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狗捕杀鹿全过程 马鹿如何抵抗天敌狼雪豹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给新疆阿尔泰山披上了素白的银装,在幽静的林中,一群马鹿慢悠悠地走过,仿佛童话世界里的精灵。不过,在隐蔽的林中,也潜藏着凶猛的掠食者,将目光锁定在马鹿身上。
有一只狼獾躲在树上,守株待兔,等到了一群马鹿,瞅准时机,从树上跳跃而下,扑到一只膘肥体壮的雄性马鹿背上。马鹿机警且敏捷,撒开腿就跑,千钧一发之际,居然将狼獾甩掉了。
狼獾紧追在马鹿身后,只要将马鹿追赶到积雪深厚的地方,积雪陷住鹿腿,马鹿跑不快。到那时再度攻击,就能成功将马鹿撂倒。
哪知道,这只马鹿并没有一味逃跑,突然转过身来,低下头,用头上的鹿角朝狼獾一撞,将狼獾撞得翻了个跟头,虽然没能让狼獾受伤,但却为自己赢得了逃生的机会。
虽说狼獾凶悍且战斗力强,但在狩猎时,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抓到大型猎物。马鹿虽是食草动物,但并非没有战斗力,它的叫声犹如狮吼般洪亮,与同类争斗时,也十分厉害。
当马鹿面对天敌狼獾时,如果临危不乱,勇敢战斗,就能为自己赢得一线生机。
01
冬季毛发灰棕色,夏季毛发红褐色,长得像马一样英俊
马鹿分布较广泛,欧洲南部和中部、北美洲、俄罗斯东部、蒙古、朝鲜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均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四川、青藏高原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马鹿身材魁梧,行走时昂首阔步,长得像马一样英俊,体型仅次于驼鹿,妥妥的大型鹿科动物,别名叫赤鹿、八叉鹿。
肩高110-150厘米,体长为160-250厘米,体重150-250千克,雄兽明显比雌兽高大健壮,而且雄兽有威风凛凛、自带仙气的鹿角,而雌性则不长角。
马鹿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换毛,夏季的毛发呈赤褐色,比较短,也没有绒毛。但到了冬季,为了御寒,马鹿会长出绒毛,毛色也变成了灰棕色。
初夏换毛时,马鹿会不断用身体去摩擦树木,让身上厚重的“冬衣”赶快去掉,换上轻快的“夏装”。
脖子下有比较长的毛发,臀部有一块斑纹,呈褐色或黄赭色或白色,生活在不同地区的马鹿,毛色会有区别,例如马鹿川西亚种,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又被称为“白臀鹿”。
02
鹿角脱落后重新生长,平均一天能长3厘米,常用树干打磨鹿角
对于雄性马鹿来说,浑身上下的“重头戏”都在头上了。一岁大的雄鹿,头上开始树杈形状的长角。每长大一岁,就会增加一个叉,当长大到8岁的时候,就不会再长了。
通常,成年的雄鹿会长出8个叉的鹿角,所以得名“八叉鹿”。但也有个别特殊的,能长出十几个叉来。
别看马鹿的角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但是每年繁殖季过后,鹿角都会自动脱落,第二年再重新长出来。
鹿角生长的速度非常快,平均1天就能长2-3厘米,以出人意料的速度,长出又大又威风的鹿角。
刚长出来的鹿角,表面覆盖着一层绒毛,看上去软软的,很可爱。长到一定程度后,绒毛会渐渐地脱落。
