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孩子养成让人讨厌的样子:别让孩子长成你讨厌的样子
你讨厌什么样的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大吼大叫的孩子?是沉溺于手机游戏对来客不理不睬的孩子?还是喜欢四处乱翻动不动就打人的孩子?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管教孩子会导致与他们产生隔阂,以为爱孩子就不能对他们进行管教。于是,他们对孩子长时间看手机或电视不闻不问、对孩子的无礼行为视而不见、对孩子欺负别的孩子也不闻不问,放任孩子长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事实上,如果父母没有尽到管教孩子的责任,孩子可能会缺乏规矩和纪律、自律能力、尊重他人和社会规范的意识等。因此,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是必要的。这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那么,作为父母,如何管教孩子呢?
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时期是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可以通过设立规则和奖惩机制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可以规定孩子在完成作业后才能玩电视游戏,或者制定家庭规则,要求孩子尊重长辈和其他家庭成员。通过这样的管教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养成守时、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在他们成长为成年人后,对他们的人际关系、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产生积极影响。
其次,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儿童时期是孩子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加强对孩子的管教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可以通过故事、游戏和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让孩子分享一些涉及诚实、友善和公平的故事,让他们从中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正义和乐于助人。这些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对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社会责任感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再次,要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自律是指孩子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做出正确的选择。责任感是指孩子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关心他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父母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务或学习任务,让他们学会自律和责任感。也可以指导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完成作业,并对他们的努力给予肯定和奖励。通过这样的管教方法,孩子将逐渐培养自律和责任感,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请记住,对孩子不闻不问并不是负责任的表现,溺爱也不是真正的爱。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害怕管教孩子。加强对孩子的管教,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的社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