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给孩子的五大心理建议,捕捉到孩子失望的感受

人气:302 ℃/2024-11-10 11:05:26

让情绪在爱中流淌!

高中任教的数十年间,我目睹了青春期的孩子经常表现出莫名的烦躁、心情压抑的状况,严重地甚至用小刀划伤自己。

同时,抑郁症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多。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那些无以言状的纷乱又是什么呢?心理学研究显示,这通常是积压的情绪在作祟。

“情绪不是问题,如何面对情绪才是问题。”

面对孩子的生气、哭闹等行为,你是如何应对的呢?

先说一个生活实例吧。

周末我和孩子在面馆吃面。一个8、9岁的小女孩抽泣地走进店内,身边是紧紧相伴的外婆。她们在爸爸面前坐下来。看到爸爸,女孩突然放声大哭。见状,外婆下意识地搂紧孩子,然后压低声音说:“你是个乖孩子,不要哭了。”女孩还是继续哭,“不要哭了。妈妈在医院过两天就回来了。”

显然,面对孩子的哭泣,爸爸也开始不自在了。“不要哭了,待会我们就去医院看妈妈。”女孩还是继续哭泣,感觉停不下来的样子。外婆继续叨叨着,“妞妞,你最乖了。不要哭了。来吃面……”

这时,爸爸突然看到了同在店内的女孩同学,便说,“你的同学**也在这里哦,她看到你哭了。你这样哭多难为情啊。”这句话果然奏效了,女孩的哭声明显小了。但弱小的身体依然在抽动着。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试问,孩子不哭就没事了吗?

不哭,家长安心了。因为孩子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他会觉得很没面子,觉得自己不是好爸爸,连孩子都管不好。

那对女孩而言呢?停止了哭泣,她的伤心、担心就消散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中,她学到是:哭是不好的,哭让爸爸、外婆难过,让同学看了笑话,哭是软弱的表现。即使自己再难过也要忍住不哭,自己要做一个坚强的孩子。

慢慢地,她就习得了压抑情绪的模式。短时间内,孩子确实会表现得很乖。但是,她会离自己的感受越来越远,伤心、难过、失落、委屈等等的情绪都被压抑了下来。

被压抑的情绪如同一个受困的小鹿,在她心底乱窜。

所以她可能经常会感到莫名地烦躁、无意义感,会让自己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事情。严重地就是心理抑郁。

情绪不是妖魔鬼怪,我们总会遗憾地说,自己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但事实是,“越压抑越持续,越接纳越改变”。情绪应该被看见、被疏导。情绪的疏导一定是从小做起,从家庭做起的。

说说我的经历吧。

上周日,女儿的宠物仓鼠死了。女儿蹲在笼子边上,伤心地大哭。我放下自己的期待和说教,只是默默地伸手搂着孩子的肩膀,静静陪伴。几分钟后,我缓缓地说:“冉冉,仓鼠死了,你一定很伤心、很难过吧。”

孩子边哭边说:“嗯。我以后再也见不到它了。”哭声更惨烈了。

(帮孩子梳理她的情绪,并用准确的词语给情绪命名。因为情绪被接纳,孩子会感觉很安全,哭泣的过程就是一个释放情绪的过程。)

“是哦,它这么可爱、聪明,一想到它已经死了,我也很伤心。”我紧紧地搂住她说。

(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我和她的感受是一样的,我们是在一起的。)女儿继续哭着,但是明显哭声小了。当情绪被看见、被接纳时,它也就慢慢地离开了。

突然,她喃喃自语:“我以后再也不能养小仓鼠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会认为我们不会允许她养仓鼠了。”

于是,我马上回应,“你还想养仓鼠吗?你想养的话,随时都可以啊。”她抽泣地说,“我养了三只仓鼠都死了。”哦,原来她已经认定自己是没有能力照顾好小动物的,有挫败的感觉。“

冉冉,你知道吗?相比人类,仓鼠、猫狗这些小动物的寿命会比较短,仓鼠的平均寿命是2—3年。我们陪伴小仓鼠走过了1年多的时间,它已经是仓鼠里的大人了呢。它的死亡是必然会发生的。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你对它的照顾、关心,你已经做了你当时能做的最好的。相信,小仓鼠知道的。”

(捕捉到孩子失望的感受,然后进行疏导。)

孩子抬起头,看着我,问:“妈妈,小仓鼠死了我真的很难过。以后我还是不养小动物了吧,就玩毛绒玩具好了。”我轻轻地爱抚着她的头,慢慢地说:“宝贝,分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事情,我们都会害怕死亡、害怕失去。

但是,相处的过程很美好,不是吗?相信那些相处的时光中,小仓鼠已经感受到了你对它的爱。即使现在它死了,这份爱我也深深地看到了。”(看到孩子的应对模式,鼓励孩子勇于尝试。)

随后,我和孩子在郊外为仓鼠举行一个隆重的葬礼,完成了一次与生命告别的过程。整个过程,孩子都表现得很平和。相信,她会有收获的。

面对孩子的情绪,我们会自发地从成人角度的讲道理,或居高临下的指责、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打岔、或者无底线地讨好,以此来压抑、回避孩子的情绪。

但是这些方法短期有效,却并不可持续。唯有接纳孩子的情绪,从孩子的感受出发,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才会更亲密。

情绪接纳的难处在于:我们家长自身就是带着情绪的。

因为,孩子的情绪反应通常会激起我们自身被隐藏的情绪,从而使我们很难感同身受。经常有家长说,“孩子进入叛逆期了!和孩子没有话题聊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家长需要学习了!

在此,我强烈地向家长们推荐台湾李崇建老师的书——《麦田里的老师》、《心教》。让父母借由陪伴孩子的过程,不断成长自己!

温暖教育,温暖家庭,温暖意味着有爱。爱是包容、开放的,爱是情绪的承载器、疏通器,让情绪在爱中流淌!

搜索更多有关“给孩子的五大心理建议,捕捉到孩子失望的感受”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