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丘第一鸡爪子面 任蹄髈烤肉葱饼担仔面的香味拂面而来
"
元帅路,距三坊七巷只一路之隔,与达明路平行,径直向北就是西湖公园。
它夹于各景点之间,有喧闹之境,又「遗世独立」,仍保有简单的生活之味。
一条全长不过290米的小路,四方好食都能在此寻得一隅之地,无论是传统吃食,还是异域之味,皆可得。
"
•••
吃,是一种热爱生活的方式。
日头落下,天还未暗,老陈随手停下电动车,走进常去的那家烟店,一包蓝狼,一瓶冰啤酒,大热天的,得歇会了。
烧烤店老板娘坐在店门口吃饭,扒拉两口得快点串完剩下的几串鸡爪,一会天黑了,就没时间串菜了。
「挣一点钱,都被你喝酒喝光了,少喝点!」老板娘望向正在拿瓶起子的老陈。
「这么辛苦,为了啥,不就是为了喝上两口吗!」老陈放下瓶起子,扔下一句话,转身上了电动车,翘上二郎腿,开始享受一个人的片刻欢愉。
午后的元帅路,只看得见外卖员的身影,可一到傍晚,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
「1」四方好食:吃的自由
口感厚实的新疆烤羊肉,酸辣过瘾的螺蛳粉,清淡的台湾担仔面,咸甜相宜的韩国小吃,精致细腻的日料,滑嫩爽口的泉州牛肉……
东南西北,蒸炸煎煮,酸甜苦辣咸,所有的食物分子在元帅路上空相遇、交手、碰撞。
元帅路路口处的「朱紫坊蹄髈破店」,自朱紫坊搬来这里,已十多年了。
店里依旧是手写点单,门口立着一张算账买单的小方桌,负责算账的依姆,挎着个小包,忙前顾后,一手计算器,一手账单,记下每一桌的账单,有条不紊。
来店里的多是老顾客,点的最多的还是荔枝肉、南煎肝、脆皮大肠、蹄髈这些招牌菜。
一份软烂入味的蹄髈,配饭绝佳,虽不是肉食爱好者,却也能体会到蹄髈肥而不腻的灵魂所在。
肉食之所以总能带给人快乐,除了跟多巴胺有关,还在于每一口肉的背后,其实都是一次自我放纵,是一种最容易获得的自由。
与肥腴的蹄髈不同,「东兴牛肉王」的红烧牛排,肉质更加紧实。一份牛排,三段不费什么力气就能脱骨的牛肉,其中一块筋肉相间,看得见肉的肌理。
第一家「东兴牛肉王」,诞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泉州。肉粽,包菜、荠菜咸饭,牛肉羹、牛杂汤都是他们家的招牌。
一碗牛杂汤,满满都是料,牛肚、牛舌、牛腰、牛肚……再佐以香菜、姜丝,一口嚼劲十足的牛杂,再来上一口清淡的汤头,或再搭配一份淋满特制花生酱的肉粽,软糯的口感搭配肉汤,快意人生也不过如此。
肉食带给人的畅快,有正餐时的大快朵颐,也有夜宵时撸串带来的快感。
烧烤,是巷弄里最常见的一种平民食物,简单的食材往烤炉上一架,木炭在下面拼命燃烧释放热量,炙烤着头顶上食材的水分和油脂,随着烤肉师的节奏,食物的香味渐渐从烟火中窜了出来。
「川味烧烤」从门前的四五桌小摊发家,到如今有了宽敞的门店。
他们在这里一烤就是二十年,从炎炎夏日烤到寒风刺骨的冬天,从夜晚烤到天明,味道从来没变过,过瘾的干辣椒,腌制过的鱼肉和五花肉,实惠的价格,和刚刚好的火候,都是这家老店的招牌。
在「川味烧烤」的不远处,有一家同样火热的烧烤店——「新疆兄弟们烤羊肉」,比起其他烧烤店,他们家的食材看似略微单一,但对于喜欢羊肉的朋友来说,一家羊肉专门店,才是挚爱。
我甚至一度将这家店视为自己的城市避难所,有事没事就去吃两串,虽然每次去都要等上好久,但站在烤炉边,看着肉串慢慢变为焦黄色,羊肉的油脂滴入烤炉,听着「滋啦滋啦」的声响,也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新疆兄弟们烤肉」算不上是元帅路的老店,他们一家人来福州也不过五年多,直到去年,他们终于有了一处室内就餐的地方,告别了一边流汗一边撸串的日子,但是很多人依旧喜欢站在门前吃串。
福州的新疆烤肉店不少,几乎每一条美食街都有,也几乎都是现串现烤,毕竟伊斯兰传统饮食文化中,对羊肉的品质很是讲究,所以味道都不会差。
