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鱼工厂化养殖,以及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的关键
前言
大菱鲆(学名:Scophthalmus maximus L.)最初产自欧洲大西洋海域,是被广泛认可为优质比目鱼之一。近年来其养殖业迅速蓬勃发展,养鱼方式已经升级至工厂化水平,成为规模宏大的水产养殖行业。
大菱鲆的肉质鲜美且口感清香,是制作鱼排和鱼片的上佳食材。其在保健作用方面表现出色,在水产品消费领域备受青睐,甚至有取代牛排的趋势。
然而由于近期药物残留事件频繁发生,对水产品市场造成了重大影响,这也使得大菱鲆的无公害健康养殖变得异常重要。
一、大菱鲆的生物特征与生活习性
大菱鲆作为一种备受瞩目的优质比目鱼,拥有独特的生物特征与生活习性。从外观上看,它身体扁平而呈菱形,侧眼位于左侧。大菱鲆的体色可变,通常为棕褐色或灰色,有时伴随着不规则的斑点,这使得它在海底能够很好地进行伪装,避免被天敌发现。其最显著的特点莫过于其另一侧的体色几乎是白色的,与伪装的一面形成鲜明对比。
大菱鲆栖息在欧洲大西洋海域,它的生活习性也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大菱鲆的栖息一般在沙质或泥质海底,喜欢水流缓慢的海域。白天时大菱鲆主要隐藏在底部的沙泥中,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而到了夜晚,它们会离开底部,开始活跃地觅食。
大菱鲆以底栖动物为主食,通过蹭取底泥来寻找食物,这种独特的觅食方式也为它的口感和肉质带来了特殊的品质。
而大菱鲆的生殖也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们一般在冬季和早春的时候进行繁殖,此时海水温度适宜,有利于卵的孵化和幼鱼的生存。雌鱼会产下数十万枚微小的卵,这些卵会被随水流漂浮,直至孵化为仔鱼。正是这种生殖策略,使得其种群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保证了其繁衍的成功率。
二、大菱鲆的工厂化无公害养殖技术
1.场地选择
场地的选择是开展大菱鲆养殖的首要考虑,理想的场地应该方便交通、拥有充足的水电资源,并且紧邻海边。不过更为重要的是,确保深井水的理化条件符合大菱鲆养殖的需求。
深井水的pH值应在7.6~8.6之间,盐度范围应保持在20‰~32‰之间。此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应大于4mg/L,而氨态氮含量应控制在0.2mg/L以下。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0℃~20℃,尤其是在14℃~19℃之间,过高的水温或过低的盐度会导致鱼病频发,不利于养殖健康。
为了营造合适的养殖环境,养殖温室通常采用简易的塑料大棚。这种做法投入较少,容易实现成本回收。
大棚顶部需要设置遮阴设施,确保光照强度在60~600Lux之间(最佳范围为200~400Lux)。每个大棚都需要至少1~2口海水深井,但在选择井址后,应进行7~10天的抽水以稳定各项水质指标后方可投入使用。
在棚内建设一个蓄水池,通过蓄水池暴气处理后的井水,沿着池壁方向流入池内,形成向池中心旋转的水流,养殖池宜选择圆形或八角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
养殖池的面积可以在25~40m2之间,池深应保持在60~80cm。气石设施要分布在池内,每平方米应配置3~5个气石,并配备鼓风机进行增氧。针对特殊情况,大棚还可以配备纯氧供应设施。一般情况下每个大棚应备有一台发电机,以确保在停电时能够正常供水和供气。
2.苗种选择
苗种的选择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育苗场必须符合规定,设计和生产条件需遵循水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以确保所选苗种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在苗种选择方面,宜选择稍大一些的苗种,最好是4cm以上,尤其是倾向于选择育苗场中同一批卵孵化出的头苗(第一茬苗)进行养殖。头苗的养殖成活率较高,养殖周期较短。
