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养犬从牵绳做起 外出拴绳,避让行人文明养犬你做到了吗
乐山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胡杭)文明养犬既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市民素质的展现。当前,乐山正处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但记者走访发现带狗外出不拴绳、不及时清理犬只排泄物、不避让行人等不文明养犬现象较为突出。
遛狗不栓绳 狗狗沿路跑
未栓绳的宠物狗
记者在城区走访后发现,部分市民外出遛狗手里拿着牵引绳,却没有给狗拴上。遇到没栓牵引绳的宠物狗,市民大都选择绕道而行。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在公园、河边等公共场所散步的市民,其中一位市民说道:“我觉得养狗的人在遛狗时,都应该把狗绳拴好,这是每个养狗者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一旦没拴好,冲过去咬到人可不好。”
还有市民表示,现在天热了,他们一般都会选择凉快一点再出来散步,加之天色较暗,看不太清路,经常会遇到宠物狗一下子冲过来,把人吓一大跳,然后狗主人也没有赔礼道歉。
记者看到,在滨河路的一个路口,未栓狗绳的两条宠物狗正在互相打闹,另一只栓着牵引绳的宠物狗正准备前去“凑热闹”,而在它们的正前方不远处有一名儿童。虽说是小狗,但若狗扑上去撕咬,后果不堪设想。
公共场合遛狗
绿心公园入口处禁止遛狗的警示牌
绿心公园遛狗
在广场、河边等公共场所、人流量大的地方,有不少的市民带着爱宠出门散步,但大部分犬只没有带嘴套。记者在绿心公园看到,入口处立有禁止遛狗的警示牌,但仍有市民熟视无睹。
草坪上的宠物排泄物
记者在肖坝、月儿塘、海棠路、文昌宫等附近的自建房、老旧小区走访时,楼道里迎面扑来骚臭的狗尿味儿,臭气熏天,难以忍受。昏暗的楼道里还时不时就会踩到“狗屎******”,有些狗屎不小心被人踩到后,还被蹭得到处都是。
据周边居民反映,这附近养狗的人不少,一些狗主人出门也不带夹便器、报纸,宠物狗随地大小便之后,就牵着狗离开了,对地上的一片狼藉不管不顾。
小区门口立有“文明养犬”的提示牌
一位小区的清洁工对记者说,小区内张贴了很多文明养犬的公告,但依旧有部分狗主人无视公告,不清理狗粪,不拴狗链,不给宠物犬带嘴套,带狗乘坐电梯也不避让他人。她表示每天打扫小区的卫生,最难处理的就是绿化带周围的宠物粪便。
犬吠扰民 难求清净
除了宠物狗粪便,宠物的犬吠声也让居民困扰不已。北欧印象小区的住户张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该小区住了一年多,每天晚上十一二点都会不时传来此起彼伏的狗叫声,严重影响了睡眠。每天早上楼下有人遛狗的时候,一只狗叫,其他狗也就跟着叫。
记者发现,在该小区大门入口处、绿化带附近,就有“文明养犬”字样的公告牌,上面提醒遛狗的市民“携犬出门,必须束犬链,随身携带工具、及时清理粪便,做好基本训练、不在夜间吠叫,科学养护、定期注射疫苗”。
小区保安告诉记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只能上门劝说,但都收效甚微,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能强制性上门赶走嘛。
文明养犬重点在“管” 关键在“人”
犬只管理通告
规范文明养犬 致市民的一封信
记者在乐山《关于加强犬只管理的通告》中看到,上面关于饲养犬只有详细且明确的规定。其中,在第二点饲养犬只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中,第三条明确规定,携犬出户应当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使用犬绳牵领或用笼具装载,必要时应当为犬只戴嘴套;第五条明确规定,携犬出门应当携带清洁用具,及时清除犬只排泄物,维护公共环境卫生;第六条明确规定,携犬出门应当进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儿童及其他行人;第七条明确规定,禁止携带犬只进入广场、公园、公共绿地、车站等公共场所。第九条明确规定及时制止犬吠和犬只攻击人的行为。犬只伤害他人的,责任人应当立即将被伤害人送往医疗卫生单位诊治,支付医疗费用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在《规范文明养犬 致市民的一封信》中,也有相关的规定。
文明养犬,要靠自觉,更需要监督和执法。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的同时,也要建立好文明养犬的管理宣传监督网,让不文明养犬的行为在监督、宣传和人人参与下逐步消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狗狗02-24
狗可以不办狗证吗?犬证过几天就不给办了
- 鸟类05-04
诗经仿写例子 黄鸟纪事,仿诗经体
- 资讯05-10
各种野生动物粪便大全 靠吸食粪便为生国外直逼百元一只
- 狗狗11-14
哈士奇生小狗,哈士奇生了五只小崽舍不得送人
- 资讯01-05
冬季最佳运动时间表,冬练三九模式即将开启
- 狗狗03-01
常见16种狗狗优缺点:这几种狗狗口碑非常好
- 资讯09-26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 鼠类10-14
被老鼠领养的猫:老鼠当小奶猫专职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