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为什么不建议买灯?新中产怪谈,灯越多家越暗

人气:135 ℃/2024-03-26 06:28:35

“万家灯火中有一盏为我而亮”是许多人心底的渴望,但现在来看却有一些“过时”了。

当然,问题并不是出在“灯火”本火上,而是这灯火的数量不太够。

忙于工作忙于应付生活的新中产们,可以每天只在家睡六七个小时。但一个正儿八经的家里没有几十盏各式各样的灯,是绝对不行的。

中产家里怎么那么多灯?

28岁的上海白领小高,最近正在为她的新房装修焦头烂额。在她的装修方案里,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就被安排了整整41盏灯。“这还是我在设计师第一版方案上减掉了很多盏灯之后的结果。”

在上一辈人的认知系统里,家里的灯不用太多,两只手掌肯定能数得过来。几个顶灯、几个台灯,稍微讲究点的再有个壁灯或落地灯就差不多了,再多的话就显得有点“不会过日子”。

为什么最近这几年,人们家里的灯会多到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

究其原因,其实是拜时下最时髦的家装照明方案——“无主灯照明”所赐。

好好住创始人、CEO冯驌向有意思报告解释道,无主灯照明,其实是与传统的主灯照明相对而言的。过去的房屋多采用一房一灯的照明模式,而无主灯则是摒弃房屋的主灯,采用功能性照明和氛围照明等多处光源,以“分区散点”的方式照明。

无主灯照明优点很多,重点照明能突出空间重点,让空间显得很有层次;氛围照明“见光不见灯”,让空间氛围更加柔和。

左右两侧操作台面有小角度射灯重点照明;柜子下面是用灯带打造的氛围照明 图源:图虫创意

其实在1995-2005年间,无主灯照明曾在香港和东南沿海地区短暂风靡过一阵子,但因为灯具产业支撑不足,这股风潮很快就偃旗息鼓。真正成为家装届的“网红爆款”,也就近三年的事。

冯驌认为无主灯风潮的再流行,背后是整个产业链在推动,尤其设计师是最主要的行动者。据他观察,大概从五六年前开始,国内设计师就开始尝试在家装中使用无主灯照明方案,“从设计师使用到整个产业链跟上,大概是三年左右。”无主灯就借着产业链的东风扶摇直上,成为家装届的“新晋顶流”。

不过无数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一旦成了“网红”,就得提高警惕。无主灯照明因为自身显著的优势而备受追捧的同时,“翻车事故”也伴随而来。

从你动了无主灯设计的念头开始,装修就会立刻变成一场“大冒险”。

这场冒险从设计方案的时候就开始了。无主灯照明设计相比于主灯照明,工程要复杂得多。资深室内设计师钱金鑫和有意思报告表示,无主灯设计一般要专门做吊顶,所以设计时一定要反复沟通斟酌,完工后再想拆卸、更改就难了。

冯驌的朋友就吃过灯光分布设计的亏,他朋友家的入户玄关柜顶密密麻麻排布着16个射灯,美观不美观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开灯晃眼、关灯密恐”。

如果16个射灯已经挑战了很多人的生理极限,那刚刚装修完的上海朋友艾米,则深刻体会到了“全屋射灯”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光。艾米盲目听信了设计师“射灯美学”,选择在客厅采用了全屋射灯的照明方案,当时的她还不知道全屋射灯与亮面地砖会碰撞出怎样的感觉。直到她打开灯,发现天花板上“波光粼粼”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原来碰撞出的是一种尿频尿急的感觉”。

如果你成功逃过灯光布局的“劫”,那么选错灯具的坑可能会在下个路口等你。北京白领晚晚的新家客餐厅也采用了无主灯设计,但在整套灯具都安装完之后,她才发现买的射灯灯头无法旋转,本应该射在照片墙上的光线射到了石膏线上。但好处是,每次朋友来家里,看到这几个灯,都能不由自主哈哈大笑。

即便是你侥幸躲过了装修阶段的全部雷区,顺利成为“无主灯胜利者”,你也会面临一个触及灵魂、甚至解构了无主灯意义的致命拷问:

“我在家真的会开那么多灯吗?”

