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不再有低温烫伤 烧伤科专家提醒你这么冷的天
来源中国军网
在中国,穿秋裤就像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一种传统。而这项传统,大多数人都是被自己的父母教导的。每当降温时,你的家人就会第一时间提醒你,你该穿秋裤了,你该加衣服了。西南医院烧伤科的专家同时也要提醒你:不穿秋裤不仅可能会变胖,身体还会因为遭受低温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损伤——冻伤。
◎ 什么是冻伤?
◆ 一度冻伤主要累及表皮层,临床症状:皮肤红肿痒,偶伴水肿,有刺痛感。
◆ 二度冻伤累及真皮组织,不仅皮肤红肿,还伴有水疱,疼痛感加重。
◆ 三度冻伤累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疼痛感丧失。
◎ 穿秋裤有啥讲究?
◆时间上:在北方一般过了中秋就该穿上薄秋裤。“秋冻”虽然可以增强耐寒能力,但只适宜在初秋暑热未消时。
◆ 气温上:以10℃为界限,若最低气温低于10℃就该穿秋裤。
◆ 自我感受:若觉得双腿冰凉,从户外回来后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就该穿。
◆ 秋裤太紧身可能会增加局部温度,若再不透气,很容易增加患妇科感染病的风险。
如果选择防治静脉曲张的袜子充当秋裤就更麻烦。袜子紧紧地包裹着腿,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肢体和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减慢,人只会更冷,反而更容易冻伤,甚至可能出现冻疮等问题。
◎冻伤了怎么办?
早期基本治疗方法是用衣物或用温热的手覆盖受冻的部位,或快速水浴复温,水浴温度应为37~43℃,以保证足够的血供,恢复血液循环。
冻伤分四度:第一度冻伤最轻,即常见的“冻疮”,受损在表皮层。受冻部位皮肤红肿充血,自觉热、痒、灼痛,症状在数日后消失,愈后除有表皮脱落外,不留瘢痕;二度冻伤伤及真皮浅层,伤后除红肿外,伴有水泡。泡内可为血性液,深部可出现水肿、剧痛,皮肤感觉迟钝;三度冻伤伤及皮肤全层,出现黑色或紫褐色皮肤。痛感丧失,伤后不易愈合,除遗有瘢痕外,可有长期感觉过敏或疼痛;四度冻伤伤及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头。可出现坏死,感觉丧失,愈后可有瘢痕形成。
治疗时首先须脱离寒冷环境,除去潮湿衣物,置身于温水中逐渐复温,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色拉油、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烧伤深度,也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一度冻疮在积极复温后,表面给予简单消毒处理,亦可涂抹少量保湿乳膏或外用抗生素软膏,数日后可自行愈合;二度冻疮如伴有水泡,可用消******穿刺抽出水泡液,包扎治疗,建议于正规医院就诊换药处理;三四度冻伤自行愈合可能性较小,绝大多数需要通过手术治疗修复,建议住院治疗;对于全身严重冻伤危及生命的,除需要立即进行有效心肺复苏外,还需尽快建立静脉通道,积极补液抗休克治疗,抢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