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比大熊猫还濒危的十种动物:亚洲象到底是何种生物
科幻网8月12日讯(王秀霞) 2600万年前,地球上的大象种类有400多种,但如今只剩下两属三种:亚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目前,只有亚洲象生活在中国的版图上,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比大熊猫还要珍稀。8月12日是第11个世界大象日,加强对亚洲象的了解和保护势在必行。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体型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全身深灰色或棕色,体表散生有毛发。成年雄性亚洲象,身长为5~7米,肩高约⒉4~⒊1米,尾长为⒈2~⒈5米,重约⒉7~5吨,雌象体形稍小。象的耳朵很大,有丰富的血管以便散热,顶端有毛刷。同非洲象相比,亚洲象体型较小,耳朵较小,前额较平。通体为灰棕色,前额左右有两大块隆起,称为“智慧瘤”,其最高点位于头顶,但它的脑却很小。头盖骨很厚,虽然骨骼内充满了气孔,可以减轻重量,但颈部的负担仍然很重。背部向上弓起。四肢粗壮,几乎垂直于地面,像四根柱子,前肢5指,后肢4趾。
食性
象是草食性动物,在早、晚及夜间,亚洲象会外出觅食,主要食用竹笋、嫩叶、野芭蕉和棕叶芦等,也会吃农作物如香蕉和甘蔗。亚洲象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会长途跋涉去寻找水源。它们的消化系统效率不高,一天要有16个小时用来采集食物。一天一只成年象可以吃进30到60千克食物,但只有40%的食物可以被吸收。
分布状况
亚洲象的身影一般出现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他们喜群居,每群数头、数十头不等,在林中游走后常形成明显的象路。
早在数千年前,大象还游荡在今天的河北地界,即便后来环境变化,它们也能适应大半个中国的气候。河南修水电站时,曾经挖掘出亚洲象的遗骸。河南的简称“豫”,字形里就藏着一头“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步步紧逼,大象在中国大地上一路退却,最后只剩下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临沧等零星栖息地,种群数量一度跌至150头,可以说是“退无可退”。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加强,国内亚洲象的数量缓慢回升到300头左右,但依然处于濒危状态。
推荐
宠物
- 1为什么鹿是邪恶的象征?真没想到鹿还有这么多典故409
- 2人为什么会对蜘蛛有极端恐惧?科学家第一次拍到蜘蛛吃负鼠视频117
- 3现在的猪都是吃什么长大的?见过猪跑,吃过猪肉但你未必真的懂猪388
- 4猫咪耳螨为什么会出现?猫咪一直在家里为什么还会长耳螨260
- 5蝎子人工养殖需要注意什么?蝎子的人工养殖技术你了解多少283
- 6快速入住新房怎么除甲醛最有效?新房夏季如何通风除甲醛348
- 7肖战考古走哪边 时影守护的空桑帝国有多少鲜为人知的传说458
- 8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一条水沟就能够嗨翻天355
- 9控制猫咪体重的猫粮怎么选?铲屎官选择猫粮秘籍分析261
- 10武汉养个孩子要花多少钱 在哈尔滨养大一个孩子要花这么多钱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