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接触动物后反复发烧,宝宝高热不退竟是接触了这种动物
近日,14岁的点点(化名)无明显原因发热4天,体温波动38.5℃-40℃,伴有头痛和轻微的咳嗽。
在流感”高发期,按流感自行服药好几天,仍然高热不退,体温一度飙升至40.5℃,于是在当地医院治疗。医院胸部CT检查报告:右肺下叶大叶性肺炎。
连续三天高热不退后,又转至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反复发热总有因,抽丝剥茧解疑难。
儿内一科王卫刚主任接诊后建议立即行肺泡灌洗,并留取灌洗液标本行病原学检测。
肺泡灌洗后第2天患儿体温即恢复正常。
2天后的检测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鹦鹉热衣原体。
图源:网络
明确了诊断,后续治疗简单了许多,住院治疗第8天复查胸部CT,病变部位已基本吸收,遵医嘱带药出院。
追诉病史,家人2月前买了2只鹦鹉当做宠物养在了家里。
导致点点发热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
那么,鹦鹉热到底是一种什么病?为什么会以一种鸟来命名这个病?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导致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而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禽类的衣原体。
再简单一点说,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类似于禽流感,能让人有发烧、肺炎症状的衣原体。
图源:网络
传染源:鸟类是主要的传染源,尤其以鹦鹉最常见。因最初发现这种疾病在喜欢鹦鹉的人中最为普遍,因此命名为“鹦鹉热”。
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染源除鹦鹉类以外,全世界还有很多种鸟类可携带该病原体,如鸽子、海鸥、鸭子等,所以该病又称为“鸟热”。
传播途径有哪些?
鹦鹉热衣原体存在于感染禽类的鼻腔和眼分泌物、排泄物、组织和羽毛当中。
图源:网络
人通过吸入禽类污染区域的气体、粉尘或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而感染。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与禽类和鸟类的经常接触者,或有关的职业人群。
图源:网络
当鸟类和人密切接触时,可将病原体传播给人,人就可以感染鹦鹉热衣原体。感染后不一定产生免疫力,且易复发。已有报道鹦鹉热衣原体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但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感染后症状有哪些?
人感染鹦鹉热衣原体的潜伏期约1~2周,临床症状有反复高热、寒战、头痛、咳嗽等,多有肺部浸润如肺实变,肝功能损害也不少见。
图源:网络
如何预防鹦鹉热?
目前还没有预防鹦鹉热的疫苗,所以,主要从切断传播途径方面来减少感染:
☑ 非必要不接触鸟类是最主要的预防办法,如因故接触鸟类的时候,需严格戴口罩,勤洗手等。
☑ 同时,不使用鸟类制品,不接触鸟类的羽毛,做好鸟舍的清洁消毒等,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鹦鹉热病例缺乏特异性,大多数跟接触鸟类有关,尤其是宠物鸟。
如有接触鸟类的经历,并出现发热等类似流感样症状,同时有肺炎的表现,且一般抗感染疗效不佳时,需警惕鹦鹉热衣原体感染的可能。应及时获取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明确诊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是在支气管镜检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支气管镜即可直观检查呼吸道病变,又可收集肺泡表面有效液体,检查其细胞成分和病原学。尤其是在获取下呼吸道标本时有可信度高、局部定植菌污染少及病原检测精准等优点,能为后续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为获取可靠的病原学标本,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来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