这时雄鹿会利用树干打磨鹿角,或者与同伴互相用角摩擦,让表层的绒毛尽快脱落,露出坚硬的鹿角来。
已经长成的鹿角,是雄鹿重要的“武器”,可以用来与同类争斗,求偶,还可以用来抵御天敌。
03
平均每天要吃5公斤植物,有时会舔食烂泥,还被发现过捕食小黑雁
马鹿喜欢群居,在非繁殖季,雄鹿与雌鹿分开生活,而雌鹿群中总有未成年的小鹿。常在山地森林和森林边缘,或者草原活动觅食。
常在清晨和黄昏的时间段去觅食,夏季通常以草、莎草和杂草为食,比较喜欢吃紫罗兰、三叶草、蒲公英、紫菀等植物。
到了冬季,食物匮乏,马鹿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去觅食,白天也在四处活动,主要以木本植物,埋在雪下的枯草、苔藓为食物。
体型高大,每天需要消耗的食物也不少,成年马鹿平均每天需要吃5公斤左右的植物。将植物采食进肚子之后,会反刍食物,并重新咀嚼以帮助消化。
有时还会舔食烂泥,从中摄取身体所需盐碱。更奇怪的是,曾有马鹿居然跑去驱赶黑雁,然后逮住了一只小黑雁,并将其吞食了。
这让人惊掉下巴,食草动物也不纯粹了,改吃肉了?专家分析,马鹿体内缺乏钙质或磷酸盐等物质,出于本能,捕食了小雁。就像有的食草动物,捡到动物骨头会不断舔舐一样。
04
马鹿如何抵抗天敌?用角挑或用腿踢,一脚能将人踢骨折
膘肥体壮的马鹿,是许多食肉猛兽眼中的美味,只要捕到一只马鹿,好几天内可以不愁吃喝了。
豺、狼、雪豹、猞猁、狼獾、豹、熊等猛兽,都是马鹿的天敌,都有着厉害的捕猎技能。不过,马鹿也不是好对付的。
马鹿性情机警,听觉和嗅觉都非常灵敏,哪怕是在觅食时,也时刻保持着警惕。同时,马鹿体型大,奔跑能力出色,遇到天敌能及时逃跑。
如果失去逃生额先机,马鹿也不会畏首畏尾,而是迎难而上,雄鹿会用头上的大角去挑或撞击天敌,如能击中天敌,就立马逃跑。
但雌鹿没有角,遭遇天敌时会怎么样呢?一招强力的前腿踢,如果能踢中,非死即伤。据生态保护员介绍,马鹿脚踢的力量很大,一脚就能把人踢得骨折,所以见到马鹿要敬而远之。
很多时候,豺群、狼群这样的捕食者,会瞄准年幼的马鹿,趁其掉队时,跑去围攻捕食。还有病弱、老弱的马鹿,容易遭到天敌袭击。
05
雄鹿叫声如狮吼,鹿角上挂着绿草,击退对手才能赢得雌鹿青睐
每年的9-10月份,秋高气爽,也是马鹿的发情期。雄鹿一改常态,变得躁动,也不爱吃鲜草了,常常会用蹄子扒土,还会用角去撞树,有的小树干都被它们撞断了。
为了吸引雌性,雄鹿会昂头大声吼叫,叫声犹如狮吼一般响亮,穿透力极强,可以传出去很远。通常是在夜间吼叫,有的还不分昼夜地吼叫,宣示领地。
据《科学》杂志报道,雄马鹿在求偶时发出的叫声具有共振频率。雄鹿的吼叫声里,传达出求偶的信息,同时也包含着自身的情况。雌鹿可以从吼叫声里辨别出,这只雄鹿年龄多大,是否健壮。
为了赢得配偶,雄鹿还会跑到水边,低下头,把头角伸到水中,不断左右摇晃,让水中鲜绿的水草挂到自己的角上。
这样做,是为了让鹿角看上去更大更威武,因为鹿角越大,力量越大。一方面能够震慑雄性同类,另一方面能够得到雌鹿青睐。
然而,这些还只是准备工作,正式求偶时,在求偶场里,成年雌鹿在不远处围观,成年雄鹿互相争斗,用鹿角去撞击对方。
当鹿角相撞时,发出咔咔的声音,有的还会因此弄断鹿角。力量更强的胜出者,击退对手后,跑去追逐雌鹿,赢得配偶,繁衍后代。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科学杂志、中国动物志、中国绿色时报、动植物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