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明代穿蟒袍的有哪些?曳撒,贴里深衣

人气:143 ℃/2024-04-18 13:19:02

引言

人靠衣装马靠鞍,不管生活在哪个年代里,人们对于衣着的审美追求都没有停止过。

远古时期的骨饰、先秦的汉服、春秋战国的深衣、魏晋的宽衣博带、隋唐的胡服、宋朝的燕居服等,都体现了不同时代里大家对于服饰的不同需求和审美兴趣。发展至明朝,“断腰袍”成为主流,在明朝276年间独领风骚。

(明朝出行图)

“断腰袍”并非明朝百姓的自创之物,其糅合了元朝、蒙古国的粗犷审美特色,又上承隋唐服饰基本形制,最终演化出自己别具一格的审美特色。

在汉服文化广为流行的今天,明朝断腰袍广受各位服饰玩家的青睐,尤其是喜欢独具英姿飒爽之风格的现代年轻人中,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明朝断腰袍作为自己的“必杀技”出现在汉服文化节日场面中。

一、元朝服饰与明代断腰袍的渊源

(明朝疆域图)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封建王国虽存在科技、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严重落后的问题,但却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民族文化财富。我国人口总体以汉族人民为主体,多民族共存为补充。绝大多数人眼里,汉人才是中国本质上的“主人”。但世事难料,在汉人磕磕绊绊、反反复复统领国家数千年之后,清朝再次上演少数民族当政的戏码,令人不禁稍感惋惜。

(古代断腰袍)

在政权管理、军事力量悬殊差异下,我国经常陷入外族当政的尴尬境地,使得明朝统治者更加注重在文化治理过程中,“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尽可能保持汉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

当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中原腹地时刻受周边游牧民族虎视眈眈,元朝蒙古国政权与明朝政权时常交替共存,导致蒙古国服饰文化对中原产生巨大影响

(元朝疆域图)

(元朝皇家图)

明代断腰袍与元代蒙古族的质孙服、本朝曳撒及贴里具有深厚渊源,外观表现为上衣下裳相互连接,腰部通过横向分割线进行区分并配有腰饰,主要区分为曳撒贴里类和深衣类。这种服装外形利落大方,给人庄重之感,但作为封建社会服饰类型,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严明的等级划分制度,明朝时期的老百姓并没有权利随意穿着自己的衣饰,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缘关系、社会地位进行明确区分,造成其衣着制作工艺的标准化特征。

二、“贴里”与“曳撒”的款式设计

贴里和曳撒从科学的服装结构意义上看,来源于元代时期蒙古族服饰中的辫线袍。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人想到了明朝不是施行“上采周汉,下取唐宋”的政策方针嘛,怎么其服装却源自外族呢?这就要说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了,保持汉族尊贵地位固然重要,可是放着别人的优点不学不是更傻吗。

(曳撒)

在元朝,断腰袍并非贵族衣物,而是其内廷侍卫、质孙宴乐工、扈从等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群的日常服饰,而王孙贵族则只会在游猎、射骑等场合中穿着,因为其服饰结构干净利落,适合“干活”。

(贴里)

质孙服包括辫线袍,由于场合需要和身份象征需要,质孙服分为王公大臣“没有细褶”的一类和乐工及卫士所穿的腰间有细褶的一类,从衣物细节处为其人物地位作出明确区分。《坚瓠集》记载:

“元亲王及功臣侍宴者则赐冠衣,制式不一,谓之只孙”。

从中看出,质孙服由皇帝赏赐而来,并且根据大家的朝纲地位、血缘亲属作出具体样式上的差别。

总体来看,元朝质孙服具有地位区分和方便活动两大优势,且在审美层面上讲也干净利落,大气爽朗,十分符合皇家气质,使得后期明朝统治者对这一服装形式产生“好感”并加以学习。

在明朝断腰袍之中,“曳撒”的地位高于贴里,曳撒作为外衣穿着、贴里则作为内里穿着,也通过具体的制作工艺及造型对穿着者的身份地位作出相应区分。其中,曳撒是元朝“质孙”的音译词汇,辫线袍是质孙服的类型之一,曳撒区别于元蒙辫线袍和贴里,成为中原文化和蒙古文化相互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代表。

