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清道夫最小的时候长什么样?真实的清道夫是什么样子的

人气:344 ℃/2024-11-15 16:16:01

清道夫,学名豹纹脂身鲇,属于经典的入侵物种,原本生活在南美洲的河流中,因为谣传这种鱼喜欢吃垃圾、吃鱼粪而被引进,也因此得名“清道夫”,这种鱼因为不能自然越冬,所以在我国北方野外非常少见,但是在南方的部分水域,清道夫大有泛滥成灾之势。

清道夫适合生存的水温在20℃以上,成年鱼可长到30-60厘米,重0.7-1.1千克,作为典型的底栖鱼类,清道夫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耐低氧、高存活率、杂食性、全身背甲,使得这种鱼可以适应我国南方各种水域条件,加上没有天敌的制衡,清道夫的泛滥已成定局。

随着清道夫的泛滥,加上其丑陋的外表,有些说法被传得越来越凶,比如:清道夫生命力顽强晒干了还能存活,清道夫的肉质腥臭难以食用,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将清道夫描述成了非常神秘的入侵物种,至于这些说法是真实的还是谣言呢?不妨今天就来一起揭开谜底。

清道夫晒干了还会复活?

不能否认的是,清道夫的生命力确实顽强,作为淡水鱼类的一种,清道夫的耐盐程度属于中游水平,而且清道夫的胃毛细血管丰富,即使在离开水后,也可以依靠胃中的毛细血管来进行氧气交换,低氧环境甚至是陆地,清道夫仰仗此技能,存活个几小时易如反掌。

但是,网上的一些视频可比陆地上存活几小时更让人吃惊,视频上被晒干的清道夫,嘴上被灌进一些水,不出一分钟,枯槁的唇部开始活动,晒干了的清道夫复活了,这么说来清道夫真的被晒干了还会复活?

其实视频上的清道夫压根就没有死透。

视频中的清道夫在“晒干”这一步花费的功夫,是我们这些看视频的接触不到的,决定清道夫能否晒干复活的关键,在于清道夫身上的泥浆挂的严实不严实。密实的泥浆将清道夫的上下颌骨、鳃盖固定并保护了起来,脆弱的鳃丝不会因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而黏连在一起,此时空气会直接通过口腔进入胃部。

清道夫的胃部毛细血管非常丰富,每0.1毫米长度上毛细血管的数量就能达到3-4,整个胃表面还存在扁平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这让清道夫在没有肺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利用胃来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所以在泥浆的保护下暴晒几个小时不死成功率很高。

清道夫胃的横切面,标注C为毛细血管

如果换做洗得干干净净的清道夫晒干了,大概率就真的干了,没有鱼在彻底晒干之后复活,就连封存在干泥巴里数年的肺鱼也不行。

像清道夫这种奇特结构的鱼在自然界并不少见,我们总是下意识地认为鱼就是用鳃呼吸的,但是生物的进化就是这么微妙,用皮肤呼吸、用食道呼吸以及用肠胃呼吸的鱼有很多,比如皮肤可以呼吸的弹涂鱼,依靠鳃弓上方的鳃上呼吸器官呼吸的攀鲈等等。

清道夫的肉质怎么样?

曾经看过一个日本节目,说的是日本一个博主钓上来一条半人长的巨型塘虱,他描述塘虱的味道非常腥臭难以下咽,而他选择烹饪塘虱的方法竟然是用牛奶煮,此时粤菜系厨师看后肯定会吐血,处理塘虱身上的土腥味,用牛奶?

不会烹饪就不要怪食材味道不好,在广东塘虱煲汤可是非常经典的,同理,对于清道夫的肉,如果没有合适的处理方法,难吃是肯定的。

不建议吃清道夫,是因为清道夫生长的环境细菌过多,而且觉得清道夫是专门吃垃圾、吃鱼粪的,体内会富集很多的有害物质。其实,清道夫作为杂食性鱼类这是摆在明面的事实,这种鱼进化出这种食性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并不代表清道夫在各种食物面前只会挑垃圾使用,事实上,清道夫对生态最大的影响是对鱼卵和小鱼的洗劫式吞食,在鱼缸中唯唯诺诺的清道夫,在自然水域中可是典型的重拳出击。

很多人对清道夫另一个关注点是清道夫的出肉率太低了,500克的清道夫,出肉也就在100克左右,买来的清道夫大部分是骨头,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转移到小龙虾身上讨论,曾经有位吃播专门买了10斤小龙虾,想看看到底出了多少肉,结果将剥好的龙虾肉放到袋子里一称,0.59千克,也就是11.8%的出肉率,这样看来,清道夫接近20%的出肉率还胜小龙虾一筹。

清道夫主要的肉在后脊部分,切开后会得到两块肉质紧致的鱼肉,而且这块鱼肉中没有刺,如果使用处理小龙虾的炒料处理清道夫,除了麻辣其他味道什么也尝不出来。

对于食用清道夫,除去卫生问题之外,最大的还是心理上的问题,不说别的,被很多人称为美味的豆青虫,大部分没吃过的外地人看了就头皮发麻。

不过现阶段还是不建议食用清道夫的,卫生问题是一直绕不开的话题,除非像小龙虾一样开始有人养殖,清道夫才能安全地食用。



搜索更多有关“清道夫最小的时候长什么样?真实的清道夫是什么样子的”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