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大熊猫丫丫正式移交: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国
备受关注的大熊猫“丫丫”在离家旅美二十年后,回到中国。少小离家,归国已是垂暮年纪。在外听了二十年的英文,努力适应水土生活,赢得无数喜爱,也遭遇同伴离世之痛,还因为生活近况引起了国际大讨论,这次回家为何格外地让人牵肠挂肚?
01
当地时间4月26日中午12点左右,23岁的旅美大熊猫“丫丫”被运上专机,启程返回中国,结束了20年的旅美生涯。在离开孟菲斯动物园的前几天,不少游客抓住最后的机会前来探访“丫丫”,并拍照留念。
孟菲斯动物园访客:
“‘丫丫’很快就可以回家了。我从洛杉矶买机票过来看它,那时候是2月24日,我第一次看到‘丫丫’。”
北京时间27日傍晚,“丫丫”顺利抵达上海。按照流程,“丫丫”回国后,将在上海动物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隔离检疫,工作人员会核对它的身份、性别等信息,检查身体情况,记录监测体温、精神状态、进食、排便等情况并进行疫病的检测,疫苗免疫和体内外寄生虫驱除,保障“丫丫”的健康。
在隔离期满后,“丫丫”将前往北京动物园的新家。为了迎接“丫丫”,北京动物园已经准备了专门的饲养场地,并配备了专业的饲养人员和兽医。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拯救‘丫丫’,让它恢复健康的模样。”
而“丫丫”与饲养员的交流也需要慢慢地调整适应,建立信任。
“丫丫”之所以被如此关注,源自它近年来的身体状况。从2020年开始,不少国内外网友发现,旅居于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乐乐”与“丫丫”状态不好。在美国动物保护组织发布的影片中可以看到,它们在场馆内不断转圈,疑似有乞食的动作。
原熊猫饲养员:
“这是乞食行为,乞讨的意思,不是正常行为。这是丰容没有达到效果,证明熊猫心理有问题了 。”
此外,由于两只熊猫体型较为瘦弱,“丫丫”被拍到身上局部脱毛,一些关于孟菲斯动物园虐待中国大熊猫的言论开始在网络传播。
“丫丫”,雌性大熊猫,2000年8月3日出生于北京动物园。2003年,美国孟菲斯动物园从北京动物园租借了“丫丫”,一同前往的还有来自上海动物园的雄性大熊猫“乐乐”。两只熊猫十年的租约到期后,美方又于2012年续约十年。初到美国时,孟菲斯动物园为了接待这两只大熊猫,耗资1600万美元建成了面积三公顷的大熊猫馆,并开辟了10英亩土地种植竹子。每天有专门的团队为大熊猫采集新鲜的竹子,定量提供熊猫饼干、葡萄和甘蔗等辅食。
原熊猫饲养员:
“这不是美国最好的动物园,但是也能够排名前10,是一个传统动物园,而且是按照要求建的中国园、大熊猫馆和展区。比如说室外面积不能小于600平方米,实际也建了650平方米。依然有游客说看不见大熊猫,众口难调。既然能够做展出,而且还展出了这么长时间,展馆是能够达到标准的。”
“乐乐”和“丫丫”在孟菲斯动物园饲养期间一直在努力繁殖后代。它们进行了多次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但是一直没有成功。
媒体人 萨苏:
“‘丫丫’和‘乐乐’到了孟菲斯动物园以后,‘丫丫’先后5次怀孕,并且5次都产下了幼崽,有的幼崽生下来就是死胎,有的生下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因为呼吸道的问题去世了。”
2023年2月2日,这是一个让无数熊猫粉丝伤心的日子。这天早晨,“乐乐”被发现死亡,享年25岁。在中方专家赴美对大熊猫“乐乐”的尸体解剖检查后,排除了导致动物意外死亡的常见病因。初步判定心脏病变是其死亡的原因。
媒体人 萨苏:
“中国的专家当时没有发现非正常死亡的迹象,它的心脏有一些病变,初步判断‘乐乐’可能是死于心脏病。”
孟菲斯动物园首席执行官 马特·汤普森:
“我们有这么多的动物,失去任何一只都不容易,我们并非有意为之,很明显,‘乐乐’和‘丫丫’都是特别的存在。”
孟菲斯动物园发布了一份声明:过去20年来,“乐乐”为数百万游客带来欢乐,是美中合作保护大熊猫伙伴关系的象征。
02
“乐乐”并不是租借大熊猫在异国死亡的首例。2010年,租借给日本的大熊猫“龙龙”在进入发情期之后,工作人员对“龙龙”进行人工采精时,大熊猫突然呕吐,导致胃内食物被吸入肺部,“龙龙”窒息死亡。2018年,在德国的大熊猫“嫣嫣”就因血中毒引起肠胃功能衰竭,最终心力衰竭去世,原因是德国游客投喂了“嫣嫣”一种小瓶装的德国烈性酒。2023年4月19日,清迈动物园雌性大熊猫“林惠”不幸死亡,距离一名游客突然发现它鼻部出血、颈部有血迹的情况仅过去了一天时间。
媒体人 萨苏:
“实际上双方进行租借熊猫的时候有规定,熊猫一旦死亡,它的遗体必须保存,而且最后要归还中国。”
“乐乐”去世后,粉丝们将关注重点放在了“丫丫”身上。但“丫丫”的状态的确不算好。它的外表瘦弱,身体脱毛现象严重,孟菲斯动物园曾有过解释,“丫丫”的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都没有异常,一直以来,“丫丫”都会出现毛发季节性稀疏,多年来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根据动物园的体检报告显示,消瘦与脱毛并不是源于它的营养缺乏,而是家族遗传,“丫丫”的母亲“乐乐”因为免疫系统等原因,曾患有螨虫性皮肤病。