对于苗种的要求,其鱼体应当完整,色泽自然,具备充沛的活力,健康无病灶,且没有发现任何畸形。同一批次的苗种应具备整齐的规格,需要淘汰掉白化苗。
在苗种运输前,必须提前进行停食和降温工作。运输过程中,苗种袋中的水温与入池水温之间的温差应控制在1~2℃之间,盐度差不超过5‰。运输时常采用尼龙袋充氧运输,且运输时间应在20小时内完成。
鱼苗的全长在4~10cm之间时,每袋可装载100~200尾;全长为15cm的鱼苗,每袋可装载30~60尾。在鱼苗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避免鱼体受伤、碰撞、袋子破损、气体泄漏、漏水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3.养殖管理
在鱼苗入池处理方面,为了防止运输或操作过程中的损伤,需要对鱼苗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高锰酸钾0.3~0.5ppm或聚维酮碘0.5ppm进行泼洒,每天进行一次,连续持续2天。在泼洒消毒剂时,应暂停进水1小时,并随时进行观察。
养殖水的深度通常保持在40~60cm范围内,不仅养殖阶段要保持,洗池和选别过程也应保持带水状态,避免排干池水。
在养殖的水温方面,最适宜的范围为10~20℃,尤其在14~19℃之间。当水温超过20℃时,应增加换水量或者采取供氧的方式,以防止疾病和死亡现象的发生。
日常的换水量应使水体在全池内循环4~10次,具体根据水质和水体负载灵活掌握。洗池的频率大约为30天一次,在洗池时,需要保留一定水位,以避免鱼体受伤。操作时采用边进水边排水的方式,洗池后需在全池中泼洒聚维酮碘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浓度范围为0.3~0.5ppm。
转池的频率一般为2~3个月一次,要分规格分池饲养。操作时需小心谨慎,避免鱼体受伤。正确的方法是使用质地柔软的捞网,将鱼放入带水的塑料桶中湿运。
分池操作同样不能排干池水或水位太低,以防止缺氧和鱼体受伤,应适当降低水位,并在边进水边排水的过程中进行操作。在分池选别时,水温要保持在20℃以下,以避免高温下的损伤和感染。
分池前需要让鱼停食一天,使其处于空腹状态。同一池的鱼应该一次性地进行分选,同时还要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分池后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浓度范围为0.3~0.5ppm。分出的空池在经过高锰酸钾10ppm的消毒后,方可供其他池中的鱼转入。
4.饲料与投喂
饲料与投喂在养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优质的高能量饲料,是养殖无公害大菱鲆的关键,应优先选择大厂生产的质量上乘的饲料。
鱼苗入池后应立即进行驯饵,投饲区域逐渐由全池向一点缩小,以培养鱼儿形成集中上浮抢食、定点摄食的习惯。在投喂方面,需要坚持“四定”原则,即定时、定点、定质、定量。
在养殖的前期,每日投喂3~5次,后期逐渐减少至每日2次,分别在上午7∶00~9∶00和下午16∶00~18∶00进行。
在投喂过程中,遵循“少-多-少”“慢-快-慢”的原则,即开始时少量慢投,引导鱼儿上浮摄食,待鱼儿上浮争食时,增加投喂量并加快投饵速度,当70%~80%的鱼儿吃饱后开始减缓投饵速度,照顾体弱者。
在鱼苗阶段的投饵时,需减小进水量,以免影响鱼儿的食欲。由于大菱鲆不属于凶猛抢食型,因此整个投喂过程不能过于迅速,以免造成饲料浪费。
此外当水温高于19℃或低于9℃时,应减少投喂。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量应适度控制,以保持鱼儿处于七分饱状态,避免鱼儿过度进食,防止产生厌食现象并维护鱼儿的消化功能正常。
投喂结束后,需要及时进行排污,将池水迅速排出四分之三左右,利用迅速下降的水位和高速旋转的水流将残余饲料和污物排出池外,然后逐渐恢复至正常的养殖水位。
