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鸟类>正文

莫干山露营在哪个山?莫干山观鸟

人气:262 ℃/2024-11-14 15:16:03

【百年莫干】第二十期

除了鸟的名字,不同的鸟的饮食习惯、行为模式都与环境有关,与演化有关。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乡村城市中最容易观赏到的野生动物。观鸟,爱鸟,既是亲近自然、娱乐身心的活动,同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一课。知鸟愈深,爱山弥切。

山民浑称山鸟

“剑已延津去,山犹号莫干。泉声飞百道,鸟径仄千盘……”清唐靖的《莫干山》诗早于莫干山避暑地被发现近两百年。昔时莫干山多羊肠鸟道,为深山秘境,由若干坞组成。山鸠坞,一名山鸠湾,山径幽曲,怪石齿齿,或因坞中多鸠而名。山鸠,又名斑鸠,声长韵促,知晴雨于将来,为山民所喜。与深夜猫头鹰的寂寞“咕咕”,不可同日而语。山中有一种珠颈斑鸠最好认,淡粉红色的后颈上有宽阔的黑色领斑,其上洒满了细小的白色斑点,好似珍珠,它也因此得名。

珠颈斑鸠 新松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沪上西人热衷于到郊野打猎,工部局多喜欢打猎的朋友,一有机会就上莫干山。据《清代末期的上海话》载,某先生走到莫干山半山腰,看见十几只老鸦啦啦飞,担起洋枪放了一枪,打死4只,隔天在林子里打了13只竹鸡,在草滩上打了17只野鸭、2只野鹅、2只野鸡。时代的变迁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打猎活动虽早已被明令禁止,捕鸟计数代之以观鸟记录,但《莫干山导游》(1932年版)中犹记,“西人每于冬日上山打猎,往往满载而归”。

鸦科中黑色鸦类通称为老鸦,不等于乌鸦。莫干山恬静可爱的黄昏,却往往为苦呀苦呀的鸦声所乱,薄雾的清晨,山鸡——一种长着光亮黑羽毛和方尾的鸟,就像公鸡一般在山坡上的巨石上啼叫。

“雉,山人呼为野鸡,又曰山鸡,平畴高垄所在潜踪。余如白鹇、鹧鸪、子规、黄莺之属,山中亦偶有之。”“山鹊,状如鹊,而鸟色有文采,如戴花胜、赤嘴、朱足,尾长,不能远飞。”这是周延礽续补的《莫干山志》时对莫干山鸟类的记录,简单以山字打头,显然比较笼统。林间飞羽,莫干山的确可见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鹇,拖着长长的尾羽,呶,忽现旭光台,有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黑枕黄鹂,种群数量较多,实为莫干山鸟类资源一大特色。

外国鸟类专家来山考察

莫干山的历史中还有容易被人遗忘的一册,那就是大约150年前来到此地的外国植物学家和鸟类学家,他们寻找的不是金子,也不是宝藏,而是灌木和小鸟。他们怀着对自然界的好奇和激情,开始了他们的科学研究,并为后来的旅行者揭开了莫干山的神秘面纱。

1913年,东吴大学美籍生物学教师祁天锡(N.G.Gee)与同在苏州并乐于此道的慕维德(L.I.Moffett)合作出版了《长江下游的鸟类索引》,描述了我国常见鸟类的形态习性。兹从商务印书馆译《长江流域的鸟类》中举例,并附今名:

粗嘴伯劳(Lanius tigrinus),长江流域的夏鸟,“在莫干山七月中成鸟与幼鸟均有捕到”。今名虎纹伯劳。

黄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长江流域上部的一种冬鸟,“曾经有一次记录,四月中从莫干山所得的”。今名黄腹山雀。

中国蓝鹊(Urocissa sinensis),“莫干山周围的竹林里,此鸟极为普通,它的特殊的格格声音节,几于任何一个夏日都可听见。它们常常成为小群。”今名红嘴蓝鹊。