冯驌自己的家也是一个很典型的无主灯设计,但他几乎不会打开家里全部的灯。绝大多数情况下,家里的照明基本靠的是地上的灯,不怎么开天上(屋顶)的灯。

冯驌家里的台阶,用地面的灯光照明 图源:受访者供图

不过,相比大翻车,闲置吃灰或可能已经是这些灯们最好的归宿。

即使不是所有的家里都会采用无主灯照明,我们也能从这波来势汹汹的风潮侧面,窥探到一个显性的社会事实:人们家里的灯确实是越来越多了。

除了无主灯常用到的射灯、筒灯,还有飞碟灯、花瓣灯、月球灯……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灯,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家中。

月球灯 | 图源:图虫创意

为什么现在的人们如此偏爱灯?越来越多的灯,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灯越来越多,家却越来越“暗”

氛围感是现代人的精神刚需,在越来越多灯的背后,是人们对居住空间氛围感的渴求。同上一代人相比,这代人与“房子”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家”在词典上的释义是“亲人共同生活的场所”。老一辈人的“家”,其重点在“亲人”,家的情感需求主要通过亲情来维系,和室内设计与产品、物件关系不大,房屋本身更像是盛放家具家电的容器。而这代人的“家”,其概念外延已经从“亲人”延伸到“场所”,“家”和“房子”关系变得更紧密了。

成年人表达偏爱的方式很直接——花钱。《2021年影响中国人居生活方式趋势报告》显示,人们在居住上的消费稳步增长,2019年同比增长8.4%。人们越来越对家空间有情感上的需要,并把这种需要灌注到家中的各种物品上,其中就包括各式各样的灯。

只是多点一盏灯,就能让自己的情感需求有所承接。冯驌告诉有意思报告,自己家客厅沙发后面的一盏灯是专门给猫开的,用智能插座设置在午夜24点到早上6点之间亮起。“虽然我知道猫根本不需要,但‘给猫留一盏灯’是我情感上的需要。”

此外,灯之所以能成为人与空间联系的良好载体,还有一大原因——光影,光影是营造空间氛围的利器,而且极具性价比。《2021年互联网家装消费趋势白皮书》中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趋势,九成受访者认为“光影氛围打造”是家装的重要部分。

北京白领小西在入住新家三年后,给沙发区域加了个百来块的落地氛围灯。灯打开的那一刻,墙壁上多了一景——树影婆娑,满满的治愈感。你看,不必伤筋动骨地打造一整套无主灯照明系统,仅仅是多一盏落地灯,也能完美实现家里氛围的重塑。

宅家的浪漫:灯光映树影 | 图源:受访者供图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人们买回家的灯越来越多,但家里却是越来越暗了。

在上一个时代,灯这个物件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亮”,所以高瓦数日光灯是时代的宠儿;而在这个“氛围刚需”的时代,人们对一个灯的最高赞美是“不亮”,毕竟氛围感的本质就是“暗”和“遮”。

“灯太亮,就需要家里非常整洁干净,毕竟所有细节在你眼皮底下一览无遗。所以强调氛围感的灯,一定不能太亮,把局部好看的区域突出就行。”冯驌说。

冯驌家的客厅就只亮一点点 | 图源:受访者供图

所以,那些能被这个时代的弄潮儿抱回家的灯,“别太亮”和“开不开灯都好看”都是必备品格。

至于灯具行业未来还有什么新的可能性。冯驌认为是智能化照明。

“接入智能家居系统,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定义照明方案,让灯光能变成一个可以‘玩起来’的游戏。”他表示自己前段时间购置的小米智能氛围灯带体验不错,“这个灯光可以根据音乐动起来,而且你可以调节灯光变动的方式。我经常在晚上听雷鬼音乐时关掉所有灯就只开这个灯带,可太好玩了。”

冯骕家的灯带 | 图源:受访者供图

不过他同时也表示,智能家居这两年发展迅速,但智能照明还处在萌芽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消费者知不知道”和“消费者能不能买得起”是两个关键,而这两者之间最核心的中介环节就是产业链。“家居这一块儿,消费者改变观念是两三天的事,但产业链跟上可能是两三年的事。设计师是因为相信而看见,而商家是因为看见而相信。”

无论是氛围感照明还是智能化照明,在越来越多的灯饰背后,其实是生活在不确定性环境中的现代人对确定性的渴求:家门外的生活你都不能自己做主,但每多添置一盏新灯,都意味着你对自己空间的掌控又多了几分。

即便很多买回家的灯并不会经常使用,但好像每次点亮它的时候,人们心底的某个地方也被点亮了。

参考文献:

[1]纪奕丞.无主灯设计在装饰装修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2(22):62-65.

[2]刘文影,裴煜恒,刘晖,侯立丽.家居空间中的无主灯设计运用[J].时尚设计与工程,2022(04):29-32.

[3]安亚娜.家居空间无主灯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0):77-78.

[4]赵晶冉,张雅菲,陈诺.浅析如何突出室内空间塑造的氛围感[J].居舍,2021(24):13-14.

[5]李雷喆.浅谈光影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5):62.

[6]你可以这样搭配灯 / 逯薇 家的容器

[7]2021影响中国人居生活方式趋势报告

[8]2021年中国互联网家装消费趋势白皮书

-END-

来源|有意思报告微信公众号、作者:翟家宁、编辑:田纳西、视觉:李润、值班编辑:屈博洋

声明|文中图片、视频及内容均转自原文章,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为什么不建议买灯?新中产怪谈,灯越多家越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