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武汉与水有关的地名 因水而兴的武汉有哪些出名的洲

人气:227 ℃/2023-09-23 22:11:46

历史上的武汉,依水而兴、因水而发。

江水水流减缓处,泥沙淤积还会形成沙洲。包括铁板洲、天兴洲、白沙洲,以及已经消失的鹦鹉洲。

鹦鹉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英雄与名士辈出。其中一位叫祢衡的名士,年轻气盛,性格孤高,恃才傲物,尤其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击鼓骂曹)

在如今社会,他可以凭借自己出色的口才和学识成为一名“大V”,但在一千多年前的那个东汉乱世中,名士们的言语上稍有不慎,都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更不用说祢衡这种著名的“喷子”了。

羞曹操,辱刘表。最终祢衡被“送”到了江夏“市长”黄祖那里。一次黄祖在江心洲上设宴,期间仰慕他的歌女碧姬,以某人献的鹦鹉为引,求他作赋一篇。祢衡借物抒怀,挥笔写就一篇“铿锵戛金玉,句句欲飞鸣”的《鹦鹉赋》,引得四座皆惊。

好景不长,“祢喷子”因职业病得罪了“黄市长”,被杀后尸首葬于洲上。歌女碧姬一身重孝,携鹦鹉殉情在祢衡墓前(现址武汉龟山腰处)。从此,人们就把江心洲称作鹦鹉洲。几百年后崔颢名篇《黄鹤楼》中的“芳草萋萋鹦鹉洲”,正是出自于此。

鹦鹉洲最早出现时与军事密切相关,在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军事记载中屡屡出现。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到:“黄金浦在鹦鹉洲下,本名黄军浦,以吴将黄盖屯军于此而名”。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写到:“船官浦在黄鹄矶西,自昔为泊舟之所,有船官司之,因名”、“又有南浦,在城南三里……商贾聚泊”,长江江面风大浪大,鹦鹉洲起到防波堤的作用,由于受鹦鹉洲的防护,夹江沿线出现众多码头,这些码头相连发展成繁盛数百年的鄂州南市,武昌老城从隋至清很长时间名为鄂州城,鄂州南市是因位于鄂州城之南而得名。

唐朝时的鹦鹉洲边因良港优势使水运商贸兴起,到了宋朝已经特别繁华。元朝后期,长江主流往南移,对鹦鹉洲东岸的冲刷加剧,武昌江岸也逐渐往长江推移,到了明朝后期鹦鹉洲渐沦于长江,鄂州南市走向衰落。

清朝时鹦鹉洲已经完全消失,此时汉阳城南的江边出现沙洲,因为很多人到洲上垦荒以补课税,故名补课洲。嘉庆二十年,当时的汉阳知县裘行恕以存古迹名胜为名,把补课洲改称为鹦鹉洲。

到了清末,由于淤积加强新鹦鹉洲与汉阳并岸了,现在的武汉汉阳区,有祢衡墓、鹦鹉村、鹦鹉大道,拦江路之外即是新鹦鹉洲的位置。

如今,在长江水位下降的季节,我们在古鹦鹉洲的旧址上能看到江中又有沉积物淤积形成的江心滩。

白沙洲

鹦鹉洲消沉后,现今武昌造船厂、鲇鱼套附近的江面淤积出金沙洲、白沙洲。在当时,与白沙洲相比,金沙洲名气更大,号称人户“十万”,长街八条。

到了清代末期,白沙洲与金沙洲之间的河道淤积,两洲渐渐融合,金沙洲的名称渐渐消失于历史,原本不怎么响亮的“白沙洲”,这一名称却从此保存了下来,并逐渐成了这一地区的地标。

位于武昌江边的白沙洲,借助长江水道,是物流商贾汇聚之地,有浓厚的商贸血脉,晚清重臣张之洞主持修建武泰闸,武昌南一带逐渐成为交通、商贸繁华地带。南边的白沙洲地区,被张之洞作为兴办实业的“试验田”,白沙洲渐成繁华之地。

