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是怎么来?狗年说狗
清代天津杨柳青年画《十二属相》之戌狗 狗年春节即将来临,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中国“犬文化”极其复杂,值得玩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中国古代“犬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人类养狗的历史非常久远,中国人养狗的历史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发现多个不同写法的“犬”字,而“狗”字最早则出现在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的铭文中。从“犬”到“狗”,古人甚至还形成了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犬文化”。
已有“犬”为何又出现了“狗”字?
现代考古已发现,从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或墓葬里出土的家犬遗骨,其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至8000年左右。在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辞中,也发现了多个“犬”字。
在同一时期的金文中,也发现了“犬”字,形象更为逼真。之后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犬”字。笔者检索发现,先秦金文中的“犬”至少有9种字形,但不论哪一种写法,一看就知道是一条狗,汉朝儒士托孔子之语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但现代很常用的“狗”字,在甲骨卜辞中则没有发现。是不是有“犬”字就不需要“狗”了?或者说,既然有“犬”字为什么还要有“狗”字?这其实是现代人才会提出的问题,因为现代的“犬”与“狗”在意思上已无区别,犬狗不分,清朝学者郝懿行称之为“狗犬通名”,但在早期却是不能替代的。《墨子·经下》称:“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这种与“白马非马”论一样的“杀狗非杀犬”论,存在的缘由就是犬狗有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狗”字出现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便有“狗”字,写作,可以看出“犭” “犬”的左右结构,篆书的写法即源于此。“狗”字最早并没有现代的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狗”是幼犬的特指,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释畜》中则释为:“未成豪,狗。”东晋郭璞就此作注:“狗子未生(hàn)毛者。”意思是,还没长毛的犬才称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猎犬。
“犬”在古人心中是什么地位?
在所有动物中,狗对人类的忠诚度是最高的,与人类的互动关系也最多。清段玉裁《玉篇·犬部》称:“狗,家畜,以吠守。”除了看家护院、田猎放牧、陪老看幼外,古人最早还曾用狗来值守监狱,“狱”字造型便是两条狗在吠叫(言)的样子。
但现代与狗有关的说法却有不少是含有贬义的。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增补本)中收集的含“狗”词条计17条,仅有“狗獾”、“狗熊”是不带色彩的,其他诸如“狗吃屎”“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等15条都是贬义词。俗语中对狗贬损的词语更多,如“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挂羊头卖狗肉”“狗仗人势”“狗腿子”等等。其实在中国古代,狗的地位很高,不仅享受极高的尊荣,连宗庙祭祀时都少不了狗。有一种“羹献”用的就是狗,而且是要肥狗,此即《说文解字》中所谓:“犬肥者以献之。”“献”字就是这么来的,献的本义即是“宗庙犬”。
先秦周王家专设“犬人”一职。《周礼·秋官》中“犬人”条记载:“犬人掌犬牲……凡相犬牵犬者属焉,掌其政治。”犬人负责周王家与狗相关的一切“狗事务”,重点是养好祭祀用的狗。而且,民间也视狗为祭祀祥物。据晋崔豹《古今注》,汉魏时有阴历十二月初八以黄狗祭祀灶神的习俗。此俗源于东汉时有名的孝子阴子方,《后汉书·阴识传》记载:“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狗,因以祀之。”阴子方用家里的黄狗祭祀灶神后开始发财的事很快传开,大家纷纷效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称:“汉阴子方,腊日见灶神,以黄犬祭之,谓之‘黄羊’。阴氏世蒙其福,俗人竞尚,以此故也。”
黄狗也因此成为狗中贵族,民间有“一黄二黑三花四白”之说。这个故事传开后,用狗祭灶成为风俗,至宋朝时仍兴,清朝皇家尚有这一风俗。
“狗的传人”一说是怎么来的?