原熊猫饲养员:
“在出生的时候,它妈妈就有严重的螨虫皮肤病,所以接触之后会携带疾病,而且这些和饲养环境方方面面,都是有关系的。大熊猫有的身子比较长,有的身子短粗,只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各种体检都正常的话,基本上熊猫就没问题。”
孟菲斯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饲养展出500余种、4500余只野生动物,曾经被评为“美国最佳动物园之一”。这样一家曾在业界有口碑的动物园,为什么会让“丫丫”出现严重的皮肤病。
媒体人 萨苏:
“孟菲斯动物园在美国的田纳西州,位于美国中部偏东南的位置,这个地区相对来说气候比较干燥,温度比较炎热,和熊猫原生地气候相差较大,就导致熊猫会有水土不服的状况,多少年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适应的。”
“丫丫”23岁了,已经进入熊猫的老年期,通常,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至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目前,在饲养条件下,大熊猫最长的寿命记录是38周岁。“丫丫”的母亲“乐乐”共有12个子女,其实寿命最长的,便是“丫丫”。
早在一个月前,中国专家组成员、北京动物园的兽医和饲养员抵达孟菲斯动物园,对大熊猫“丫丫”进行照顾,并对其回国工作做出评估。经过近一个月中国专家的照顾,“丫丫”病情有所好转,身体条件逐渐达到了回国的标准。
媒体人 萨苏:
“它的皮肤问题可能是跟它遗传有关,现在它体重相对稳定,整个消化系统状况良好,包括它的粪便情况也是很好的。”
03
如果要在动物世界中海选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那么大熊猫一定榜上有名。熊猫以自身的可爱俘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芳心。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据历史记载,中国唐朝和日本的交往中,武则天就向日本送过熊猫的皮或其他纪念品,如果说熊猫外交的话,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
近代以来,随着中外交往的密切,熊猫逐渐被世人所知。1941年,中国正值抗战胶着阶段。宋美龄代表国民政府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以争取对中国的支持。这两只大熊猫从重庆出发,辗转马尼拉、夏威夷,途中还经历了珍珠港事件,最终经过一个半月的时间,才到达纽约。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1930年代、194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比较薄弱,而美国当时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经济大国,所以中国当时向美国赠送熊猫,确实加强了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和交流。”
在英国,一只由动物收藏家从中国购买,捐赠给伦敦动物园的熊猫“明明”,同样经历了二战的洗礼。
媒体人 萨苏:
“英国当时从政府层面下达了直接的命令,伦敦动物园的熊猫馆不能关闭,因为他们认识到熊猫的这种形象,代表了东方和平的形象,对于当时正在战争中的英国是一个治愈。每到开馆的时候,伦敦的孩子们都会到动物园去看熊猫,而且很多政要也会去看,比如丘吉尔,他去的时间正好是熊猫要睡觉的时间,看了半天熊猫也不搭理他,他就转头告诉旁人说这个家伙比我还傲慢。”
04
在二战的炮火中,来自中国的熊猫为饱受战争摧残的英国民众带去了慰籍,一些英国政要也是从这个角度开始逐渐认识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显示社会主义阵营的友谊,1957年,中国以国礼的形式向苏联赠送了两只大熊猫,“平平”和“资资”。刚到莫斯科,这两只熊猫就引发了轰动。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当熊猫在莫斯科登场的时候,老百姓为之一振,熊猫的整个形象,白的和黑的融在一块儿,大自然是怎么造出这么一种可爱到极致的动物呢?这对于前苏联来说真的是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迹。”
刚到莫斯科的熊猫一时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在苏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才逐渐过上了正常生活。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成功访华。来到中国后,尼克松夫人毫不掩饰对大熊猫的兴趣,尽管其他行程一再修改,但去北京动物园看熊猫这一项却始终保留。