“贴里”源于辫线袍,“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元史.舆服志》)。贴里相对而言更加紧窄,“腰间密密打作细褶,不计其数,若深衣止十二幅,鞑人摺多尔。又用红紫帛捻成线横在腰上,谓之腰线,盖欲马上腰围,紧束突出,采艳好看。

这种腰间打褶的方式既存在审美意义上的设计,又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大家的腰部,对腰部形成一定的支撑性力量,保障大家在骑马射箭过程中腰部的安全状态。

(明朝线辫袍)

明代早期冠服形制与元朝线辫袍具有极大的相似性,说明其服饰还未经过明朝汉代人的本土化创新,从《明宫冠服仪仗图》来看,其二者之间除了领子的形制具有较大差别之外,其他地方如出一辙。

明朝统治者学习并延续元朝服饰用来区别大家身份地位的重要功能,如《皇明大政记》所言:

“永乐以后,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此燕闲之服也。次则飞鱼,惟入侍用之。贵而用事者 ,赐蟒,......”。

宦官作为皇帝身边必不可少的随从,在明朝得到极大重视,其服饰秀有蟒蛇,系有鸾带,象征其重要身份地位。

身份低一级别的侍从,则身穿飞鱼服,在胸前秀制四爪飞鱼纹,即带有鱼鳍、鱼尾、角和爪的飞鱼类蟒。针对大家的身份地位,在秀制的蟒蛇图案上相互区分,从爪的数量、图案的位置、颜色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规定,形成具有较高象征性功能的服装类型。

三、先秦、唐宋与明朝断腰袍的关联

(明朝深衣)

明朝断腰袍除了吸收元朝蒙古族服饰特点,还极力传承汉族传统服饰文化,“深衣”便是在汉族人民传统服饰中学习而来。

“深衣”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其服饰在穿着过程中能够将人的身体全部遮盖、密不透风,且其衣服形制在多个部位都具有独特的象征性,意义深厚,因而取名“深衣”。

《五经正义》有言:

“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

具体在制作过程中,深衣的上下两半部分呈分离状态,在完成各自裁片之后,再将二者从腰部缝合起来,制作成为整体性的长款衣物,象征尊祖承古。

(先秦深衣)

深衣具有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包罗万象的东方美德意蕴,其袖口宽广,袖根收紧,表示天道圆融,领口处以直角形态相互交叉,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下摆平齐,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其衣物形制强烈体现出先秦时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传统深衣在唐朝时期经过改造,更具时代意义,也就是当时兴起的“襕衫”。襕衫与传统深衣的区别在于膝盖处多了一道接缝,称“横襕”。襕衫由唐代马周创新而来,一般认为这道横襕是对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

襕衫出现于唐朝,于明朝得到广泛流行。《新唐书·车服志》记载:

“是时士人以棠苎襕衫为上服......”

由此可见,唐朝人士对于这一服饰深感喜爱,尤其是在知识分子之间备受欢迎。

(唐朝襕衫服)

唐朝时期的襕衫使用者以“士人”为主,到了宋朝则在其文化艺术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相比于其他朝代,宋代社会文化更加自由,襕衫出现在更多场合之中,而且很多男性还以身着襕衫为傲,对襕衫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开始,襕衫得到大力继承,但在前朝基础上加深等级象征,如元朝质孙服一般为其加上更多的政治地位象征,更具社会象征性意义。

结语

明朝断腰袍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交融特性,又是明朝帝王上承祖制、创新发展的结果。在明代断腰袍的发展过程中,元朝蒙古族质孙服、线辫袍、先秦深衣、唐宋襕衫都对其产生重大影响。

总而言之,明朝的断腰袍既从文化包容、交流互通的角度,对外族文化加以学习,又从古制传承的角度,对先秦以来的传统“汉服”进行承袭,表现出明代社会对于多种文化元素的几大包容性。

参考文献

《坚瓠集》

《元史.舆服志》

《明宫冠服仪仗图》

《皇明大政记》

《五经正义》

《新唐书·车服志》

搜索更多有关“明代穿蟒袍的有哪些?曳撒,贴里深衣”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