如同“龙”一样,“犬”也曾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在中国家喻户晓、生育万物的西王母就有“狗基因”:“其状如人,尾虎齿而善啸。”这里的尾就是狗尾巴。在早期,犬与龙也常被相提并论,《墨子·非攻下》便有“龙生于庙,犬哭乎市”的说法。
“狗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无处不在,这从用“犬”创造的众多汉字中就能看出来。比如,《说文解字》中“犬”部共收录83个字,加上部3个字,计86个字。到南北朝时,含“犬”的字更是大增,南朝梁顾野王《玉篇》里便收入了265个字,如“臭”“嗅”“哭”“默”“戾”“独”“犯”“狂”“狠”“猛”“获”“狎”“状”“狱”“器”……而这仅仅是“犬”部,还有大量分散在其他部首内,这些字反映的内容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
还有一些字中的“犬”在现代汉字中已改变了,如“笑”字,下部原本也是“犬”。《玉篇》中将此字归在“竹”部。人类最基本的感情表达方式”哭笑“均因狗而生,借犬表达。
古代“犬祖神话”中还有一种“狗的传人”的说法,即“女配槃瓠”的传说。中华“五帝”之一的高辛氏帝喾,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在征伐犬戎部中立了大功的狗盘瓠(pán hù),生了12个孩子,6男6女……这就是苗、畲、瑶、黎、侗、壮、佤等少数民族始祖诞生的传说。至今,以狗为图腾的畲族仍传唱着《狗皇歌》。瑶族则有“盘王节”,要跳“盘王舞”,所谓“盘王”就是“狗王(皇)槃瓠”。“犬祖神话”由来已久,《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槃瓠死后,(12个兄妹)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这里说的“自相夫妻”,就是人类早期的婚姻形态“兄妹婚”。
与“龙的传人”一样,“狗的传人”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公元前771年,以狗为图腾的犬戎人就曾给中国历史带来一个重要拐点。《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至此,西周灭亡,继位太子周平王眼看在西部无法待了,“乃东徙于洛邑”,此即“平王东迁”。在这一过程中,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国出现,成为一方诸侯国,世代为周王养马的秦人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所以史家说“无犬便无秦,无秦无中国”。
“犬戎败幽王”事件被称为是“龙的传人”败给了“狗的传人”!事实上,“狗的传人”与“龙的传人”在长期交流、融合中,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
生肖“犬”为何 要与地支“戌” 配合?
在十二生肖文化中,“犬”与“戌”的关系十分紧密。宋人朱弁《曲洧旧闻》的记载颇能说明问题:宋徽宗赵佶当皇帝的崇宁初年,资政殿学士范致虚曾上书要求禁民间杀狗,原来赵佶是属狗的,这年是狗年。范致虚的理由是:“十二宫神狗居戌位,为陛下本命,今京师有以屠狗为业者,宜行禁止。”范致虚所言说出了犬戌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生肖配地支”。那么“犬”为什么要与地支“戌”配对?
生肖与地支配对成因的说法,最早见于王充《论衡·物势》,是通过金、木、水、火、土“五行”原理来分配的,分配时考虑了二者之间的可匹配性。具体到“戌犬”是这样说的:“戌,土也,其禽犬也。”意为“戌”的属性是“土”,其相应的动物是狗。这一种解释在盛行“五行说”的西汉是主流观点,但无神论者王充对此持否定态度。
民间则从动物习性与时辰的关系给予解释。天干与地支的发明是古人用来纪年、月、日、时的,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时辰,分别是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古人找出了12种动物代表相应的时辰,这便是十二生肖来源的说法之一。
戌时正是太阳落山后的黄昏时分,相当于现代24时制中的19时至21时,北宋欧阳修曾作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这个时辰,天已黑,饭已食,白天劳碌了一天的古人开始闩门休息。此时什么动物最活跃且对人类最重要?狗也。狗在黄昏后便开始“上岗值班”:卧在门前,一有动静,就汪汪大叫,古人称“吠守”,元刘因《十二辰诗》更形象地称其为“柴门狗吠报邻翁。”如此这般,“戌”与“犬”便结合配成了一对,“戌犬”成了固定的组合,宋朝儒学家朱熹即持这种观点。(据《北京晚报》)
推荐
宠物
- 1狗狗临终前心里想的是什么?狗狗在临终时刻会做什么190
- 2呕吐的猫咪是该驱虫了么,猫奴须知猫咪止吐的有啥394
- 3柴犬怎么养才不掉毛?该怎么喂养才能爆脸呢285
- 4猫咪关节炎的话为啥不好好吃饭呢:我猫还没到中年咋就得了关节炎154
- 52个月的边境牧羊犬怎样训练:什么方法去更好的训练边境牧羊犬395
- 6水产养殖专用漆效果怎样 水产养殖漆在改善工厂化养殖水环境中的应用221
- 7天启告诉上古白玦为她做的事 后池托孤,天启白发上古苏醒441
- 8中华草龟能养多大,中华草龟真的有那么好养吗290
- 9训练狗狗的十个小技巧你知道吗?如何高效训练狗狗这几点你必须知道414
- 10猫咪为什么知道去猫砂拉屎?猫咪绕过猫砂盆去排便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