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发作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疑似患狂犬病女孩过世
2020年12月
2020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13岁小女孩姜某某怀疑因患狂犬病疑似脑死亡的事件引发世人关注。家属一直质疑自己女儿患的到底是不是狂犬病,直到女儿最后过世,仍表示怀疑。
狂犬病的诊断真的很难吗?不是说因为恐水症状很突出,还被称为恐水症吗?实际上,如果临床诊断要都这么简单,那么医生不就好当了嘛!
诊断狂犬病,要有几个要素
1.流行病学史。就是要有明确的狗咬伤史。
2.潜伏期。从报告的潜伏期来看,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个月~3个月,短则7天,长者可达1年。至于有报道潜伏期长达10年以上的,是由于多数并非实验室确诊病例,所以缺乏说服力。有病毒学检测证据的最长潜伏期为6年,但应该比较罕见。
3.狂犬病症状。发病早期(2天~4天)有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但没有特异性,如低热、乏力、头痛、呕吐、伤口周围异常感觉,偶有畏光,之后便进入兴奋期。
教科书指出,典型狂犬病表现为恐水、怕风,但实际上,恐水虽然是狂犬病最为特异的症状,但只有30%~50%的病人有恐水症状,即出现严重的咽肌痉挛;在风、声、光刺激下,也可出现咽肌痉挛。
对于躁狂型狂犬病来说,会表现出兴奋,如不睡觉、言语多,话语不清,唾液分泌多,多汗,心率增快等,此期为1~3天。然后进入麻痹期。患者逐渐安静,四肢麻痹,昏迷,如果没有ICU生命支持,多在发病后6天死亡。
除了躁狂型(80%)外,尚有20%为麻痹型,其进展相对缓慢,生存期比躁狂型长。
4.脑脊液化验为病毒性脑炎改变。如压力升高、白细胞轻度升高、淋巴细胞为主(有研究显示均值为60/ul),蛋白质可轻度升高(很少超过100mg/dL)。
关于狂犬病的确诊
实验室确诊有一定局限性。荧光抗体试验(FAT)或ELISA检测血清、脑脊液中的抗体,PCR检测唾液、脑脊液中的核酸,可作为确诊依据。但是,由于抗体产生时间较晚,核酸检测受标本的影响,所以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差较大。
狂犬病作为一种病毒性脑炎,当表现不典型时,很难和其他病毒性脑炎相鉴别。尽管有动物咬伤、抓伤史,但肇事动物是否携带病毒往往不明确。病毒性脑炎包括哪些类型?该如何鉴别?
病毒性脑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脑炎分为由病毒直接侵入大脑引起的脑炎,例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狂犬病毒脑炎、疱疹病毒脑炎和麻疹脑炎等,和病毒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脑炎(如非特异性散发性脑炎)两种类型。
病毒直接侵入的脑炎流行环节清楚,预后严重。这种脑炎,只要切断流行环节即可防止。
森林脑炎 每年春末夏初是森林脑炎好发季节,在此期间进山伐木的林业工人,若能穿戴长袜、手套防止壁虱叮咬,就有可能防止。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于七、八、九月(南方提前半个月)蚊子孳生季节。脑炎病毒由蚊子叮咬而传入人体。若能采取消灭蚊子孳生地,降低蚊子密度,人工预防蚊子叮咬(蚊帐、驱蚊油、蚊香)等措施,就有可能预防乙型脑炎的发生。当然,在努力做好灭蚊防病的同时,应当做好“乙脑”预防针的接种。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脑膜炎 多见于儿童流行性腮腺炎之后,病程自限、预后良好。
病毒性脑炎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多数病人若能预防感染、渡过脑肿胀期,一般都能恢复。但是,若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很高。
重要的事说三遍
打疫苗!
打疫苗!
打疫苗!
被狗咬伤只要在发病前打疫苗都有效
狂犬病病死率几乎是100%,故预防发病非常重要。
目前,不少人认为被猫狗抓咬伤超过24小时,再打狂犬病疫苗就没有效果了,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从数天到数年不等,主要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通常是2~3个月,极少超过1年。被猫狗咬伤、抓伤后,除了要规范处理伤口,最重要的是及时按规定接种狂犬疫苗,越早接种越好,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如果因客观条件无法在24小时内完成注射也不要紧,只要在发病前注射狂犬疫苗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文:蒋荣猛 吕传真 刘凤娥
编辑:梁婧
审核:吴卫红
推荐
- 1猫猫尿闭之后乱尿怎么办?你的猫猫是否会在床上尿尿230
- 2狗狗有这五个信号说明生病了 狗狗生病的9个征兆建议铲屎官收藏184
- 3国际空间站的速度为何这么快 爆肝17天用600行代码拍到400公里之外的国际空间站493
- 4鸽子蛋更大还是鸡蛋更大,鸽子蛋与鸡蛋有什么区别吗471
- 5收拾干净又漂亮温馨的家教程:这些小技巧供你使用还你一个清新的家118
- 6狗狗预防皮肤病最佳方法:如何防止狗狗患上皮肤病306
- 73年内干细胞临床治疗一型糖尿病: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治疗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潜力480
- 8鹦鹉维生素哪里获取:小型鹦鹉需要多少脂溶性维生素217
- 9肥猫奇案 这部大尺度的奇案电影172
- 10新手养猫最容易犯的三大错误,养猫中常见的几个错误习惯383