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贵南高铁预计六月开通为何还不通:为什么贵南高铁在这里拐了个弯

人气:355 ℃/2025-02-23 10:10:18

在绵延482公里的钢轨上

贵南高铁串联起30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区

这条高铁

因山水相邻而生机勃勃

因人文相亲而美美与共

这条高铁

如何改变各族人民群众生活?

↓↓↓

贵南高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全长482公里,穿越毛南族、瑶族、布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源远流长、极具特色的文化群如璀璨繁星般散落沿线。8月31日,这条承载沿线群众热切期盼的高铁正式全线开通运营,携手各族儿女拥抱更美好的明天。

美丽的白裤瑶居住区,开车20分钟左右即可抵达河池西站。

“80后”白裤瑶小伙何建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的一名导游。在外漂泊五六年后,越织越密的高铁网,让他看到了家乡发展和振兴的希望。南丹县毗邻荔波站和河池西站,贵南高铁开通后,许多旅客慕名而来,也吸引了像何建军这样“走出大山”的年轻人回家乡发展。

白裤瑶百姓在进行陀螺表演

随着中国高铁不断发展,近几年,白裤瑶的刺绣、歌谣、美酒沿着钢轨走出大山,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关注到白裤瑶文化。“我们家在大山里,以前去县城都很困难,更别提离开这里了。许多年轻人鼓足勇气走出大山后,就不再回来。现在通了高铁,一切都改变了。”他动情地说,高铁拉来了致富的希望,贵南高铁开通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关注到白裤瑶,相信家乡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谭建新和他制作的面具

在毛南族傩文化传承人谭建新眼中,贵南高铁是一条传承之路。“我愿意接待前来学习了解傩文化的人,也希望坐高铁去更远的地方,让手艺走出国门。”谈及刚刚开通运营的贵南高铁,这位平日里冷峻寡言的老人露出少有的笑容。

作为毛南族发祥地的环江,有着最原汁原味的毛南文化。毛南族傩文化有300多年的历史,通过歌、舞、乐、戏及服饰等形式呈现,凭借民族性、神秘性、独特性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贵南高铁开通首日,少数民族群众在车站载歌载舞欢庆这一时刻的到来。

贵南高铁上的环江站,在站房设计中充分结合了毛南文化元素及地方风土特征。无独有偶,河池西站以“鸾翔凤集、水韵河池”为主题,借鉴干阑民居特征;都安站突出“山水都安”寓意,融入密洛陀文化元素和铜鼓、图腾等瑶族符号;马山县站以“鼓乡歌海”为主题,加入会鼓文化及羊角元素……一座座特色鲜明的车站让贵南高铁成为少数民族文化鲜活的立体橱窗,将沿线文化瑰地串珠成链。

乔谦 制图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打开贵南高铁的线路走向设计图,河池环江一带却不是直线,而是“拐了一个弯”。

贵南高铁穿梭在青山绿水间

“这一弯”让我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了高铁站,37.87万少数民族群众可以在家门口坐上高铁;“这一弯”将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环江木论喀斯特生态旅游景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绕进高铁辐射圈,吸引更多旅客前来打卡,助推乡村振兴。

这一弯

让沿线百姓的荷包更鼓了

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位于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的澄江双线特大桥,是贵南高铁全线最长、跨度最大的特大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有效发挥建设投资对铁路沿线经济的促进作用。在贵南高铁的建设中,统筹建设基础设施,累计为沿线地区修建便民道路285公里,连通沿线乡镇97处,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以工代赈、培训用工等方式优先使用脱贫家庭劳动力4.2万人,购买租赁当地生产生活物资30亿元,助力沿线地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

贵南高铁让资源互通

更让民心相通

让我们共同期待

中国高铁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奇迹

策划:韩瀚

素材:《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四川记者站(南宁、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韩瀚 兰雨宸 廖景芝

图片:韩瀚 黄舞杰 邢星

来源: 人民铁道网

搜索更多有关“贵南高铁预计六月开通为何还不通:为什么贵南高铁在这里拐了个弯”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