,雄性就会与之发生交配。
在排卵期时交配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容易怀孕。但也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缺点:雄性在交配之后就会离开。
在自然界中,雌雄双方在繁殖后代时投入的能量并不是均等的,其中雄性只需要提供精子,其余什么也不用提供。对于雄性而言,最好的策略就是多多交配,如此就能够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后代,即使有一部分后代难以存活,仍旧有一部分个体能够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对于雌性而言,在繁衍后代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不仅要承担怀孕之苦,还要保护幼崽,为幼崽觅食。
尤其是哺乳动物,需要投入的能量更多,所以雌性无法采取多多交配的策略,只能生育数量有限的幼崽,并尽可能地提高幼崽的成活率。
雌性为了提高幼崽成活率,采取了很多策略,其中一个策略就是:严格挑选配偶,只有能够满足雌性要求的雄性,才能够与它们交配。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挑选最具有生存优势的个体,使得自己的幼崽也能拥有这些特征。比如:雌性孔雀更青睐尾巴华丽的雄孔雀,这是因为尾巴华丽意味着寄生虫较少,更健康;而且华丽的羽毛能够吸引天敌,而雄性拥有这么明显的特征仍能活下来,说明可能具有某种更优秀的生存策略。
由于雌孔雀的性选择,导致了只有尾巴华丽的个体才能够留下后代,因此现如今的雄孔雀都拥有华丽的羽毛,羽毛黯淡无光的雄性个体反倒难以留下后代,因此在演化中逐渐被淘汰了。
人类为何要隐藏自己的发情期?
人类采取的生殖策略和动物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人类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发情信号,而且也没有固定的发情期,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要知道,动物之所以有固定的发情期,是因为幼崽在不同季节存活率不同。
野生环境食物来源并不固定,其中在食物丰富季节出生的幼崽成活率更高;在食物匮乏季节出生的幼崽存活率更低,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动物演化出固定的发情期。比如:帝企鹅要在每年南极冬季时孵化幼崽,而冬季环境非常恶劣,孵化幼崽非常辛苦。所以有一些帝企鹅“故作聪明地”在较为暖和的季节产卵,孵化幼崽,但是专家指出等到小企鹅出生后,已经错过了南极磷虾最丰富的季节,所以小企鹅存活下来的概率非常低,所以它的基因难以保留下来。
人类没有固定的发情期,说明人类幼崽在任何季节出生,存活的概率都相同,没必要演化出固定的发情期。
至于人类女性为什么要隐藏自己的发情期,则可能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关。
早在几百万年前,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为了适应直立行走,人类的盆骨变得较窄。但另一方面,人类的脑容量在演化过程中却不断膨大,这就增加了孕妇难产的风险,加大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
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人类演化出了“早产”基因,原本胎儿应该在母亲体内发育21个月左右,但现如今40周就会出生。
胎儿提前出生的好处是脑容量还未完全发育,骨骼较软,能够降低胎儿和孕妇死亡率。但提前出生的婴儿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需要大人的照顾。
仅凭母亲一人,很难抚养不具备任何生存能力的婴儿,需要男性回归家庭才可以。如果人类采取明显的发情信号,就会使得强壮的男性通过霸占女性排卵期的方式,生育更多的后代,由于强壮的男性却不会抚养后代,所以无法提高婴儿成活率。
隐藏排卵期的好处就是强壮的男性无法霸占多个女性,一些相对没那么强势的男性也可以拥有妻子。而且,隐藏排卵期使得男性无法采取多多交配的策略,只有长期陪在女性身边的男性,才有可能留下后代。
既然无法采取多多交配的策略,那么男性们就只能通过提高幼崽成活率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由此演化出了人类的生殖策略:少部分个体一夫多妻,大多数个体一夫一妻。
这一策略显著提高了幼崽的成活率,所以被自然选择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