蓝头公(Spizixus Semitorques Swinh),“夏季莫干山的四周十分多的”。

山鹡鸰(Dendronanthus indicus),长江流域东部的候鸟,“在莫干山山脚下生育”,“巢做莫干山脚边的民家的草编的屋脊内,从三桥埠到莫干山路上的路亭里常有的看见”。

山鹡鸰

山白头公(Hypsipetes leucocephalus),“这鸟在莫干山周围的竹山上十分普通。它们能唱快乐的歌”“常常飞时唱着”,“常常栖止时叫着”。周延礽续补《莫干山志》称“白头公”“善鸣,山中人有豢之者”。今名黑短脚鹎。

山和尚(Garrulus sinensis),“莫干山也有说起过”。今名松鸦。

山和尚

白喉笑鵣(Dryonastes sannio),中国西部的鸟,“有一次夏季莫干山上曾捉到”。今名白颊噪鹛。

刁鸡(Pucrasia darwini),“莫干山亦常有”。今名勺鸡。

红翅凤头郭公(Clamator coromandus),“莫干山也普通的”。今名红翅凤头鹃。

慕维德的名字还出现在1932年黄膺白与潘慎文买卖511号别墅的协议上,慕维德时为莫干山避暑会出纳助理。

红嘴蓝鹊 法国山居提供

在莫干山裸心谷,还有为小鸟人工制作的木板钉就的鸟巢,让客人特别是孩子感到此地是充溢着爱心的宜居地,“一巢悬而知善”。

莫干山裸心谷木巢 新松摄

莫干山是鸟类的天堂

银行家叶恭绰1925年避暑莫干山,观鸟,题诗:“有喙将焉食,何悲遂白头。可能餐竹实,长卧故山秋。”并注:“此非白头翁也,山中有鸟,恒栖竹中,喙足皆朱,白头黑身,略类鸂鶒,啼声如猫,土人名以‘猫鸟’,其真名待考,姑名以‘白头翁’。”此鸟确非白头翁,也即白头鹎,实为黑短脚鹎,分白头型与黑头型,非专业人士不能辨。

白头鹎 新松摄

1985年至1993年,浙江林学院朱曦教授在莫干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鸟类调查,共得鸟类109种,74种鸟类为核区首次记录,其中,留鸟59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25种,旅鸟7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鸟类59种,古北界鸟类45种,广布种5种。鸟类组成上明显具有东洋界、古北界混杂和过渡的特征。这份调查报告就空间异质性来研究不同生境对鸟类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为莫干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

“莫干山有鸣声婉转悦耳的画眉、黑枕黄鹂、乌鸫、棕噪鹛,有耐人寻味的山树莺、四声杜鹃,有体态轻盈的大山雀、暗绿绣眼鸟、红头长尾山雀、黄腹树莺,还有羽衣鲜艳的蓝翡翠、大拟啄木鸟、绿鹦嘴鹎、红嘴蓝鹊。”莫干山高森林覆盖率、高郁闭度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鸟类的栖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可以说,莫干山是鸟类的天堂。

缘此,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自然博物馆与莫干山麓黎明村(今德清县阜溪街道郭肇村)合作创建了莫干山青年观察自然基地。

画眉 新松摄

乌鸫 在双桥民宿提供

大山雀 莫干山剑池 新松摄

暗绿绣眼鸟 村暖隐莫干民宿提供

红头长尾山雀 村暖隐莫干民宿提供

观鸟即生活,是四季皆宜的活动,莫干山民宿可谓是理想的观鸟课堂。对于热爱者,观鸟真正需要的不是具体的技巧,而是观察事物的习惯。作为普通的观鸟者,首要追求的是愉悦以及不期而遇的惊喜,在这样的惊喜下,才会去引领我们探求鸟类世界,得到更深的理解。当你学会观鸟,就拥有了一张观赏自然四季精彩演出的终身门票。

-END-

作 者:朱 炜

编 辑:陈羽然

执行主编:归李喆

分享一段故事!

搜索更多有关“莫干山露营在哪个山?莫干山观鸟”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