三、大菱鲆养殖技术的关键问题
1.建池
养殖大菱鲆时,其养殖池的池壁和池底必须保持光滑,因为大菱鲆的腹部无鳞片,背部鳞片退化,它们习惯栖息在池底。粗糙的池壁和池底容易导致其受伤,进而引发疾病。
池的设计应选用圆形或具有圆角的方形,以确保水流能够充分循环,避免死角的产生。池底应当朝向中心方向呈5%的坡度,采用中央排污的方式,以便有效排出污物,保持池底清洁,适合大菱鲆的栖息,并防止池底污物污染水质,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对大菱鲆的刺激,避免引发应激反应,降低免疫力。
2.苗种选择
选择鱼苗时应选择正规育苗厂科学繁育的鱼苗,育苗期内不得使用违禁药物,所用药物浓度必须严格控制。选取同一批次的鱼苗,确保规格整齐一致,鱼苗的双眼位于鱼体的左侧,背部呈青褐色,具有点状黑色素和少量皮刺,腹部光滑且呈白色。
鱼苗体表应鲜亮无损伤,无出现暗色或红色症状,具备强健的活动能力,鳃上没有寄生虫存在。育苗厂的条件与养殖环境差异不应过大,以免导致苗种在进入养殖大棚后适应环境困难,从而影响养殖成活率。
3. 换水量
根据鱼类的耗氧规律和水质状况调整换水量,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功率的水泵、减少供水泵的数量以及调整养殖池的出水阀等方法来进行控制。
如果鱼类长时间处于溶解氧不足的水环境中,不仅摄食率下降、生长减缓,还会降低免疫力,易感染疾病。当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和有机物含量超过适应限度时,同样会影响生长并引发疾病,因此应通过监测各项水质指标来适时调整换水量。
4.洗池
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饲料和粪便部分附着在池壁和池底上,无法仅通过换水排除。洗池对于清除池底污物有一定效果。在无死角的养殖池结构中,结合向中央倾斜的池底和中央排污方式,能够有效地清除池底的污物。
5.分养
分养次数应尽量减少,最好只进行3次,最多5次。过于频繁的分养同样会对鱼体造成伤害,增加鱼类的应激反应。
6.饲料
饲料在大菱鲆养殖中起着重要作用,饲料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养殖效果和水域环境。低质量的饲料不仅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还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恶化养殖环境。
在大菱鲆的养殖中,可以适度添加微生物制剂,以补充饲料的营养成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适口性,促进大菱鲆的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同时增强鱼类的免疫力。
结论
通过了解大菱鲆养殖的多个关键环节可以知道,从建池到选苗、换水、洗池、分养、饲料等方面,都需精心谋划与执行。
合理设计池体,保障池壁光滑,可避免伤害。选择规范育苗场获得健康苗种,维护水质与适宜的换水量相结合,有利于稳定鱼群健康。科学投喂,添加微生物制剂,可促进生长与免疫力。未来继续优化技术,加强环保,提升饲料质量,将助大菱鲆养殖迈向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工厂化无公害养殖大菱鲆关键技术探讨[J]. 任卫东;张文革.北京水产,2007(06)
[2] 杂交大菱鲆与普通大菱鲆养殖效果对比试验小结[J]. 刘园园.科学养鱼,2018(05)
[3] 工厂化无公害养殖大菱鲆(一)[J]. 任卫东;张文革.农业知识,2007(31)
[4] 维生素C对降温胁迫下大菱鲆生理生化指标及其肉质的影响[J]. 蒋乐霞;华茂圳;张长峰;黄宝生;唐家铭;张家国.福建农业学报,2022(10)
[5] 大菱鲆和红鳍东方鲀脂肪酸转运蛋白的组织分布及营养调控[J]. 赵丽丽;王迪欣;廖章斌;毕清竹;马强;卫育良;梁萌青;乔秀亭;程镇燕;徐后国.动物营养学报,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