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炖大骨头有绝活,垂涎欲滴炖骨头

人气:273 ℃/2024-02-25 00:58:22

垂涎欲滴炖骨头

日前在央视热播的连续剧《县委大院》有两个镜头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是某县县长请邻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吃饭,地点选在一家骨头馆,点的菜是炖骨头。当然炖的是羊骨头,如果是牛骨头,那一定是把牛婴吃了。二是一位富商巨贾在朋友的火锅店里请工商局(故事发生时,工商局尚未走进历史)局长试吃,上的也是炖羊骨头,导演生怕我认错,愣是把两根肋骨当作了道具。这部戏的编剧或导演一定与我同好,要不然不可能把这种并很不高雅的饮食偏好生生安在县长头上,向全国推广。县太爷都好这一口,我时时附庸风雅,请人啃点脊骨,吸点骨髓,喝点啤酒,也并非上不了台面啊。不过,县长倒也并不是多么大的官,就是那一个层级的干部而已。

我本不看电视,但闲吃萝卜淡操心,总爱关心官场的事情,于是走进了“光明县”这个小天地,结果被它带入了与吃骨头相关的岁月。

炖骨头一直是我的最爱。儿童时代,物质匮乏,家庭收入又很低,一切用度都得撙节,加之吃肉还需要肉票,圆白菜、土豆便陪伴了我的成长岁月。一放学,听到街上广播喇叭播放着熟悉的乐曲,我就想,又是烩菜、馒头,要不就是猪油炝锅的土豆白菜煮面条。周而复始的这种饭,真是愁煞人。要是赶上吃水煎土豆油渣包子,那就喜出望外了。因为高兴,所以放下书包就帮着干活,不会擀皮不会包,只好坐在灶前,兴奋地转手摇风箱来烧火烧水(那时那种木制风箱已经进入农耕文化博物馆,城镇居民已然开启了手摇风箱的时代,都在慨叹时代的进步,只是还没有电风箱,更遑论燃气)。这已经属于改善生活,我边烧火边不停地咽口水,心里想着包子那个香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曾经一顿吃过十三个。

天天吃这些东西,谁能受得了?到了星期日,用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几块钱,全家集体解馋。接过大人递过来的钱,我和妹妹拿着麻袋就去了肉铺子。骨头是不要票证的,敞开供应,只是剔肉的师傅功夫了得,肋条光光的,只有脊骨上稍微带点肉。好像每次都买两只羊的骨头,正好能煮一锅。这是当年的那个小孩子心中最香的饭。肉、软骨、筋、脊髓,吃得要多净有多净,估计狗见了剩下的骨头都会哭。

炖骨头吃很划算,吃完之后的战利品,可以拿去土产公司的废品收购站卖,每斤五分钱,每次都能收入好几毛。这钱不用上交家里,我们都拿着去副食品商店买糖吃,奶糖只能在柜台前看上一眼,哪里吃得起,水果糖一毛钱十块儿,卖一次骨头就能解一次馋。

自那时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一美食,一路就吃到了呼和浩特。这里的骨头馆大约吃遍了,兴安北路,展览馆西路,讨号板,团结小区,西亚食府……牛街的那家店,和同学一起可能吃了有十几年。

出差或旅行到外地,也总找骨头馆解馋。那年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和布尔津县,竟然和南方的几位同道吃了三顿。这几顿省了筷子的饭,比呼和浩特的便宜多了,而且人家那里没有育肥羊,全是草膘羊(我们这里似乎称跑坡羊),货真价实。北京也有这种吃法,他们叫羊蝎子,据说是因为整条的脊骨像蝎子,故名。到了北京,岂能错过机会!在当时的宣武区某处,觅得一家在内蒙古插过队的老板开的店,与朋友尽情饕餮了一把,本想第二天继续去推杯换盏,结果几乎走遍那一带,就是再无缘相遇,至今仍感遗憾。到了锡林浩特,不想惊动当地的朋友,偷偷摸摸去了那家最著名的店,结果被那里的办公室主任撞了个正着。

前几年,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骨头馆,我第一时间约朋友前往,品尝之后,我们大摇其头,估计这馆子开不下去。老板欲以胡椒汤取胜,殊不知呼和浩特人很少吃胡椒。果不其然,连三个月都没维持,这家店铺就贴出了转租的告示。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座城市互相瞧不上,兄弟阋于墙。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哥俩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文明程度孰优孰劣,与本文无关,我一介小民不予置喙。只从吃的角度而言,包头的稍麦显然不如呼和浩特的,而后者的炖骨头确实在人家之下。要是别的地方加入排行榜,那包头的炖骨头就又等而下之了。

在内蒙古,要吃到最好的炖骨头,得去位于中蒙边境的二连浩特市。那里的羊骨头分类炖,脊骨、棒骨、肋骨、软骨、嘎拉哈,愿意吃哪种就点哪种。其中软骨是一绝,恰到火候,不脆,很软,但又不似肉那样绵,食之补钙应该首屈一指。那里的回皮牛骨头也名闻遐迩。牛排和棒骨都没多少肉,每人一根骨头一把刀,享受的不是吃肉,乐趣在于剔骨吃肉的过程。所谓回皮是一种计价方式,去掉骨头,按吃到肚子里的肉算钱。这城市吃骨头文化比较发达,几乎每个单位的食堂都有各具特色的炖骨头。这一文化与我对炖骨头的喜欢深度契合。我在那里工作过八百天,这种文化乃是大补。

爱吃,自然就要自己炖。饭店的做法五花八门,有的放孜然、茴香、辣椒、胡椒,以及其他一些香辛料,有的放酱油,有的白煮。当然有的合我口味,有的被我的味蕾排斥。对自己的味蕾必须娇生惯养,她在孜然面前筑起了铜墙铁壁,所以这种调料一旦想对她非礼,我必打得它片甲不留。其他调料待烹制别的美食时再派用场。我按照自己味蕾的指引,一贯只用葱、姜、花椒、盐、酱油来炖,不用抬杠,配料一定还有水。差不多每周得练习一下做法,以免长时间疏于炖肉而忘了方法,以至于端上桌来被味蕾唾弃。

说了半天,炖的、吃的都是牛和羊的骨头。其实,猪骨头亦是美膳。牛、羊骨头吃多了,谁都是要啃啃猪骨头来调剂一下的。只是要吃好的猪骨头,得去东北或者内蒙古的东部地区。有一年在长春,一位朋友带我去了一家没有雅间,不停地翻台的大馆子(面积真的好大),请我吃了一顿猪大骨。好香,好过瘾。我真的没见过那么大的猪骨头。当时我想,这位二师兄健在的时候,准有一千斤重。

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老虎山下,有一家羊骨头馆,骨头油大肉多色深味纯。现在想起那顿饭来仍然垂涎欲滴。据说呼和浩特有一家它的分店,但我一直没找着。如果张三张天使或者李四李神仙能够引我前去,那做东的机会我肯定据为己有,并且搞好“围炉夜话”,碰撞思想,指点江山,针砭时弊,粪土诸侯,激发灵感,构思文章……(作于2022年12月23日)

搜索更多有关“炖大骨头有绝活,垂涎欲滴炖骨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