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鱼出血病原因治疗方法,淡水鱼出血病防治对策

人气:296 ℃/2024-01-17 08:21:15

爆发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作为暴发性流行性病,主要危害淡水养殖鱼类,易感品种包括鲢鳙鱼,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草鱼等,其危害重、流行范围广、流行周期最长,秧及鱼类品种多,发病的死亡率也较高,患次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可造成发病的鱼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可发生的水温为9-36℃,在水温25℃以上高发,流行季节一般是4-10月,流行高峰期是6-8月。如果鱼池中淤泥增多,底质与水质恶化,饲养密度过大,饲料变质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一、爆发性出血病主要症状

发病初期,在鱼的颌部、口腔、鳃盖、体侧和鳍条基部轻度充血。病鱼食量减少,随后病情严重,病鱼体表充血加重,眼眶充血而眼球突出。剥去鱼皮全身肌肉充血,呈红色。肛门红肿,腹部膨大,剖检,腹腔内含有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肝、脾、肾脏肿胀,肠壁充血,呈半透明,肠道内充气并有稀薄的粘液。部分鱼贫血鱼鳃色变深。

二、爆发性出血病爆发原因

1、病原性病因:

1)锚头蚤、中华蚤等寄生虫的寄生;

2)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条件致菌大量繁殖感染,进入机体血液循环并产生大量细菌毒素,对鱼体产生溶血性出血。

2、非病原性病因 :

1)养殖环境中池塘底质恶化,有机物过多,水质太差等,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造成养殖环境中的病原菌数量的增加,增加了养殖对象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率;

2)鱼体体质差,免疫力下降。比如由于水环境差、高密度养殖和不当的用药、饲料质量不稳定等原因,均可使鱼体特别容易遭受病菌毒力的侵袭,进而从少量鱼体发病蔓延到大量鱼体发病,造成死亡。

3)饲料营养成分高、投饲量过大(比如温度高、养殖密度大时),虽可使鱼体长势快,但在同等水量环境,特别是无法换水的养殖区域,会导致水质变差、鱼体体质差,从而容易造成病原毒力强而鱼体抵抗力弱的局面,使鱼容易发病。

总结:因环境应激、底质水质不良、寄生虫感染等造成鱼体抵抗力下降,同时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并侵入鱼体,从而致病。

三、爆发性出血病防治思路

1、预防思路:定期清除有机质控制底部病原爆发、补菌培藻维持水体稳定减少应激。

2、治疗建议:

初步判定是细菌性败血症的,应尽快采取外用消毒结合内服抗菌素药物的方法综合处理。同时综合考虑继往用药情况,尽量避免同类药物短期内重复使用和超剂量使用。一般处理方案为:

减料投喂,拌药饵时的投喂量减为正常投喂量的1/2-2/3,用恩诺沙星 三黄散 肝泰 维生素K3粉的组合拌料内服。连续使用7-9天。

如果养殖水体不良,氨氮,亚盐严重超标的情况下,需要先进行调水,改底,降亚盐处理后,才能进行消毒。

在治疗出血病的时候,建议使用鱼用血立停全池泼洒,连用两天;有虾蟹的混养塘建议使用止血停搭配20%含量浓戊二醛。

病情稳定后要及时补菌培藻稳定水体:EM生态原露 源菌多。

3、治疗总体原则:

大规模死亡先解毒;

水质不良优先改良水质;

兼顾外用泼洒与口服并重;

做好拉网前养殖水体的改良以及拉网后水质处理;

病情稳定后补菌培藻。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搜索更多有关“鱼出血病原因治疗方法,淡水鱼出血病防治对策”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