到达中国的第二天,总统夫人就迫不及待前往北京动物园,除了专门的摄影组跟随拍摄,总统夫人还亲自为熊猫拍照和喂食,不断称赞熊猫可爱,并且试探性地提出想要熊猫的愿望。上街购物时,尼克松夫人和她的随从又买了一大堆熊猫玩具,随行的中国官员认为,这是为了争取熊猫故意而为。
媒体人 萨苏:
“一直到尼克松要回国的前一天,周恩来总理宴请尼克松夫妇,拿了一盒烟递给尼克松夫人,尼克松夫人开始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她就婉拒称自己不吸烟,总理还是要递给她,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盒熊猫牌香烟,她一下就明白了。”
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中方决定将两只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珍贵礼物送给美国。1972年4月,“玲玲”和“兴兴”到达美国,随后掀起了“熊猫热潮”。
媒体人 萨苏:
“当时华盛顿动物园也是诚惶诚恐,专门有团队对熊猫进行养护,向我们取经,学习怎么饲养熊猫,派专家来记录熊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什么时候会发出叫声,什么时候会表现出对异性的喜爱,都是他们这样记录下来的。”
在“玲玲”和“兴兴”抵达华盛顿当天,两万群众冒雨排队参观,造成交通堵塞。第一个月,参观人数就达到了一百万。可是,刚来到美国的这两只熊猫,也出现了挑食的情况。
媒体人 萨苏:
“‘玲玲’和‘兴兴’就是不吃美国的竹子,有一个美国姑娘说她们家能够给熊猫提供竹子。她一家是熊猫的粉丝,所以在家周围种了很多熊猫能吃的竹子,‘玲玲’和‘兴兴’到美国的时候,正好长出了大片的竹林,于是就把她家种的竹子,也就是中国四川品种的箭竹砍了以后送到了熊猫馆,才解决了它们吃饭的问题。”
两位“使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1972年也因此被美国民众称为“熊猫年”。
1972年秋,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访华之际,田中角荣还带着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想从中国带回熊猫。1972年9月29日,《中日联合声明》签署;下午,日本政府代表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赠送日本一对大熊猫的消息。馈赠日本的这对大熊猫便是雌性大熊猫“兰兰”和雄性大熊猫“康康”。
媒体人 萨苏:
“‘兰兰’和‘康康’第一天到日本,参观的人就超过了2万,把熊猫馆都给填满了,最后就规定只能看10秒钟就得走,但是很多人多少年之后依然以第一时间看到了中国熊猫作为终生的荣耀。”
1974年5月,英国首相希思借访华之机提出请求,中国政府同意赠送一对大熊猫,“佳佳”和“晶晶”入选。这是英国时隔多年再次获得熊猫,经过几家动物园的多番较量,最后确定由苏格兰的爱丁堡动物园获得抚养权。
媒体人 萨苏:
“这两只熊猫的存在,有人说维护了英国的统一。苏格兰曾经有一段时间独立运动非常高涨,甚至要投票脱离英国。英国政府就提出如果要是投票独立的话,有一个条件就是归还熊猫。因为这个熊猫是由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与中国政府之间签的协定,如果苏格兰独立出来的话,就不能算作大不列颠的一部分。苏格兰的民众就喊出一个口号,说可以剥夺他们的自由,但是不能剥夺他们的熊猫。”
截止到1982年,新中国向9个国家送出了一共23只大熊猫。此后,大熊猫出国方式由无偿赠送转变为短期“租借”。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高志凯:
“熊猫的所有权在中国,中国和接待熊猫的国家、城市以及动物园有非常详细的法律合同,双方都要说明各自的责任权利,把熊猫租借给外国,最终熊猫还是要回到中国的。”
尽管由赠送变成了租借,还是有很多国家表现出了对熊猫的渴望。法国政府就曾多次向中国提出租借的请求。
2012年2月15日,大熊猫“欢欢”和“圆仔”抵达法国。“欢欢”和“圆仔”被安置在法国中部地区的博瓦勒动物园里,成为了该动物园的明星。不久,它们在法国民众的热情期盼下产下了幼崽。
2023年4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随团访问的其中就有博瓦勒动物园园长,经过谈判,中国同意将租借给法国的两只大熊猫“欢欢”和“圆仔”租期延长至2027年。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际合作研究模式的“熊猫外交”逐渐成型且渐趋成熟,以珍稀国宝和“和平使者”的外交官形象在国际舞台为中国搭建起与世界沟通的稳固桥梁。
北京动物园为“丫丫”最终落户安家做足了准备,甚至“丫丫”已经有了一位非常活泼,在互联网上人称“西直门三太子”的熊猫作未来的邻居,要带“丫丫”过上“家里横”的日子。“丫丫”以及每一只大熊猫都是中国的孩子,也是地球村的孩子。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傅托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