而「新疆兄弟们烤肉」的羊肉,无论从肉质的肥瘦还是筋肉的比例,又或是调料的配比,都是一家值得一试的烤肉店。
如果没有胃口,想来些简单、清淡的,那么,开在元帅路尽头的「黄记台湾担仔面」「永泰老蔡葱饼」「福清海蛎饼」,也值得一试。一碗汤头浓厚的担仔面,配上一块酥脆的葱饼,简简单单的味道,也能治愈疲惫的身体。
这些开了数十年的老店,在周围居民的眼里,只不过就是一顿饱腹的午餐,一顿方便的晚餐,但也正是这些味道构筑起了寻常人家的生活之味。正因它们足够平民,又足够好吃,所以能在瞬息万变的快餐时代,细水长流。
一条有味道、有意思的街巷,当然不只是老店。
一条有灵魂的巷弄,就像一条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河流,只有当小河小溪不断地注入,它才能源远流长,保有生机。
△图源「柴犬食堂」公众号
「柴犬食堂」,是一家开张还不到半个月,隐匿在元帅路一角的咖啡小饭馆,一家开在烟火小巷,认真对待食物的烟火小馆子,它除了有中西创意小料理以外,还有咖啡、茶饮和小酒。
「Amaro」,一家意大利风的咖啡小酒馆,不仅有咖啡与酒的碰撞,有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融合,还有雕塑与纹身图腾的结合,多重元素交织,让这家店散发着一种和谐的魅力。
多元的味道和饮食背后蕴藏的生活感,是元帅路的灵魂之源。
「2」
老店旧迹:淡淡巷情
元帅路,是一条社区感很强的小路。这里从幼儿园到小学,从裁缝店到照相馆,从卫生所到修车铺,到处都是人们认真生活的样子。
走进「真实照相馆」,店里陈设显得有些拥挤,几张散落在各处的小凳子,眼睛所及,都是照片,有的看上去已经很久远了。
照片里的人,穿着90年代流行的夹克,梳着那个年代时髦的发型,手叉腰,浅浅地笑着,时光就此定格。
给这间照相馆取名「真实照相馆」的江阿姨,是这家的老板娘,她与先生两人一起经营着这家店。住在元帅路附近的人,从满月照到工作后的证件照再到成家后的全家福,都是在这儿拍的。
江阿姨的父辈就是摄影师,她年少时的记忆,多是在暗房里洗照片的日子。她手里的相机,从当年大件的箱式相机到如今小巧的数码相机;她镜头里的模特,从儿子、女儿到孙女。
她手里的照片,从早上拍晚上取,到即拍即取,江阿姨和她的这间照相馆,真实地记录下了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时代的变迁。
江阿姨声音非常亮,说话的时候,眼睛里总有光,闲聊罢,她随手架起相机,给正准备考试的小女孩,拍证件照。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镜头背后看人拍证件照,被拍的小女孩,身板笔直,开始有点拘谨,「没错,看我这边。」江阿姨声音带着光,女孩听后,微微一笑,整个身体也随着笑慢慢放松了,她的笑像一颗糖,甜化了镜头后的人。
「真好,哎,好!」说话间,江阿姨连着摁了两次快门,看到相机里的画面后,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实照相」。
陋巷中的温暖和味道,总能在不经意之间打动你,它或许不是你吃过最好吃的一顿饭,也不是最贵的一餐,但却会成为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回忆,因为它足够慢,足够真实。
在这个草根饮食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格格不入的时代,不是拆迁就是冷漠机械的改造,最终呈现出来的无非都是些长得差不多的街巷景观。
一条街的灵魂也许不在于它有多少家网红打卡店,而在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人间烟火味说到底,还是人情味。
愿我们都能够好好吃饭,认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