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成都的九眼桥是怎么得名的呢?很多成都人都不知道的二江寺大桥传说

人气:105 ℃/2025-01-26 22:12:25

文/葛丽平

成都平原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府河穿锦城而过,蜿蜒曲折向南,与江安河在华阳交汇。两江交汇处,水面平阔,碧波荡漾。此处即二江口,为交通要冲。

二江寺七孔石桥 图片来源:《双流县志(1985—2005)》

宋时,有寺庙修建于此处,名之曰“二江寺”。因为这里是通往彭山、眉山、犍为、嘉州(今乐山)的黄金通道,官府为了交换传递文件的方便,又在这里设置了驿站,即二江驿。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多次过此地,经停二江驿,并留下过诗篇:

夜宿二江驿

鸡鸣原前风折树,夜到双流雨如注。

桦皮湿透点不明,旋设篝炉燎衣绔。

重城回首一梦散,锦障毡车渺无处。

新声犹傍耳边来,残酒半随风力去。

飞觞纵饮亦何乐,愦愦不堪长闭户。

丈夫要为国平胡,俗子岂识吾所寓。

驿站的驿官兼管渡口,经营往来的渡船。至明朝时,驿道改道,渡口逐渐被废,行人想要去河对岸,需要绕道史家滩,去下河坝过两次渡,这给当地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道光皇帝

清道光五年(1825),二江寺的住持倡议在江上修一座桥。

还有一种说法,倡导修桥的是华阳本地的秦、王两大家族,他们向众人劝募修桥,“同结善缘,共襄义举”。

经过众人的多方努力,历时三年,一座百米石拱长桥横跨在大江之上,宛若长虹卧波。这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大桥,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很多传奇故事相伴。

相传,石桥落成之时,当地百姓甚是欢喜,敲锣打鼓地齐聚桥头围观踩桥仪式。仪式上,首先由司仪恭读祝文,然后邀请知县大人前去踩桥。

结果,祝文还未读完,两个身着破衣烂衫的叫花子突然冲出人群就往桥上跑。守桥人连忙阻拦却未能拦住,只见二人嘻嘻哈哈地冲上了桥顶。众人再定睛一瞧,二人竟不见了踪迹。

这惊人的一幕就发生在知县大人和众百姓的面前。惊骇之余,大家认为这二人一定不是凡夫俗子,应是神仙下凡到此踩桥的。

由于二仙踩桥,人们遂将此桥命名为“二仙桥”,并刻在桥头上。

又因大桥毗邻二江寺,当地人又习惯地称之为二江寺大桥。

二江寺大桥系七孔卷拱石桥,桥长115米,桥面宽8米,中孔高20米,跨度7米。大桥除中洞以外,其余六孔拱内都是青砖砌造。

拱券为纵联砌置法,桥拱一、四、七孔是用红条石拱成,二、三、五、六孔是用青砖拱成。石拱桥的中孔上镌刻着“天理良心”四个大字。

关于这四字的由来,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民间一直流传着关于“天理良心”的各种传说,为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有人说,筹建大桥的二江寺主持,在大桥修好后,与大家一起将剩余的银子铸成一大银锭,熔化后注入孔洞中,又在拱上镌刻上“天理良心”四字,以警世人。

也有人说,是当时修建大桥的工匠为表示自己的光明磊落,刻意镌刻了“天理良心”于此,以示清白,事实上他贪墨了修桥的余资,结果四字遭到了雷劈,并被击得粉碎。

工匠幡然悔悟,花尽余资重新题刻。

无论刻字的缘由是怎样的,其实都表达了当地百姓对廉洁公正一种朴素的敬意,人们相信人间自有公道。

所以当地人都说,从河里行船路过此桥,如果是做过亏心事的人,远远看见“天理良心”那四个大字,就像被一双严正的眼睛凝视,是不敢直视的。

当地的人们笃信世间是有这样一种正义的力量。

所以,当地还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说是石桥修成之日,有一位鹤发童颜的道人,站在桥下的河岸边念念有词,只见其手甩拂尘,一道金光飞向大桥。

后来,“天理良心”石匾的正下方就悬着一把宝剑。

人们都说,这个宝剑可以斩妖除魔。为了佐证这件事,还有人讲述在一次暴雨之后发生的奇事。有人说自己曾亲眼看到一头犀牛从上游下来,乘着恶浪奔向大桥,似要将那桥撞毁,结果犀牛望见了桥洞下金光闪闪的宝剑,吓得一声长嚎,掉头逃走。

第二天洪水退了,人们在桥当头看到了有一个大水凼,正是那犀牛所踩,这便是桥头犀牛凼的由来。

石桥的修建给当地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后来,由于石桥年深日久,桥身受损,又于光绪四年(1878)重修,1918年再度维修。1969年,交通部门拔款维修加固,古桥历经百余年的风雨,还可以通行汽车。

1981年4月,二江寺大桥被列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头有石刻保护标记。

2002年,这座将两百岁的古石桥,成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搜索更多有关“成都的九眼桥是怎么得名的呢?很多成都人都不知道的二江寺大桥传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