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流浪动物救助列入中小学,重磅消息,教育部将流浪动物救助
近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中包含清洁、烹饪、公益劳动等等。在动物相关的方面也明确提出了“关心、照顾身边常见动植物”、“饲养1-2种小动物”、“劳动课程设置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以及“为流浪动物救助站等社会机构提供服务性劳动”等要求。
教育部这次将动物救助明确列入了中小学服务性劳动范围,切实重视我国青少年,关爱动物生命教育意识和理念的培养,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小养宠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以及动手能力和身心健康成长。通过伴侣宠物,儿童在照顾宠物的过程中,能学习做一个负责任的人,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当儿童情绪低落或孤单时,伴侣动物的陪伴能够得到很好地改善,可以更好地去面对或者克服恐惧等负面情绪。
在很多场合下,家里的毛孩子可以成为家庭成员讨论的话题之一,促进亲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性格内向的孩子伴侣宠物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不愿意跟大人交流的孩子往往会选择跟宠物沟通,从而慢慢恢复与他人之间的正常接触。
文明养宠意识从孩子培养,有利于整个社会人文素质的提升。曾经在网络上,关于虐宠事件的新闻屡见不鲜,从小培养儿童文明养宠、爱护宠物树立正确三观的意识至关重要。我们都应学会尊重一切生命,为儿童做好榜样,对于动物应该做到不虐待、不遗弃,这样儿童才能学会如何真正尊重他人的生命、懂得善待他人、善待弱者。
关爱流浪动物,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提升。培养儿童对待宠物的责任心,让孩子知道不能随便遗弃宠物,这种行为不仅是没有爱心的一种体现,也会对社会造成负担。另外,让孩子们用关爱的态度去对待生命,普及保护动物的知识,建立同理心,培养怜悯之心,从小播下善良与爱的种子,这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也尤为重要。
原创声明
以上内容均为培森家园原创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以上全部内容。更多精彩,尽在培森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