后来汉口兴起,大部分商船为寻风平浪静的港口,多移到龙王庙以上、集家嘴一带。再加上张之洞督鄂期间,修筑武金堤,白沙洲不再随着江水时隐时现,而变成了固定的沙洲。但白沙洲作为码头的作用并没有立即消失,解放前,湖南来的木材商人在此大量聚集,大片的沙地适宜晾晒木材,白沙洲由此变成了一个著名的木材集散地。

如今的白沙洲依然流淌着传统繁荣商贸物流的奔腾血液。有全国“十强市场”之称的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以及建材、机电、汽车及零配件、物流配送一应俱全。

2010年,武汉市提出支持白沙洲区域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发展白沙洲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在白沙洲三环线外设置青菱都市工业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配套产业以及物流业,产业兴城的思路初露端倪。

白沙洲大桥、鹦鹉洲大桥、杨泗港大桥,近些年,白沙洲利用其开阔的场地和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形成了汽车及零配件、新型建材、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销售服务市场,已逐步成为武汉市重要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商品集散地。而交通改善给市民带来便捷的出行条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这里扎根。

天兴洲

武汉很多岛都是因水而生,但像天兴洲这样纯粹的冲积岛,在武汉并不多见。

天兴洲位于武汉青山峡中段,由长江泥沙自然冲积而成,是长江河床和航道,经过数千年演变、变迁的结果。

根据武汉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在清朝同治年间,确有长江“添新洲”的记载,后改名“天兴洲”。天兴洲上从同治四年开始就有人居住。

在丰水季节,渔民会上岸歇船晒网,慢慢这里就聚集了一些人,他们到了枯水季节就种地,因此,天兴洲上80%的人都是渔民的后代,靠事农打渔为生,进出全靠渔船,现在岛上居民大多已搬到青山居住。

天兴洲昔为荒岛,1949年后围垦,已经阡陌相连,为武汉市的瓜果生产基地,盛产西瓜、香瓜、南瓜、冬瓜、洪山菜薹、小白菜、包菜、苋菜、棉花等瓜果蔬菜。

天兴洲因为地理环境的优势,对西瓜的生长极为有利。在一般情况下,天兴洲的西瓜含糖量比其他地区高2-3度。因此,天兴洲的西瓜誉满武汉三镇,天兴洲被江城人民称为“江心瓜洲”。

今年汛期,水位持续上涨。为了确保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天兴洲启动了防汛转移工作。武汉市洪山区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展开救援,将 457 名居民的集中疏散转移。

武汉市已将天兴洲开发建设纳入“两江四岸”旅游功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入长江主轴规划中,作为长江沿线生态廊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初步规划,在大力保护原生态的基础上,将天兴洲打造成为中部地区集生态、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匠心花园和生态旅游胜地。通过生态保护和功能重塑,努力打造武汉市的世外桃源和后花园。

铁板洲

铁板洲在江夏区金口的长江流域上,中山舰博物馆的对面,型似纺锤,呈椭圆形,长约3公里,宽0.7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每年枯水季节才逐渐向世人解开其神秘面纱。

相传在远古时候,夏禹治水路过金口,见江心有一洲,状如蜈蚣,便取名蜈蚣洲,唐宋时期,游人见洲上砂砾似玉米,便称呼“玉米洲”。又因槐山形似金鸡,与“玉米洲”相对,宛如啄米之状,“金鸡啄米”,便成为金口胜景之一。到了明朝,当时兵部尚书觉得此名不妥,养了金鸡,丢了玉米。便改名“铁板洲”,一直沿用至今。

铁板洲景色原始美丽,土质肥沃。这里长着约3万亩杆高叶茂的芦苇,作为造纸和苇编制品的主要原料,铁板洲每年可产芦苇达500万公斤。到暖冬时节,洲上芦苇一片,成为长江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泥沙沉积不止,铁板洲逐年也在扩大,不过如果想去铁板洲游玩,只有碰运气请附近船只带过去了。

(资料来源:搜狐 知乎 百度百科 武汉地方志等)

(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编辑: 邱杨)

搜索更多有关“武汉与水有关的地名 因水而兴的武汉有哪些出名的洲”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